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语言指针赋值详解
1. 基本概念
指针是什么?
指针是存储另一个变量内存地址的变量。在 Go 中,指针用 *
符号表示。
基本语法
go
var ptr *int // 声明一个指向 int 的指针
ptr = &value // 将 value 的地址赋值给 ptr
*ptr = 100 // 通过指针修改值
2. 指针声明和初始化
2.1 声明指针
go
// 方式1: 先声明,后赋值
var ptr *int
var value int = 42
ptr = &value
// 方式2: 声明时初始化
ptr := &value
// 方式3: 使用 new 函数
ptr := new(int)
*ptr = 42
2.2 结构体指针
go
type Post struct {
ID uint
Title string
View int
}
// 方式1: 先创建结构体,再取地址
post := Post{ID: 1, Title: "文章1", View: 100}
postPtr := &post
// 方式2: 直接创建结构体指针
postPtr := &Post{ID: 1, Title: "文章1", View: 100}
// 方式3: 使用 new 函数
postPtr := new(Post)
postPtr.ID = 1
postPtr.Title = "文章1"
postPtr.View = 100
3. 指针赋值操作
3.1 基本赋值
go
var num int = 42
ptr1 := &num
ptr2 := ptr1 // ptr2 现在指向与 ptr1 相同的内存地址
// 修改其中一个指针指向的值,另一个也会改变
*ptr1 = 100
fmt.Println(*ptr2) // 输出: 100
3.2 切片中的指针赋值
go
// 指针切片
posts := []*Post{
{ID: 1, Title: "文章1", View: 10},
{ID: 2, Title: "文章2", View: 20},
}
// 获取切片中元素的指针
firstPostPtr := posts[0]
firstPostPtr.Title = "修改后的文章1" // 这会修改原始数据
3.3 函数参数中的指针
go
func modifyPost(post *Post) {
post.Title = "修改后的标题" // 修改会影响原始数据
}
post := Post{ID: 1, Title: "原始标题", View: 0}
modifyPost(&post) // 传递地址
fmt.Println(post.Title) // 输出: "修改后的标题"
4. 指针的特殊情况
4.1 指针的零值
go
var ptr *Post // ptr 的零值是 nil
fmt.Println(ptr) // 输出: <nil>
// 安全的 nil 指针检查
if ptr != nil {
fmt.Println(ptr.Title)
} else {
fmt.Println("指针是 nil")
}
4.2 返回指针
go
func createPost(id uint, title string, view int) *Post {
post := Post{ID: id, Title: title, View: view}
return &post // Go 编译器会优化,不会返回栈上变量的地址
}
postPtr := createPost(1, "新文章", 100)
4.3 多重指针
go
value := 42
ptr := &value
ptrToPtr := &ptr
fmt.Printf("value = %d\n", value) // 42
fmt.Printf("*ptr = %d\n", *ptr) // 42
fmt.Printf("**ptrToPtr = %d\n", **ptrToPtr) // 42
5. 指针数组和数组指针
5.1 指针数组
go
// 指针数组:数组中的每个元素都是指针
numbers := []int{1, 2, 3}
pointerArray := [3]*int{&numbers[0], &numbers[1], &numbers[2]}
// 修改指针指向的值
*pointerArray[0] = 100
fmt.Println(numbers[0]) // 输出: 100
5.2 数组指针
go
// 数组指针:指向整个数组的指针
numbers := [3]int{1, 2, 3}
arrayPointer := &numbers
// 通过数组指针访问元素
fmt.Println(arrayPointer[0]) // 输出: 1
fmt.Println((*arrayPointer)[0]) // 等价写法
6. 常见陷阱和注意事项
6.1 循环中的指针问题
go
// ❌ 错误的方式:所有指针都指向同一个变量
numbers := []int{1, 2, 3}
var pointers []*int
for _, num := range numbers {
pointers = append(pointers, &num) // 错误!所有指针都指向循环变量
}
// ✅ 正确的方式:为每个值创建独立的指针
var correctPointers []*int
for i := range numbers {
correctPointers = append(correctPointers, &numbers[i])
}
6.2 nil 指针解引用
go
var ptr *Post
// fmt.Println(ptr.Title) // 这会导致 panic
// 安全的访问方式
if ptr != nil {
fmt.Println(ptr.Title)
}
6.3 返回局部变量地址
go
// 概念上不推荐,但 Go 编译器会优化
func badPractice() *Post {
post := Post{ID: 1, Title: "局部变量", View: 100}
return &post // Go 编译器会优化,不会返回栈上变量的地址
}
7. 实际应用场景
7.1 数据库操作(如项目中的使用)
go
func GetPostById(id uint) (*Post, error) {
var post Post
err := DB.First(&post, "id = ?", id).Error
return &post, err // 返回指针,避免大型结构体的复制
}
7.2 函数参数传递
go
// 当需要修改原始数据时使用指针
func UpdatePostView(post *Post) {
post.View++
}
// 当不需要修改原始数据时使用值
func GetPostExcerpt(post Post) string {
return post.Title[:10] + "..."
}
7.3 切片和映射中的指针
go
// 指针切片:共享数据
posts := []*Post{
{ID: 1, Title: "文章1", View: 10},
{ID: 2, Title: "文章2", View: 20},
}
// 修改会影响原始数据
posts[0].Title = "修改后的文章1"
// 值切片:独立副本
postValues := []Post{
{ID: 1, Title: "文章1", View: 10},
{ID: 2, Title: "文章2", View: 20},
}
// 修改不会影响原始数据
postValues[0].Title = "修改后的文章1"
8. 性能考虑
8.1 何时使用指针
- 大型结构体:避免复制开销
- 需要修改原始数据:函数内部修改需要影响调用者
- 接口实现:某些接口要求指针接收者
8.2 何时使用值
- 小型结构体:复制开销小
- 不需要修改原始数据:函数式编程风格
- 需要数据隔离:确保数据不被意外修改
9. 最佳实践
- 一致性:在项目中保持一致的指针使用风格
- 明确意图:使用指针明确表示需要修改数据
- nil 检查:始终检查指针是否为 nil
- 避免过度使用:不要为了使用指针而使用指针
- 文档化:在函数文档中说明参数和返回值的指针语义
10. 总结
Go 语言中的指针赋值是一个强大的特性,但需要谨慎使用:
- 指针赋值:两个指针指向同一块内存
- 值赋值:创建数据的独立副本
- 选择原则:根据数据大小、修改需求和性能要求选择
- 安全第一:始终进行 nil 指针检查
- 保持一致性:在项目中遵循统一的指针使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