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ink session cluster与Flink per-job cluster区别

Flink 中的 Session Cluster(会话集群)Per-Job Cluster(单作业集群) 是两种不同的集群部署模式,主要区别在于集群的生命周期、资源管理方式以及适用场景,具体如下:

1. 集群生命周期与作业关系

  • Session Cluster(会话集群)

    • 集群是预先启动的,生命周期独立于作业,可长时间运行。
    • 一个集群可以同时运行多个作业,所有作业共享集群的资源(TaskManager、Slot 等)。
    • 当所有作业结束后,集群仍可保留,等待接收新作业。
  • Per-Job Cluster(单作业集群)

    • 集群的生命周期与单个作业绑定:作业提交时自动创建集群,作业结束后集群立即销毁。
    • 一个集群只运行一个作业,资源完全为该作业独占。

2. 资源管理方式

  • Session Cluster

    • 资源(如内存、CPU)是预先分配的,所有作业共享固定的资源池。
    • 优点:启动作业时无需等待集群创建,响应速度快。
    • 缺点:资源竞争可能导致作业互相影响(如一个作业占用过多资源,导致其他作业资源不足);若集群崩溃,所有运行中的作业都会受影响。
  • Per-Job Cluster

    • 资源是动态分配的,作业提交时根据需求申请资源,作业结束后资源立即释放。
    • 优点:资源隔离性好,单个作业的失败或资源问题不会影响其他作业;资源利用率更高(按需分配)。
    • 缺点:每个作业都需要启动新集群,存在额外的启动开销(如申请 YARN 资源、启动 TaskManager 等)。

3. 适用场景

  • Session Cluster 适用场景

    • 短期、小批量作业(如频繁的 SQL 查询、小数据量处理)。
    • 对作业启动速度要求高的场景(无需等待集群创建)。
    • 资源需求稳定、作业之间互不干扰的场景。
  • Per-Job Cluster 适用场景

    • 长期运行的大规模作业(如 24/7 流式处理任务)。
    • 资源需求差异大的作业(避免资源竞争)。
    • 对稳定性和隔离性要求高的场景(如生产环境核心任务)。

4. 部署方式差异

  • Session Cluster

    • 需先手动启动集群(如通过 yarn-session.sh 在 YARN 上启动一个会话集群),再提交多个作业到该集群。

    • 示例:

      bash 复制代码
      # 启动 YARN 会话集群
      ./bin/yarn-session.sh -n 3 -tm 4096  # 3个TaskManager,每个4GB内存
      # 提交作业到已启动的会话集群
      ./bin/flink run -m yarn-cluster ./examples/streaming/WordCount.jar
  • Per-Job Cluster

    • 无需预先启动集群,作业提交时自动创建集群,直接通过 flink run 命令指定 -m yarn-cluster 即可。

    • 示例:

      bash 复制代码
      # 提交作业,自动创建单作业集群
      ./bin/flink run -m yarn-cluster ./examples/streaming/WordCount.jar

总结对比表

特性 Session Cluster Per-Job Cluster
集群生命周期 独立于作业,长期运行 与单个作业绑定,作业结束即销毁
作业数量 多个作业共享集群 一个集群只运行一个作业
资源管理 预先分配,共享资源池 动态分配,资源独占
启动开销 无(集群已预先启动) 有(需创建新集群)
隔离性 差(作业共享资源) 好(资源独占)
适用场景 短期、小批量、快速响应的作业 长期、大规模、高隔离性的作业

选择哪种模式需根据作业特性、资源需求和稳定性要求决定。生产环境中,Per-Job Cluster 因隔离性好更常用于核心任务;Session Cluster 则适合开发调试或轻量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