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悦创。
今天我们来聊点干货------路径分析。这节内容不长,但很实用,特别适合产品经理、数据分析师,甚至是对用户行为感兴趣的你。我们会分三部分讲清楚:
- 路径分析到底是啥?
- 以美团 APP 为例的实战分析;
- 一些值得思考的延伸点。
一、路径分析是怎么回事?
在聊路径分析之前,我们先回顾下另一个经典工具:漏斗模型。这个模型的核心逻辑是"先想好路径,再去看数据",比如:打开首页 → 搜索商品 → 点击商品 → 下单,这条线是你提前定好的,后续验证数据看用户是否按这条路走。
但问题来了:现在的 APP 千变万化,页面复杂、功能众多,用户可能根本不会走你设定的那条路,这时候你需要一个能"听懂用户"的分析工具------路径分析✨!
漏斗 vs 路径分析,对比一下:
方法 | 逻辑 | 适用场景 |
---|---|---|
漏斗分析 | 先有假设,验证路径 | 单一目标、流程清晰的功能 |
路径分析 | 先看数据,找出主流路径 | 多入口多功能,路径复杂的产品 |
简而言之,漏斗分析是产品设计视角,路径分析是用户行为视角。
二、美团 APP 路径分析全流程解析
Step 1:搞清楚日志是怎么回事🗂️
路径分析的基础是日志。用户在 APP 中每一步操作都会在后台留下"痕迹"------一条条的行为日志。
这些日志的样子大概是这样👇:

每条记录包括设备信息、操作时间、事件类型等字段。分析师的第一步,就是读懂这些日志,然后用工具筛选出关键路径。
❗️小提醒:分析师的工作重点是洞察,而不是天天沉迷于看日志。底层抽数可以交给技术伙伴,自己要学会看图识路!
Step 2:路径分析的四个步骤🧭
1️⃣ 筛选重要功能
先看每个功能的用户渗透率,挑出重点分析对象。比如美团的数据里,"美食""外卖""搜索"这仨是大头,点击率超 30%。而像"发现""我的"这类低于 10%,就得警惕是不是界面设计出了问题。

2️⃣ 抽样+时序排序
挑出关键功能后,就要把日志按时间排序,分析用户从哪个页面跳转到哪儿。
重点是:一位用户在一次使用中走了哪些路?哪些路是"高频路线"?哪些地方是"跳出点"?
💡千万别全量跑,抽 10w-20w 用户样本就够了,节省资源又有代表性。
3️⃣ 可视化路径图
将路径转化为图表,更直观!比如:

你能清楚看到哪些节点被频繁访问,哪里是瓶颈,哪些路径有回退操作。
4️⃣ 洞察并提出优化建议
数据图做好后,最重要的一步来了:发现"反常"or"意外"的用户行为,提出优化点。
三、案例拆解:美团的三大模块
1. 美食页面 🍜
进入美食的 100 万用户,有 80% 会手动切换排序为"离我最近",然后进入详情页 → 回退 → 再进入 → 下单。
另外一条路径是,30% 的人点击"优惠团购",但 83% 又用搜索,说明推荐内容不够准!

✍️优化建议:
- 把"智能排序"改为"综合排序",更易理解;
- 在详情页中加入相关推荐,减少用户回退;
- 优化团购页推荐逻辑,让用户少搜索。
2. 附近功能 📍
这块问题更大。50 万人中,只有 10 万点击"享美食",但竟然有 30 万直接用搜索!
✍️优化建议:
- 当前页面吸引力太低,导致 40% 用户直接返回首页;
- 主曝光模块点击率低,建议重新布局;
- 可以把热门分类做成图文形式增强吸引力。
3. 订单页 🧾
50 万人进来,有 45 万点击订单详情,然后 90% 直接退出。这是个超明确的行为路径。
✍️优化建议:
- 在订单详情页增加相关推荐,提升转化;
- "最近浏览"模块太弱了,需要重新设计;
- 或者增加"再来一单"功能,刺激复购。
四、几点进阶思考 💭
🧩 1. 不同用户维度要分开看
不是所有用户都一样!比如桌面点击 vs 通知栏进入,路径可能完全不同。别把所有人混在一起分析,记得做用户分群+路径拆解。
⏳ 2. 跨日行为怎么办?
有些 APP(如旅游类),用户可能今天看看,下周才下单。对于这种"非连续路径",当前很多工具做得并不好,是个行业难点,值得深挖。
🖥️ 3. APP 跟 PC 有啥差别?
路径分析在 PC 和移动端差异极大,比如 PC 页面跳转少、导航更集中。建议结合不同终端特性,选对工具和分析角度。
总结:路径分析是数据分析师的"千里眼"👀
别怕路径分析,看起来复杂,其实核心就是:
- 理解用户行为;
- 挖出主路径和"坑点";
- 提出产品优化建议;
- 持续迭代验证。
这套方法你学会了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关注我的公众号【AI悦创】,获取更多实战干货。我们下节课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