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 体系结构网络接口层的原理

TCP/IP 网络接口层详解

网络接口层(Network Interface Layer)是 TCP/IP 模型的最底层(对应 OSI 模型的物理层 + 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物理网络中传输原始比特流,实现相邻设备之间的可靠数据传输。


核心功能
  1. 物理传输

    • 将比特流转换为物理信号(电信号、光信号、无线电波)
    • 依赖物理介质:双绞线、光纤、无线信道
  2. 帧封装与解封装

    • 将来自网络层(IP层)的 IP 数据报封装成适合物理网络传输的帧格式
    • 接收时解封装帧,提取 IP 数据报
  3. 物理寻址(MAC 地址)

    • 使用 MAC 地址(如 AA:BB:CC:DD:EE:FF)标识本地网络设备
    • 通过 ARP 协议解析 IP 地址到 MAC 地址的映射
  4. 错误检测

    • 帧校验序列(FCS):通过 CRC 算法检测传输错误
    • 错误帧直接丢弃,不重传(重传由上层处理)

帧结构(以太网为例)
plaintext 复制代码
| 目标MAC (6B) | 源MAC (6B) | 类型 (2B) | 数据 (46-1500B) | FCS (4B) |
  • 类型字段 :标识上层协议(IPv4=0x0800, IPv6=0x86DD
  • FCS:帧校验序列(CRC校验码)
  • MTU:最大传输单元(以太网默认1500字节)

Mermaid 原理图解

1. 数据封装流程
2. 本地通信过程(主机A → 主机B)
3. ARP 协议工作流程
  1. 请求广播
    Who has 192.168.1.2? Tell 192.168.1.1 (MAC: AA:BB:CC:DD:EE:FF)
  2. 响应单播
    192.168.1.2 is at 00:11:22:33:44:55

关键协议与技术
协议/技术 作用 示例
以太网 有线局域网标准 IEEE 802.3
Wi-Fi 无线局域网标准 IEEE 802.11ac
ARP IP地址 → MAC地址解析 arp -a 查看缓存
PPP 点对点链路协议(如拨号上网)
MAC地址 物理设备唯一标识 00:1A:2B:3C:4D:5E

典型设备
  • 交换机:根据 MAC 地址表转发帧(数据链路层)
  • 网卡(NIC):实现帧封装/解封装和物理信号转换

💡 重要提示:网络接口层不负责端到端的可靠性(由 TCP 实现),只保证单跳链路的有效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