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证ES和数据库的数据一致性?

双写模式

在业务代码中同时写入数据库和ES。这种方式实现简单,但存在数据不一致的风险。例如数据库写入成功但ES写入失败,或者ES写入成功但数据库写入失败。需要额外的补偿机制来处理异常情况。

本地事务结合ES操作

将数据库操作和ES操作放在同一个本地事务中。这种方式依赖于数据库和ES是否支持分布式事务。如果支持,可以确保两者同时成功或失败。

MQ异步消费

数据库更新后,向MQ发送一条消息,ES监听MQ并处理更新。这种方式解耦了数据库和ES的操作,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缺点是MQ可能存在延迟,并且需要引入新的中间件,复杂度会提高。

定时扫描同步

定期扫描数据库表中的变更,并将变更同步到ES。这种方式实现简单,但实时性较差,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场景。扫描频率需要根据业务需求调整,频率过高会影响数据库性能,频率过低会导致数据延迟。

基于Binlog的同步

通过解析数据库的Binlog来捕获数据变更,并将变更同步到ES。这种方式对业务代码无侵入,实时性较好。缺点就是需要引入第三方框架。

引入第三方框架

使用如Elasticsearch JDBC River、Logstash等第三方框架来实现数据同步。这些框架通常提供了开箱即用的功能,减少了开发工作量。但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框架,并了解其配置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