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中,旅游管理实训室并非简单的教学场所,而是落实专业教学标准、实现 "理实一体化" 育人的核心阵地。它通过模拟真实职业场景、配置专业实训设备、设计实践教学活动,将抽象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技能,为培养适应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技能人才提供了关键支撑。
1. 旅游管理实训室的育人价值: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旅游管理实训室的核心价值在于破解 "学用脱节" 的职业教育难题。根据专业教学标准,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需培养具备 "扎实文化基础知识、较强就业创业能力和学习能力" 的技能人才,而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环节。实训室通过还原景区、酒店、旅行社等真实工作场景,让学生在 "做中学" 中掌握旅游服务礼仪、景区讲解、酒店接待、旅行社计调等核心技能,将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旅游地理、旅游政策与法规等理论知识融入实操过程,真正实现 "知识 - 技能 - 素质" 的协同提升。同时,实训室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平台,通过模拟服务场景中的人际沟通、应急处理等任务,强化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 旅游管理实训室的建设逻辑:对标行业需求,突出专业特色
旅游管理实训室的建设严格遵循 "岗位需求导向" 原则,紧密对接旅游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
场景真实性原则:实训室环境与设备设施全面对接真实职业场景。例如,景区服务综合实训室配备模拟门禁、检票设备和游客中心柜台,还原景区入口接待、咨询服务的真实流程;酒店服务综合实训室通过双人床、餐具、备餐台等设备,模拟客房服务和餐饮接待的实际场景,让学生在实训中感受真实岗位的工作要求。
技术适配性原则:顺应旅游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实训室积极融入新技术设备。旅游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配置服务器、交换机及电商模拟软件,支持学生开展线上咨询、营销推广等数字化服务实训;部分实训室还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帮助学生熟悉智慧景区管理、智能酒店服务等新业态技能。
功能综合性原则:围绕 "一专多能" 的培养目标,实训室功能覆盖多个岗位领域。旅行社服务综合实训室既可开展计调业务实训,也能进行产品设计与市场营销练习;导游服务综合实训室则兼顾地陪、全陪、国际领队等不同岗位的技能训练,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职业发展需求。

3. 旅游管理实训室的教学实施:以任务为驱动,以能力为核心
旅游管理实训室的教学实施聚焦 "典型工作任务",将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训项目。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以岗位实际工作流程为线索,设计情境化实训任务:
在 "景区服务基础" 课程中,教师依托景区服务综合实训室,设置 "游客冲突调解""突发安全事故处理" 等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练习沟通技巧和应急处置能力,掌握景区安全维护的核心技能;
在 "定制旅行服务" 课程中,利用旅行社服务综合实训室的软件系统,引导学生完成 "客户需求分析 - 行程设计 - 报价呈现" 的全流程实训,培养产品设计与客户服务能力;
在 "旅游电子商务" 课程中,借助电商实训室的设备,组织学生开展 "网络直播推广""线上线路定制" 等项目,提升数字化服务技能。
这种 "任务驱动、情境模拟、实操训练" 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熟练掌握岗位技能,更培养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后续实习和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除此之外,还有:
1.旅行社(在线旅行社)模拟运营实训室
2.旅游安全急救实训室
3.讲解能力与技巧模拟实训室
4.研学旅游产品设计实训室
5.地方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绎与传承实训室
6.酒店岗位技能实训室
7.旅游服务礼仪实训室
......
结语
旅游管理实训室作为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的 "实践中枢",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它既是落实专业教学标准的重要载体,也是连接学校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关键纽带。通过持续优化实训室建设与教学应用,将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