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Vue 中的 diff 算法详解

一、为什么需要 diff?

Vue 的核心目标是:数据驱动视图

当数据变化时,Vue 会触发更新,但它只知道 哪个组件要更新 ,而不是DOM的哪一部分要更新

如果每次都整棵 DOM 重绘,效率会很差。因此,Vue 借助 虚拟 DOM(VNode)+ diff 算法,找出新旧虚拟 DOM之间的差异(differences),只做最小化的真实 DOM 操作。


二、diff 的基本思路

Vue diff 的核心流程是:

  1. 生成虚拟 DOM:每次渲染结果是 VNode 树。
  2. 新旧 VNode 对比:比较新旧两棵树。
  3. 生成 patch:找出不同点。
  4. 更新真实 DOM:只改动必要的部分。

第二步 "新旧 VNode 对比" 就是 diff


三、Vue 2 的 diff 算法

Vue 2 借鉴了 React 的思路,并进行了优化。

  • 同层比较:只比较同一层级的节点,不跨层。
  • 双端比较 :列表更新时,使用首尾指针同时扫描,提高性能。
  • key 的作用key 用来标识节点,帮助 Vue

精确判断节点是否复用、移动或销毁。

举个例子:

html 复制代码
<!-- 更新前 -->
<ul>
  <li key="a">A</li>
  <li key="b">B</li>
  <li key="c">C</li>
</ul>

<!-- 更新后 -->
<ul>
  <li key="b">B</li>
  <li key="a">A</li>
  <li key="d">D</li>
</ul>

diff 过程:

  1. ba 位置变了,Vue 通过 key知道是同一个节点,选择移动。
  2. c 不存在了 → 删除。
  3. 新增 d → 插入。

最终只执行 移动 + 删除 + 插入 三步,而不是重建整个 <ul>


四、Vue 3 的 diff 改进

Vue 3 在 Vue 2 的基础上做了大量优化:

  1. 编译时 Patch Flags

    编译器会为动态节点打标记,告诉运行时"哪些地方可能会变"。
    避免对整个 VNode 做全量 diff。

  2. 静态提升

    模板中的静态内容只会创建一次,后续复用。

  3. 列表 diff 的 LIS(最长递增子序列)优化

    在比对有 key 的列表时,Vue 3 会找到最长递增子序列(表示无需移动的节点集合),其余节点再做移动。
    显著减少 DOM 移动次数。


五、diff 的执行流程(简化版)

  1. 判断节点是否相同 (key + type):
    • 不同 → 直接替换。
    • 相同 → 深入比较子节点。
  2. 更新属性和事件
    • 对比 props、class、style。
    • 有差异才更新。
  3. 更新子节点
    • 新旧都是文本 → 直接替换文本。
    • 新旧都是数组 → 列表 diff(双端比较 + LIS 优化)。
    • 一方为空 → 插入或删除。

六、Vue diff 的优缺点

优点

  • 保证最小化 DOM 操作,提高渲染性能。
  • 简单直观,和虚拟 DOM 结合自然。
  • Vue 3 编译时优化进一步减少运行时 diff 开销。

局限

  • diff 是近似最优解,而不是绝对最优。
  • 对长列表仍可能性能压力大,需配合 v-forkey、虚拟列表优化。

七、面试常见问题

  1. 为什么需要 key?
    保证节点身份稳定,避免错误复用,减少 DOM 操作。

  2. Vue 3 比 Vue 2 diff 快在哪里?
    静态提升 + Patch Flags + LIS 优化。

  3. Vue diff 是否跨层比较?
    不跨层,只做同层对比。


八、总结

Vue 的 diff 算法,是虚拟 DOM 更新的核心。

  • Vue 2 用双端比较 + key。
  • Vue 3 在此基础上,通过 编译期优化 + 算法优化,把性能推到了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