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裁员到现在,大家都经历了什么?

2024年10月的某一天,办公室中熙熙攘攘,到了下午2点钟,大家又如同往常一样拨入了同一个紧急的会议。会议画面中只有总经理一个人坐在一个狭小的办公室里,表情严肃,语气沉重。随着会议的进行,喧嚣的办公室逐渐安静下来了,这是我来公司以后从未体验过的安静。

公司将于2025年1月1日解散。

一片哗然。

有的尚未缓过神来,两眼迷茫;有的在兴奋地估算赔偿金;有的神情黯然;也有的眼含泪光。

大家可能尚未意识即将迎来的是冬天,也尚未意识到这个冬天并非如同天气预报据说的暖冬一般,更尚未意识到这个寒冬将持续多久。

去处

从2024年10月到现在,已经过去差不多9个月了。大家的去处也各有不同。有的继续从事老本行,有的则干脆转行了,还有的继续待业。

转行

先说转行的。当潮水退去时,我才发现,有的人在海浪中的时候已经穿好了衣服,顺利地完成了上岸。比如说,有的一部分人早早地就准备了副业,现在可以完成转正了,其中一个例子就是英语培训班。还有一部分地转行是完全从头开始,比如转行做海外带货,比如说做视频剪辑。当然也有一部分学历好的,直接去了高校做老师的,好像学历的价值在这一刻又次具像化了。

老本行

然后再说继续从事软件开发的。

虽说现在已是炎火夏日,酷暑难耐,但就业市场却依旧是寒冬。

常言道:"水涨船高",反之亦然。

大连,作为一个软件外包城市,随着大量的外企的战略调整,一次又一次地为人才市场输送了数量不容小觑的劳动力。

何去何从?

大连已经不仅仅是僧多粥少的情况了,更像端上来一碗碗掺了沙子的稀粥。所以,一部分人当初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去外地,一部分人在苦苦探寻后被迫选择背景离乡,说抛家弃子也不为过,当然这里我并没有任何批评或者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思,这只是我和一部分人聊天后,他们的真实感受。另外一部分则是选择留在大连,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或是对家乡的思念,或是对家人的不舍,亦或是身不由己。

但不管是选择外出还是留在本地,看起来都不是那么的美好。

阳光虽好,但烈日之下也会晒伤。

见闻

本节:如有雷同,纯属雷同。

以下都是我道听途说的或者我亲身经历的,也不排除我少见多怪。

求职

学历的价值在这一刻又次具像化了

还记得这句话吗?

有人说,工作后,学历就没有什么用了。

我不否认这个观点的正确性,但这个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以我的认知来说,前提条件之一是就业市场一片欣欣向荣,或者说至少不是那么荒凉,要么真正的行业大佬,提起xx名字就是如雷贯耳。但现实往往是什么?很多公司现在已经是第一学历非985/211、QS200的,人家根本不看。

之前看到一个职位,我推荐给的好友,他直接告诉我,这个我看过了,他们要985/211。

前几天,我听说某个单位又紧急把职位要求提升到985/211、QS200,之前面试通过的,现在只能走特殊审批通道。

以前我们常说"面试造火箭,工作拧螺丝",现在更是如此。

八股文自不必说,更有甚者光算法面试就三轮,但问题是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手机app开发职位。

看到这里,肯定会有人说:说来说去还是菜。

我想说的是,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大多数人是难以成为你心中的大神的。

如果说三轮算法面试不算离谱,那还没入职就让你做工作够离谱不?

还有的经过4,5轮面试,最后拒绝的理由是:对该行业热情不够。

当然了,还有一个有意思的面试。本来约好当天面试,结果早上告诉他不需要面试了,理由是太年轻。

后来一天,翻翻ssob,发现有个Android职位看起来不错,上限15k,心中一顿pua自己,于是就和对方聊了聊,结果对方说,我们要Android/iOS都会,要不然就是15K招两个。

当然,坑蒙拐骗也是有的,比如说,x公司会推荐你去a公司面试,结果面试过了,薪资也比较高,然后你要和a公司签约,x公司也不会提供签字和盖章,甚至薪资都不会写,只会要求求职者签字和盖章。

工作

工作了也只仅仅能说明你此时此刻有个班上,其他的什么也说明不了。

公司解散没多久的时候,有一朋友很顺利地进入了另一家外企,而且薪资属实美丽,我除了羡慕嫉妒恨还能有什么?直到2025年3月的时候,我朋友突然问我,Jarvanmo,工作找地咋样了?经过一番聊天才知道,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又拿到了一份n+x。

所以,古人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我不知道这是一份幸福还是一份灾祸,幸运的是他又又又拿到了一赔偿,不幸运的是他又又又失业了。

大连的市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车载比较多。所以相较于隔壁的iOS,我们这些做Android的,只能嘲讽一下我们的难兄难弟------iOS了,希望iOS的兄弟姐妹们不要生气,我们只是想做会阿Q而已。

话说回来,车载给了Android开发很多机会,当然不仅仅是工作机会,还有加班机会。

科比说:你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吗?

我说:你见过凌晨4点的大连吗?

当然这有点夸张了,但是我知道晚上10点钟的时候,办公室里的灯还在孜孜不倦地工作着,打工人更没理由抱怨,因为抱怨的都不是我的兄弟。

如果说加班只是生理上的一种折磨,那么另外一种折磨则是心理上的折磨。

以下的故事来自一位化名为小于的故事。

年后,在一个普通的清晨,召开了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全员晨会。领导自然先是要说一些好听的废话,然后继续说道:"近期,我观察到工作时段手机使用情况有所增加。公司八小时工作制,每一分钟都承载着我们的职责与价值。请大家务必将有限的工作时间聚焦于工作本身。放眼行业,许多企业为提升效率,甚至已实行工位禁用手机的规定。"

小于听完在想,如果只谈一天工作八小时的话,那晚上开会开到十点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把我的加班费付了?是不是下班的时候应该直接把手机关机比较好?

领导当然不会听到这些,因为人总喜欢听到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想听到的。领导继续说道:"再一个就是,我们还发现一些员工抽烟时间过长,频次过高,希望大家以后能注意。我们也希望大家保持工作整洁,与工作无关的东西不要放在桌子上,我看到有员工甚至把牙签放在工位上......"

小于听了一愣,WTF?牙签放在工位上那说的不就是我吗?

当然小于的这些事都是工作纪律上的琐事,还有一些更离谱的事情。比如,办公室吵架对骂,办公室上演哭戏......

明争暗斗,甄嬛传也不过如此吧。

所以最终结果就是,小于的公司从2025年1月到2025年5月,走了5个项目经理,1个架构师,2个开发者,1个实习生还有一个部长。

当然了,你可能觉得这司空见惯,但问题是他们本社只有30多人。

所以,"1年老员工"绝非空穴来风。

还有一个朋友前几天和HR聊天说道,我的工资从20年以来我就没涨过了,能不能涨涨呀?HR小脸一黑,说道:我从18年就没涨过了......

当然,以上故事只能说明大连能凭借自己一己之人做到工资又低压力还大。

杂谈

当然我不仅会传达寒气,分享故事,还会说点别的听闻。

其一

我最近有个朋友,小李(化名),刚跳槽到新公司,那叫一个意气风发,准备大展拳脚。结果,他这脚还没怎么"展",就先被狗"咬"了,而且还是轻微骨裂。我们以为故事到此结束了,毕竟谁会连续被狗咬呢?结果,没过几天,他告诉我,他又又又被狗咬了!现在我们都在开玩笑说,小李的这份新工作,除了五险一金,是不是还附赠了"被狗咬两次"的隐藏福利?他大概是公司里唯一一个,能在入职不到半个月内,集齐"轻微骨裂"和"二次狗咬"成就的员工了。

其二

我最近有个朋友,小王(化名),前阵子终于拿到了一个心仪已久的 Offer,那叫一个春风得意马蹄疾。他二话不说,收拾好行李,边旅游边向目的地进发。结果,没几天HR来了个电话说道:"小王啊,非常抱歉通知您,由于公司战略调整,我们不得不遗憾地通知您,您所应聘的这个职位......关闭了。"

其三

某公司招聘,JD(职位描述)上写得明明白白:薪资范围 8K-13K。结果面试者面试的时候,直接来了句:"面试官您好,其实......6K,您就能拥有我!"

自救

除了工作之外,还能干啥? 有做自媒体的,有卖拖布的,有做起类似闪送的。

下班兼职送外卖,业务还不熟悉,平均一天60块,妥妥劳模。

或者去做保安也行?还能免费听演唱会。

未来

相关推荐
一只小风华~39 分钟前
Web前端:JavaScript和CSS实现的基础登录验证功能
前端
90后的晨仔39 分钟前
Vue Router 入门指南:从零开始实现前端路由管理
前端·vue.js
LotteChar1 小时前
WebStorm vs VSCode:前端圈的「豆腐脑甜咸之争」
前端·vscode·webstorm
90后的晨仔1 小时前
零基础快速搭建 Vue 3 开发环境(附官方推荐方法)
前端·vue.js
洛_尘1 小时前
Java EE进阶2:前端 HTML+CSS+JavaScript
java·前端·java-ee
孤独的根号_1 小时前
Vite背后的技术原理🚀:为什么选择Vite作为你的前端构建工具💥
前端·vue.js·vite
吹牛不交税2 小时前
Axure RP Extension for Chrome插件安装使用
前端·chrome·axure
薛定谔的算法2 小时前
# 前端路由进化史:从白屏到丝滑体验的技术突围
前端·react.js·前端框架
拾光拾趣录3 小时前
Element Plus表格表头动态刷新难题:零闪动更新方案
前端·vue.js·element
Adolf_19933 小时前
React 中 props 的最常用用法精选+useContext
前端·javascript·react.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