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 2 响应式系统

"Vue 2 的响应式是怎么实现的?"

本文用一张流程图 + 四段源码级剖析,带你走完 Observer → Dep → Watcher → Scheduler 的完整链路。

一、为什么需要响应式

在传统命令式框架中,开发者必须手动调用 DOM API 更新视图,逻辑与渲染耦合。Vue 2 的核心目标是数据驱动------当对象或属性变化时,视图自动重绘。实现这一目标的底层机制就是响应式系统。

二、四大核心角色

1.Observer

进入组件生命周期 beforeCreate → created 之间,Vue 会递归遍历 data 中的每个属性,通过 Object.defineProperty 重写 getter/setter:

  • getter:收集依赖(记录谁在读我);
  • setter:派发更新(通知所有依赖我"我变了")。

动态增删属性无法被劫持,因此需要 vm.$set / vm.$delete 手动触发响应式。

数组则通过重写原型链方法(push、pop、splice 等)实现拦截,确保"数组内容变化"也能被观测。

2.Dep

每个响应式对象的每个属性都会对应一个 Dep 实例。它只做两件事:

  • 记录依赖(谁在读取我);
  • 触发更新(属性变化时通知所有依赖)。

当改变某个属性时,它会派发更新:那些用我的人听好了,我变了。

3.Watcher 当 render 函数执行时,Vue 不会直接运行它,而是交给一个 Watcher。Watcher 的职责:

  • 运行函数前,把自己设为全局变量;
  • 函数执行过程中,任何响应式数据的 getter 都会把当前 Watcher 记录到对应 Dep;
  • 当 Dep 触发更新时,Watcher 重新运行函数(通常是 render)。

每个组件实例至少有一个渲染 Watcher,确保数据变化 → 组件重新渲染。

4.Scheduler

如果同一轮事件循环内多次修改响应式数据,Watcher 会被多次标记为"待更新"。 Scheduler 会把这些 Watcher 放入微任务队列(通过 Promise.then 实现 nextTick),同一个 Watcher 只出现一次,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渲染,实现批量异步更新。

三、整体数据流回顾

  1. 组件初始化 → Observer 劫持属性 → 建立 Dep 与 Watcher 关联
  2. 用户交互触发 setter → Dep 通知 Watcher → Watcher 加入 Scheduler 队列
  3. 微任务阶段统一 flush 队列 → 组件 render 重新执行 → 虚拟 DOM diff → 最小化 DOM 更新
相关推荐
Zayn7 分钟前
JavaScript 小数精度问题
前端·javascript
西维8 分钟前
高效使用AI从了解 Prompt / Agent / MCP 开始
前端·人工智能·后端
110546540124 分钟前
35、自主移动机器人 (AMR) 调度模拟 (电子厂) - /物流与仓储组件/amr-scheduling-electronics
前端·javascript
掘金安东尼26 分钟前
代理式AI,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执行的技术演进
面试
SuperYing27 分钟前
还在为调试组件库发愁吗?yalc 帮你一把
前端·npm
跟橙姐学代码33 分钟前
Python 高手都偷偷用的 Lambda 函数,你还在傻傻写 def 吗?
前端·python
Eddy33 分钟前
useEffect最详细的用法
前端
一枚前端小能手38 分钟前
🎨 用户等不了3秒就跑了,你这时如何是好
前端
Eddy41 分钟前
什么时候应该用useCallback
前端
愿化为明月_随波逐流42 分钟前
关于uniapp开发安卓sdk的aar,用来控制pda的rfid的扫描
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