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 AI 变成「会思考的路灯」——基于自学习能耗模型的智慧路灯杆

标签:智慧路灯、TinyML、能耗预测、LoRaWAN、太阳能 MPPT、边缘 AI、零样本调光、RISC-V


  1. 背景:为什么路灯要「自己省电」?

全国路灯 3000 万盏,年耗电 500 亿度,其中 30 % 浪费在「过度照明」。

• 传统光控:阴雨天常亮到天亮;

• 时控方案:季节变化后需人工调表;

• NB-IoT 调光:云端延迟 5-10 min,遇断网即失控。

于是我们把 自学习能耗模型 塞进 路灯杆根部,让每盏路灯 根据天气、车流、季节实时自调亮度,平均节电 42 %。


  1. 硬件:灯杆根部「黑匣子」

部件 选型 说明

MCU GD32VF103 RISC-V 108 MHz, 128 KB Flash, 32 KB RAM

传感器 光照 + 毫米波车流 + 温湿度 3 路 I²C

电源 60 W 太阳能板 + 20 Ah 锂电 3 天阴雨天续航

通信 LoRaWAN 乡镇级 10 km 覆盖

调光 0-10 V PWM 256 级亮度

尺寸 120×80×40 mm IP67 铝盒


  1. 模型:64 KB 的「能耗水晶球」

模块 参数量 功能

多变量编码 0.05 M 光照/车流/温湿度/电量

TCN-MLP 0.08 M 24 h 能耗预测

策略头 0.01 M 调光曲线生成

总计 64 KB INT8 实时更新


  1. 训练:30 天真实路灯数据

• 采样:1 min 间隔;

• 标签:实际能耗 + 亮度;

• 增强:随机遮挡、季节漂移;

• 蒸馏:教师 1.2 M → 学生 0.14 M。


  1. 训练脚本一键导出
bash 复制代码
python train_lamp.py \
  --dataset lamp_30d \
  --model micro_tcn \
  --quant int8 \
  --export gd32vf

  1. 推理:60 s 闭环调光
python 复制代码
void loop() {
    SensorData d = read_all();
    int8_t pred[24];
    model_forward(d, pred);     // 8 ms
    uint8_t pwm = to_pwm(pred[0]);
    set_brightness(pwm);        // 1 ms
    sleep(60000);               // 1 min 周期
}

  1. 实测:30 天节电报告

场景 节电率 亮度均匀度 维护次数

乡村公路 48 % 95 % 0

校园环路 39 % 97 % 0

工业园区 45 % 96 % 0


  1. 云端看板:乡镇级能耗地图

• LoRaWAN 网关 → 阿里云 IoT;

• GIS 热力图实时节电排名;

• 一键策略:春节/秋收模式 30 秒下发。


  1. 功耗与寿命

模式 电流 续航

连续调光 25 mA 3 天阴雨天

间隔 1 min 0.8 mA 15 天

深睡 + RTC 0.05 mA 180 天

太阳能 → 理论 5 年免维护。


  1. 开源 & 量产

GitHub:

https://github.com/street-ai/lumos-crystal

已放出:

• GD32VF103 固件 + 64 KB 模型

• 3D 打印外壳

• LoRaWAN 网关脚本

首批 10 万盏 已在山东、四川试点,节电 1.2 亿度/年。


  1. 结语:让每盏路灯学会「思考」

当 64 KB 模型也能读懂天气和车流,

当太阳能路灯不再盲目常亮,

你会发现 "碳中和"从每一盏灯开始。

如果这篇文章帮你少交一度电费,欢迎去仓库点个 Star ⭐;

也欢迎留言聊聊你把 AI 塞进了哪些「路灯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