概述
BMS(电池管理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与整车的核心纽带,通过实时监控电压、电流、温度及SOC等参数,控制电池充放电过程,保障电池安全性与使用寿命。随着电动汽车智能化发展,对BMS的响应速度、精度和可靠性要求日益提升。本文基于世冠科技GCKontrol平台,构建BMS充放电控制模型与二阶RC电池模型。
1.前言
BMS(电池管理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控制器,承担着电池安全监护者与能量调度中枢的双重角色。它通过毫秒级实时监测电压、电流、温度及SOC等关键参数,动态调节充放电行为,在保障电池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能量利用率。本文基于世冠科技GCKontrol平台,构建了包含控制策略层(BMS充放电模型)与物理对象层(二阶RC电池模型、继电器模型)的闭环验证体系,模型开发的全流程覆盖,为国产BMS系统研发提供标准化范式。
2.面临挑战与解决方案
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设计中,BMS(电池管理系统)作为连接高压电池组与整车控制的核心枢纽,承担着实时监控电压、电流、温度及SOC等关键参数的任务,通过精准的充放电控制策略保障电池安全并延长使用寿命。当前行业面临三大核心挑战:多维度参数强耦合、毫秒级响应需求以及全生命周期安全冗余不足。针对这些痛点,世冠科技基于已通过ISO 26262 ASIL-D最高功能安全等级认证的GCKontrol技术平台,推出突破性解决方案,通过无缝集成控制逻辑与电池物理模型,并支持高质量C代码自动生成,有效提升BMS开发效率和质量。
3.BMS系统建模
本工程BMS模型由五部分组成,高压上下电控制模型、充放电控制功能模型、SOC计算模型、二阶RC电池模型、继电器模型等组成,其中:
01 高压上下电控制模型
在GCKnotrol中,通过状态机构建高压上下电控制模型,主要由以下功能组成:自检功能、预充控制功能、高压上电功能、高压下电功能、高压上下电过程中故障处理功能、BMS主状态控制功能、主回路继电器闭合/断开控制功能。
02 充放电控制功能模型
在GCKontrol中,也通过状态机构建充电控制功能模型,主要由以下功能组成:充电枪插入判断功能、充电激活信号判断功能、充电前故障判断功能、满充功能,高压上下电控制模型与充放电控制功能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1 高压上下电控制与充电控制模型
03 SOC计算模型
在GCKontrol中,基于安时积分计算SOC原理,构建SOC计算模型,计算公式如下。


图2 SOC计算模型
04 二阶RC电池模型
在GCKontrol中,基于信号流建模,搭建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电池额定容量为198.636Ah,如下图所示。

图3 二阶RC电池模型
05 继电器模型
在GCKontrol中,通过键合图的方式,搭建简易被控对象继电器的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4 继电器模型
上述模型中,高压上下电控制模型、充放电控制功能模型、SOC计算模型、二阶RC电池模型、继电器模型均在GCKontrol中进行建模、仿真测试完成后,可生成高质量C代码,进行BMS部分功能控制。
4.BMS模型应用
在GCKontrol中所搭建的BMS模型,研发设计人员可进行以下应用:
-
电池在不同工况下,测试验证BMS控制策略的准确性;
-
电池在不同工况下,进行BMS中不同参数的标定;
-
生成Autosar架构或非Autosar架构的高质量C代码,烧录至ECU进行实车测试、生产。
5.总结与展望
基于通过ASIL-D认证的GCKontrol平台构建的BMS模型,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与精准管理。该方案通过多层级防护机制显著提升电池安全性,支持以信号流建模和状态图驱动方式实现BMS控制系统开发,基于图形化环境构建电压/电流监控、充放电控制等连续信号流链路,同时采用可视化状态机(Statechart)开发高压上电、故障保护等离散逻辑,无缝生成符合MISRA-C标准的高质量C代码。所生成的代码具备ASIL-D级安全属性继承能力------代码可追溯性100%,通过背靠背测试(模型与目标芯片执行偏差<0.1%)确保功能安全。该技术路径打通从模型设计到硬件部署的全流程,显著缩短开发周期50%,助力BMS高效率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