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19--OSPF路由协议单区域

一. RIP的不足
  • 跳数评估非最优路径:RIP以跳数作为度量值,不考虑带宽,可能导致次优路径选择。

  • 网络规模限制:最大跳数为16,限制了网络规模。

  • 收敛速度慢:更新周期长(默认30秒),失效和清除计时器分别为180秒和240秒。

  • 资源浪费:定期发送完整路由表,占用带宽。


二. OSPF简介
  • 定义: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IETF 开发的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

  • 特点

    • OSPF使用带宽作为度量值(Cost = 参考带宽/接口带宽,默认参考带宽100Mbps)。

    • OSPF采用SPF算法计算路由,从算法上保证了无路由环路。

    • OSPF通过邻居关系维护路由,避免了定期更新对带宽的消耗

    • OSPF路由更新效率高,网络收敛快,适用于大中型网络

    • OSPF报文封装于IP,协议号89,组播地址224.0.0.5与224.0.0.6。


三. OSPF基本工作原理

1. OSPF基本协议模型

OSPF协议模型--四张表

  • 邻居表:记录邻居路由器信息。

  • LSDB(链路状态数据库):存储LSA(链路状态通告)。

  • OSPF路由表:通过SPF算法计算的路由。

  • 全局路由表:最优路由表。

2. OSPF基本概念--Router ID(RID)

  • RID是一个32比特无符号整数,唯一标识路由器,优先选择Loopback接口的最大IP地址,其次选择物理接口的最大IP地址。

  • RID可以手工配置,也可以自动生成。没有通过命令指定RID,将按照如下顺序自动生成一个RID:

  • 如果当前设备没有配置Loopback接口,将选取它所有已经配置IP地址且链路UP的接口上数值最大的IP地址作为RID。

4. OSPF基本概念--LS

链路状态(LS):路由器周边的链路的状态

直连网段状态:通过接口网段和接口状态感知。描述直连网段:(网段,掩码,接口开销)

直连拓扑状态:通过OSPF邻居和邻居状态感知。描述直连拓扑:(邻居RouterID,连接接口,接口开销)

接口开销:OSPF参考带宽/ 接口带宽

• OSPF参考带宽默认为100Mbps。

• Loopback接口的开销默认为1。

5.OSPF基本概念------LSA

链路状态通告(LSA):按一定格式封装后的链路状态信息。

(1) LSA 1(路由器LSA):路由器链路状态通告,描述直连网段和拓扑。每台路由器都会发起自己的LSA 1

(2) LSA 2(网络LSA):传送网络链路状态通告。由DR生成,描述广播网络中的路由器。

6. OSPF基本概念-----LSDB

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

(1)每台OSPF路由器都有一个LSDB,用于存储LSA。

(2)同一个区域中的OSPF路由器的LSDB一致。

• LSA封装在LSU报文中,在区域内洪泛,最终达到区域内LSDB一致。

• LSA在洪泛过程中内容保持不变。

7. OSPF基本概念----SPF

8. OSPF基本概念--OSPF网络类型

以太网接口、PPP HDLC接口用的比较多,另外两个基本不用了。

9. OSPF基本概念--OSPF报文类型与封装

OSPF报文直接封装在IP报文中,协议号为89。

10. OSPF报文的目的地址

11.维持邻居关系(点对点)

• 邻居之间通过交换Hello报文,确认邻居是否工作正常

• 如果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收不到邻居发来的Hello报文,就认为邻居已经失效,从邻居表中删除。

12. DR/BDR的选举(广播多路访问)

  • DR/BDR选举原则:

13. 邻居关系无法建立原因总结

14. OSPF邻居建立与维护
  • 邻居状态机

    • Down → Init → 2-Way → ExStart → Exchange → Loading → Full。

DOWN、Init、two-way:

ExStart和Exchange:

Loading和Full:

• OSPF协议包具备超时重传机制

• OSPF协议包具备序列号,对重复包不做处理

  • 报文类型

    • Hello:建立和维护邻居关系。

    • DD(Database Description):描述LSDB摘要。LSA头部信息:包括LS Type, LS ID, Advertising Router和LS Sequence Number

    • LSR(Link State Request):请求详细LSA信息。只有LS Type, LS ID和Advertising Router简化LSA头部

    • LSU(Link State Update):发送LSA详细信息。包括LSA头部和具体的链路状态信息

    • LSAck(Link State Acknowledgment):确认LSA接收。LSA头部信息:包括LS Type, LS ID, Advertising Router和LS Sequence Number

15. 泛洪新LSA

16. 广播网络中LSDB更新

• 在广播和NBMA网络中,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主要是通过DR路由器发送更新报文。

17. OSPF LSA洪泛与老化

四. OSPF区域划分
  • 区域作用:减少LSDB规模,提高收敛速度。

  • 区域类型

    • 骨干区域(Area 0):其他区域必须与之相连。

    • 非骨干区域:通过ABR(区域边界路由器)连接到骨干区域。

  • 路由器角色

    • 内部路由器:所有接口在同一区域。

    • ABR:连接多个区域的路由器。

    • ASBR(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将外部路由引入OSPF。

  • OSPF区域号

• OSPF路由域:运行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

• OSPF区域:OSPF是一种支持划分多区域的协议。Area ID:32位,用数字或IP地址表示。

  • OSPF协议区域LSA发布

五. OSPF单区域配置
  • 基本配置命令

    • 启动OSPF进程:router ospf <进程号>

    • 指定Router ID:router-id <RID>

    • 宣告网络:network <IP地址> <通配符> area <区域号>

  • 示例配置

  • 验证命令

    • 查看路由表:display ospf routing
总结
  • OSPF通过链路状态算法和分层区域设计,解决了RIP的不足,适合大中型网络。

  • 单区域配置简单,适用于小型网络;多区域设计可扩展性强,需合理规划骨干区域。

  • 掌握邻居建立、DR选举、LSA洪泛等机制是配置和排错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