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dora计算机网络闯关记 · Vol.3
"比特送上门前,必须打包、贴地址、验真伪、避堵车,我全都负责!"
------链路层打工人·dora
一、链路层职责一览:小角色,大责任
数据链路层处于 OSI 模型第 2 层,位于物理层之上、网络层之下,是网络"可靠传输"的地基。
五大职责:
- 帧的封装与解封
- 差错检测与恢复
- 流量控制(防止"塞车")
- 媒体接入控制(协调谁先说话)
- 链路地址管理(MAC地址识别)
🧠 小dora口诀:
"封装先打包,校验防跌倒;
拿话筒别抢,发太快我控;
MAC贴门牌,数据不走错。"
二、帧的封装:比特不能裸奔,要穿"协议马甲"
物理层传输的是无序比特流,链路层将其封装成"帧",附加必要信息。
以太网帧结构:
css
[前导码][目的MAC][源MAC][类型][数据][FCS]
字段名 | 功能描述 |
---|---|
目的 MAC | 数据要发给谁 |
源 MAC | 谁发的这份数据 |
类型 | 表示数据中封装的协议类型 |
数据 | 上层数据(如 IP 包) |
FCS | CRC 校验码,用于检测错误 |
🧠 巧记:
"先写地址后写信,最后盖章防假信。"
三、链路层差错检测:查得出但不一定改得了
物理传输易受干扰,链路层负责检查错误。
检错方法:
方法 | 原理 | 优缺点 |
---|---|---|
奇偶校验 | 控制 1 的个数为奇或偶 | 简单但易被绕过 |
校验和 | 所有字节求和 | 效果中等,IP首部使用 |
CRC | 二进制除法生成冗余码 | 检错能力强,广泛应用 |
🧠 记忆口诀:
"一看奇偶,二听和声,三除法才靠谱。"
⚠️ 注意:CRC能检测错误,但不能自动纠正。
四、差错恢复机制:ARQ,让我们有错能改
出现错误,链路层自动请求重发。
三大 ARQ 协议:
协议 | 特点 |
---|---|
停止等待 ARQ | 一次发一帧,等确认才继续,安全但慢 |
回退 N ARQ | 连发多帧,出错回退出错帧及后续重发 |
选择重传 ARQ | 只重传出错帧,效率最高 |
🧠 类比:
停止等待 = 新手司机(慢但稳)
回退 N = 连坐处罚
选择重传 = 精准补救
五、流量控制:谁来决定我该不该继续发?
发送方不能无节制地发,避免接收方缓冲溢出。
滑动窗口协议
- 定义"窗口大小",允许连续发送帧数
- 接收方确认后窗口滑动,继续发后续帧
🧠 巧记:
"窗口未满能塞车,确认后才松口。"
六、媒体访问控制:共享链路就得排队说话
多个设备共享信道,避免冲突。
CSMA/CD 协议:
- 先监听信道是否空闲
- 若空闲则发送
- 发送时检测冲突
- 发生冲突则停止,随机退避后重试
🧠 顺口溜:
"先听后讲莫抢话,撞了退避别慌张。"
七、链路类型及 MAC 地址
链路类型 | 示例 | 共享链路 | 是否需访问控制 |
---|---|---|---|
点对点 | 拨号、串口 | 否 | 否 |
广播型 | 以太网、WIFI | 是 | 是 |
每个设备有唯一的 MAC 地址(如 AA:BB:CC:DD:EE:FF
),用于局域网内识别。
八、小dora全章知识总结
数据链路层
├─ 封帧机制(MAC头、类型、数据、CRC尾)
├─ 差错控制(CRC检错、ARQ恢复)
├─ 流量控制(滑动窗口)
├─ 访问控制(CSMA/CD)
├─ 地址识别(MAC地址)
例题及解析
例题 1:MAC帧地址识别
目的地址为 FF:FF:FF:FF:FF:FF
是哪种地址?
选项 | 分析 |
---|---|
A. 单播 | 单播是单一设备地址,非全F,不符 |
B. 组播 | 组播地址最低位为1,但非全F |
C. 广播 | ✅ 全F为以太网广播地址,发送给网络所有设备 |
D. 回环 | 回环是 IP 层概念,非 MAC 地址 |
例题 2:最适合检测突发错误的方法?
选项 | 分析 |
---|---|
A. 奇偶校验 | 只能检测单个位错误,弱 |
B. 校验和 | 效果中等,不能有效检测突发错误 |
C. CRC | ✅ 适合检测突发错误,广泛应用链路层检错 |
D. 重传机制 | 是恢复手段,不是检测方式 |
例题 3:滑动窗口协议优点?
选项 | 分析 |
---|---|
A. 简单但效率低 | 不符合滑动窗口设计初衷 |
B. 提高信道利用率 | ✅ 通过连续发送多帧避免等待ACK带来的停顿 |
C. 一次只能发一帧 | 描述停止等待协议 |
D. 错误纠正能力强 | 纠错主要靠ARQ,非滑动窗口直接功能 |
例题 4:CSMA/CD 正确描述?
选项 | 分析 |
---|---|
A. 冲突后随机退避 | ✅ 防止冲突再次发生,基于指数退避算法 |
B. 冲突后继续发 | 错误,会导致更多冲突 |
C. 固定退避时间 | 退避时间是随机且指数增加,非固定 |
D. 不监听信道 | 错误,监听信道是基础步骤 |
例题 5:综合题------以太网帧处理流程?
答题思路示范:
- 网络层数据被封装为以太网帧(加源、目的MAC,FCS)
- 发送前监听信道(Carrier Sense)
- 信道空闲,开始发送
- 发送时检测冲突,若有冲突则停止发送,执行退避
- 接收方做CRC校验检测错误
- 出错请求重发(ARQ)
- 滑动窗口机制控制发送节奏,防止接收端溢出
小dora语录 · 第三话
"封包,是我;查错,是我;
你抢网线时,替你撞南墙的,还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