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建库规范

建库规范

字符集选择

utf8mb3:

是 MySQL 早期对 utf8 的实现,仅支持 最多 3 个字节的 Unicode 字符

能覆盖大部分常用字符(如中文、英文、日文等),但不支持 4 字节的 Unicode 字符(如 emoji 表情🍉、某些罕见字符或特殊符号)。

在 MySQL 中,utf8 实际是 utf8mb3 的别名(容易混淆)

utf8mb4:

是 MySQL 5.5.3 及以上版本引入的字符集,支持 最多 4 个字节的 Unicode 字符

完全兼容 utf8mb3,并额外支持 emoji、某些复杂汉字(如古汉字)、数学符号等 4 字节字符。

需显式指定 utf8mb4

如何选择?

推荐优先使用 utf8mb4:

除非确认系统永远不需要存储 4 字节字符(如 emoji),否则 utf8mb4 是更稳妥的选择。它完全兼容 utf8mb3,且能避免因插入 4 字节字符导致的报错(如 Incorrect string value)。

仅在以下场景考虑 utf8mb3:

数据库版本低于 5.5.3(不支持 utf8mb4);

对存储占用有极致要求,且明确无需 4 字节字符(但这种情况极少,因为 4 字节字符占比低,额外存储开销可忽略)。

排序规则

排序规则(Collation)决定了字符的比较、排序方式,与字符集(如 utf8mb4)密切相关,不同场景需要选择不同的排序规则。以下是主流排序规则的分类、选型建议及常见类型介绍:

一、排序规则的核心分类维度

排序规则的命名通常包含 字符集 + 语言 / 地区 + 特性标记(如 utf8mb4_general_ci),核心分类依据:

大小写敏感性:

_ci(Case Insensitive):不区分大小写(如 a 和 A 视为相等)。

_cs(Case Sensitive):区分大小写(如 a 和 A 视为不同)。

重音敏感性:

_ai(Accent Insensitive):不区分重音(如 é 和 e 视为相等)。

_as(Accent Sensitive):区分重音(如 é 和 e 视为不同)。

语言 / 地区:针对特定语言的排序规则(如德语、法语的特殊字符排序)。

精度:通用排序(简化规则) vs 精确排序(遵循语言标准)。

二、主流排序规则及选型建议

  1. 通用型排序规则(适合多语言场景)
    utf8mb4_general_ci
    特点:通用排序规则,对所有语言采用简化的排序逻辑(如字母、ö 等字符按普通字母处理),性能较好,但排序精度较低。
    适用场景:多语言混合的系统(如国际化平台)、对排序精度要求不高的场景(如普通业务系统)。
    utf8mb4_unicode_ci
    特点:遵循 Unicode 标准的排序规则,支持更多语言的精确排序(如德语中 ß 等同于 ss),精度高于 general_ci,性能略低(现代数据库中差异可忽略)。
    适用场景:需要精确排序的多语言系统(如内容管理系统、跨境电商)。
  2. 地区 / 语言专用排序规则
    针对特定语言优化,适合单语言场景:

utf8mb4_zh_CN_ci

特点:中文专用排序,按拼音或笔画排序(取决于数据库版本,新版本通常支持拼音排序)。

适用场景:纯中文系统(如国内企业应用),需按中文拼音 / 笔画排序时。

utf8mb4_de_DE_ci

特点:德语专用排序,支持德语特殊字符(如 ä 排在 a 之后,ß 等同于 ss)。

适用场景:德语环境的系统。

utf8mb4_es_ES_ci

特点:西班牙语专用排序,处理 ñ 等特殊字符(排在 n 之后)。

  1. 大小写 / 重音敏感排序规则

utf8mb4_bin

特点:按字符的二进制编码排序(区分大小写、重音,如 A(65)< a(97)),排序规则最严格。

适用场景:需要精确区分大小写 / 重音的场景(如密码存储、唯一标识校验)。

utf8mb4_general_cs / utf8mb4_unicode_cs

特点:区分大小写(cs),但不区分重音(部分版本支持 _as 重音敏感)。

适用场景:需要大小写区分的业务(如用户名唯一性校验,User 和 user 视为不同)。

三、选型基本原则

优先匹配字符集:排序规则必须与字符集对应(如 utf8mb4 字符集对应 utf8mb4_* 排序规则)。

业务优先:

多语言 / 国际化系统:选 utf8mb4_unicode_ci(精度高)或 utf8mb4_general_ci(性能略优)。

单语言系统:选对应语言的专用排序规则(如中文用 utf8mb4_zh_CN_ci)。

需区分大小写 / 重音:选 _cs/_as 或 _bin(如密码、唯一键)。

避免过度设计:大部分业务系统用 utf8mb4_unicode_ci 即可满足需求,无需为 "可能的需求" 选择复杂规则。

总结

排序规则的核心是平衡 精度、性能、业务需求。主流选择中,utf8mb4_unicode_ci 是兼容性和精度的首选,适合大多数场景;特殊场景(如中文排序、大小写区分)则需针对性选择专用规则。

数据库建表规范

【强制】表达是与否概念的字段,必须使用 is_xxx 的方式命名,数据类型是 unsigned tinyint( 1 表示是,0 表示否)。

说明:任何字段如果为非负数,必须是 unsigned。

正例:表达逻辑删除的字段名 is_deleted,1 表示删除,0 表示未删除。

【强制】表名、字段名必须使用小写字母或数字,禁止出现数字开头,禁止两个下划线中间只出现数字。数据库字段名的修改代价很大,因为无法进行预发布,所以字段名称需要慎重考虑。

说明:MySQL 在 Windows 下不区分大小写,但在 Linux 下默认是区分大小写。因此,数据库

名、表名、字段名,都不允许出现任何大写字母,避免节外生枝。

正例:aliyun_admin,rdc_config,level3_name

反例:AliyunAdmin,rdcConfig,level_3_name

【强制】表名不使用复数名词。

说明:表名应该仅仅表示表里面的实体内容,不应该表示实体数量,对应于 DO 类名也是单数

形式,符合表达习惯。

【强制】禁用保留字,如 desc、range、match、delayed 等,请参考 MySQL 官方保留字。

【强制】主键索引名为 pk_字段名;唯一索引名为 uk_字段名;普通索引名则为 idx_字段名。

说明:pk_ 即 primary key;uk_ 即 unique key;idx_ 即 index 的简称。

【强制】小数类型为 decimal,禁止使用 float 和 double。

说明:float 和 double 在存储的时候,存在精度损失的问题,很可能在值的比较时,得到不

正确的结果。如果存储的数据范围超过 decimal 的范围,建议将数据拆成整数和小数分开存储。

【强制】如果存储的字符串长度几乎相等,使用 char 定长字符串类型。

【强制】varchar 是可变长字符串,不预先分配存储空间,长度不要超过 5000,如果存储长度大于此值,定义字段类型为 text,独立出来一张表,用主键来对应,避免影响其它字段索引效率。

【强制】表必备三字段:id, gmt_create, gmt_modified。

说明:其中 id 必为主键,类型为 unsigned bigint、单表时自增、步长为 1。gmt_create,

gmt_modified 的类型均为 date_time 类型,前者现在时表示主动创建,后者过去分词表示被

动更新。

【推荐】表的命名最好是加上"业务名称_表的作用"。

正例:alipay_task / force_project / trade_config

【推荐】库名与应用名称尽量一致。

【推荐】如果修改字段含义或对字段表示的状态追加时,需要及时更新字段注释。

【推荐】字段允许适当冗余,以提高查询性能,但必须考虑数据一致。冗余字段应遵循:

1)不是频繁修改的字段。

2)不是 varchar 超长字段,更不能是 text 字段。

正例:商品类目名称使用频率高,字段长度短,名称基本一成不变,可在相关联的表中冗余存

储类目名称,避免关联查询。

【推荐】单表行数超过 500 万行或者单表容量超过 2GB,才推荐进行分库分表。

说明:如果预计三年后的数据量根本达不到这个级别,请不要在创建表时就分库分表。

【参考】合适的字符存储长度,不但节约数据库表空间、节约索引存储,更重要的是提升检索速度。

正例:如下表,其中无符号值可以避免误存负数,且扩大了表示范围。

对象 年龄区间 类型 字节 表示范围

对象 年龄区间 类型 字节 表示范围
150 岁之内 unsigned tinyint 1 无符号值:0 到 255
数百岁 unsigned smallint 2 无符号值:0 到 65535
恐龙化石 数千万年 unsigned int 4 无符号值:0 到约 42.9 亿
太阳 约 50 亿年 unsigned bigint 8 无符号值:0 到约 10 的 19 次方

索引规约

【强制】业务上具有唯一特性的字段,即使是多个字段的组合,也必须建成唯一索引。

说明:不要以为唯一索引影响了 insert 速度,这个速度损耗可以忽略,但提高查找速度是明

显的;另外,即使在应用层做了非常完善的校验控制,只要没有唯一索引,根据墨菲定律,必

然有脏数据产生。

【强制】超过三个表禁止 join。需要 join 的字段,数据类型必须绝对一致;多表关联查询时,保证被关联的字段需要有索引。

说明:即使双表 join 也要注意表索引、SQL 性能。

【强制】在 varchar 字段上建立索引时,必须指定索引长度,没必要对全字段建立索引,根据实际文本区分度决定索引长度即可。

说明:索引的长度与区分度是一对矛盾体,一般对字符串类型数据,长度为 20 的索引,区分

度会高达 90%以上,可以使用 count(distinct left(列名, 索引长度))/count(*)的区分度

来确定。

【强制】页面搜索严禁左模糊或者全模糊,如果需要请走搜索引擎来解决。

说明:索引文件具有 B-Tree 的最左前缀匹配特性,如果左边的值未确定,那么无法使用此索

引。

【推荐】如果有 order by 的场景,请注意利用索引的有序性。order by 最后的字段是组合索引的一部分,并且放在索引组合顺序的最后,避免出现 file_sort 的情况,影响查询性能。

正例:where a=? and b=? order by c; 索引:a_b_c

反例:索引中有范围查找,那么索引有序性无法利用,如:WHERE a>10 ORDER BY b; 索引

a_b 无法排序。

【推荐】利用覆盖索引来进行查询操作,避免回表。

说明:如果一本书需要知道第 11 章是什么标题,会翻开第 11 章对应的那一页吗?目录浏览

一下就好,这个目录就是起到覆盖索引的作用。

正例:能够建立索引的种类:主键索引、唯一索引、普通索引,而覆盖索引是一种查询的一种

效果,用 explain 的结果,extra 列会出现:using index。

【推荐】利用延迟关联或者子查询优化超多分页场景。

说明:MySQL 并不是跳过 offset 行,而是取 offset+N 行,然后返回放弃前 offset 行,返回

N 行,那当 offset 特别大的时候,效率就非常的低下,要么控制返回的总页数,要么对超过

特定阈值的页数进行 SQL 改写。

正例:先快速定位需要获取的 id 段,然后再关联:

SELECT a.* FROM 表 1 a, (select id from 表 1 where 条件 LIMIT 100000,20 ) b where a.id=b.id

【推荐】SQL 性能优化的目标:至少要达到 range 级别,要求是 ref 级别,如果可以是 consts

最好。

说明:

1)consts 单表中最多只有一个匹配行(主键或者唯一索引),在优化阶段即可读取到数据。

2)ref 指的是使用普通的索引(normal index)。

3)range 对索引进行范围检索。

反例:explain 表的结果,type=index,索引物理文件全扫描,速度非常慢,这个 index 级

别比较 range 还低,与全表扫描是小巫见大巫。

【推荐】建组合索引的时候,区分度最高的在最左边。

正例:如果 where a=? and b=? ,a 列的几乎接近于唯一值,那么只需要单建 idx_a 索引即

可。

说明:存在非等号和等号混合判断条件时,在建索引时,请把等号条件的列前置。如:where a>?

and b=? 那么即使 a 的区分度更高,也必须把 b 放在索引的最前列。

【推荐】防止因字段类型不同造成的隐式转换,导致索引失效。

【参考】创建索引时避免有如下极端误解:

1)宁滥勿缺。认为一个查询就需要建一个索引。

2)宁缺勿滥。认为索引会消耗空间、严重拖慢更新和新增速度。

3)抵制惟一索引。认为业务的惟一性一律需要在应用层通过"先查后插"方式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