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搭建小网站教程(云服务器Ubuntu版本)

目录

1.配置云服务器(略讲)

2.vscode连接(ssh连接)

3.本地压缩项目包

4.传输项目

5.配置项目依赖

6.运行项目

[1.启动 FastAPI 后端(Python 部分)](#1.启动 FastAPI 后端(Python 部分))

[2.启动 Next.js 前端(Node.js 部分)](#2.启动 Next.js 前端(Node.js 部分))

3.本地电脑访问项目

7.域名解析(要备案)

域名解析所需条件

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8.部署项目

第一步:检查Nginx

第二步:配置nginx

第三步:(按i进入编辑模式)

[第四步:(激活配置文件)](#第四步:(激活配置文件))

第五步:(重启Nginx)


1.配置云服务器(略讲)

拥有自己的云服务器和域名

推荐阿里云和腾讯云

以阿里云为例,先创建密钥对,然后配置服务器。

新手默认选择ecs-user用户,除非特别了解自己在做什么,不然这个最安全。

2.vscode连接(ssh连接)

记得自己的服务器公网ip密钥位置

本地计算机安装了vscode之后,然后下载这个插件Remote - SSH

接着打开小电脑

右键SSH,打开config配置,新手用上面那个配置,针对个人。

以下是用户级配置文件与系统级配置文件的对比表格:

对比维度 用户级配置文件(C:\Users\34970\.ssh\config 系统级配置文件(C:\ProgramData\ssh\ssh_config
作用范围 仅对当前用户(34970账户)生效,不影响其他用户的 SSH 连接设置 对计算机上所有用户生效,所有用户的 SSH 连接都会受其配置影响
权限要求 当前用户拥有完全读写权限,无需管理员权限即可修改 需管理员权限才能修改,普通用户默认无修改权限
默认存在性 系统不自动创建,需用户手动创建或通过工具(如 VS Code)自动生成 安装 OpenSSH 组件时可能自动生成,包含默认全局配置项
配置优先级 优先级更高,若与系统级配置冲突,会覆盖系统级配置中的对应项 优先级较低,仅在用户级配置中无对应设置时生效
适用场景 个人化连接需求(如特定服务器的用户名、密钥、端口等个性化配置) 全局通用配置(如所有用户的统一代理、超时时间等公共设置)
修改风险 误操作仅影响当前用户,风险范围小 误操作可能导致所有用户连接异常,风险范围大

然后点击箭头在当前窗口连接,如果之前连结果,那么第二次连接主机保存密钥会改变,要清空一下主机记录。

本地终端输入ssh-keygen -R 云服务器公网ip

接着再进行连接,他会给云服务器下载vscode配置,然后连接成功进入云服务器页面。

3.本地压缩项目包

由于项目里面存在许多依赖,所以安装7zip,只压缩项目本身文件集。

:: 进入项目根目录(假设项目在 C:\Users\34970\Desktop\partjava)

cd C:\Users\34970\Desktop\partjava

:: 执行 7-Zip 压缩(使用你的 7z.exe 路径)

"C:\Program Files\7-Zip\7z.exe" a -tzip ../partjava.zip . -xr!node_modules (根据个人情况看哪些不要)

进入项目终端,压缩除依赖部分到项目所处主目录。压缩之后就剩下主文件。

左边是项目文件夹,右边是压缩包。

4.传输项目

把项目传到服务器,在主页创建文件夹传到文件夹内。

scp "本地压缩包位置" ecs-user@公网ip:/home/ecs-user/i/

打开本地终端传递。

传输成功后,在云服务器下载unzip

可以先更新一下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unzip安装unzip

到压缩包指定位置cd /home/ecs-user/i 输入ls看看是不是指定位置

解压文件到当前文件夹unzip partjava.zip

5.配置项目依赖

由于我项目包含了vue3和python,所以我得安装node.js和npm(或者yarn)以及python3 python3-pip

安装 Node.js 18(长期支持版)

curl -fsSL https://deb.nodesource.com/setup_18.x | sudo -E bash -

sudo apt install -y nodejs

输入npm -v以及node -v

开始安装vue3依赖npm install

开始安装python依赖,进入python项目文件,然后看看有没有python环境,一般Ubuntu是有python3环境的,python3 -v pip3 -v

python3 -version输出版本号

先进python项目文件夹

开始下载python依赖库(看看python版本安装对应虚拟环境sudo apt install python3.10-venv)

1.创建虚拟环境:python3 -m venv venv

2.激活虚拟环境(Linux):source venv/bin/activate

3.下载库:pip3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6.运行项目

1.启动 FastAPI 后端(Python 部分)

进入项目根目录(确保在 partjava-ai 目录下):
cd ~/i/partjava-ai # 替换为你的实际路径

激活虚拟环境(已创建并安装依赖的前提下):
source venv/bin/activate # Linux/Mac 系统,终端会显示 (venv)

启动 FastAPI 服务(关键:绑定公网访问):
uvicorn main:app --host 0.0.0.0 --port 8000

main:app:表示运行 main.py 中的 app 实例(FastAPI 应用入口)。

--host 0.0.0.0:允许外部(包括你的本地电脑)访问服务器上的后端。

--port 8000:指定后端运行在 8000 端口(可自定义,需与前端调用一致)。

启动成功后,终端会显示:Uvicorn running on http://0.0.0.0:8000

2.启动 Next.js 前端(Node.js 部分)

打开新终端(避免与后端终端冲突,VS Code 中可点击终端右上角 + 号新建)。

进入前端目录(通常是项目根目录,包含 package.json):
cd ~/i # 替换为前端代码所在路径

启动前端开发服务器:
npm run dev # 或 yarn dev(根据项目依赖管理工具选择)

启动成功后,终端会显示:Local: http://localhost:3000

3.本地电脑访问项目

端口转发(通过 VS Code 实现本地 ↔ 云服务器通信):
按 Ctrl+Shift+P 打开命令面板,输入 Ports: Show Ports 调出端口视图。

分别转发两个端口:
后端端口:输入 8000 → 转发后本地可通过 http://localhost:8000 访问后端。
前端端口:输入 3000 → 转发后本地可通过 http://localhost:3000 访问前端。

在本地浏览器查看:

访问 http://localhost:3000 → 看到前端页面(Next.js 应用)。

前端会自动调用后端 API(若代码中已配置 http://localhost:8000 作为后端地址),实现全栈交互。

7.域名解析(要备案)

域名解析所需条件

域名注册

需要拥有一个已注册的有效域名,域名需通过ICANN认证的注册商购买(如GoDaddy、阿里云等)。

DNS服务器

需配置权威DNS服务器(如Cloudflare、AWS Route 53)或使用注册商提供的免费DNS服务。DNS服务器负责存储域名对应的解析记录。

解析记录类型

根据需求添加以下常见记录:

  • A记录:将域名指向IPv4地址。
  • AAAA记录:将域名指向IPv6地址。
  • CNAME记录:将域名别名指向另一个域名。
  • MX记录:指定邮件服务器地址。
  • TXT记录:用于验证或SPF配置。

操作流程

配置DNS解析

  1. 登录域名注册商或DNS服务商的管理后台。
  2. 进入域名解析设置页面,添加或修改解析记录。
  3. 保存变更,等待全球DNS缓存刷新(通常需10分钟至48小时)。

验证解析生效

使用以下工具检查解析是否正确:

  • 命令行:nslookup example.comdig example.com
  • 在线工具:DNSChecker、WhatsMyDNS。

注意事项

  • 确保域名未过期且状态正常(无锁定或暂停)。
  • 多层缓存可能导致延迟,修改记录后需耐心等待。
  • 复杂场景(如CDN、负载均衡)需结合CNAME或NS记录配置。

8.部署项目

可以先ctrl+c暂停前端,然后配置Nginx。

也可以不暂停,新建一个终端。

第一步:检查Nginx

检查是否安装

nginx -v

未安装则执行(Debian/Ubuntu)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install nginx -y

或(CentOS/RHEL)

yum install nginx -y

第二步:配置nginx

进入配置目录 cd /etc/nginx/sites-available/

创建并编辑配置文件(用你的域名命名,如 example.com

sudo vim example.com

第三步:(按i进入编辑模式)

server { # 监听 80 端口(HTTP) listen 80;

填写你的域名(如 example.comwww.example.com

server_name example.com www.example.com;

前端项目:将域名根路径代理到前端服务(3000 端口)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localhost:3000;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

后端 API:将 /api 开头的请求代理到后端服务(8000 端口)

location /api { proxy_pass http://localhost:8000;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 }

保存配置(按 Esc 后输入 :wq 回车)

第四步:(激活配置文件)

删除默认配置的软链接(关键!)

sudo rm /etc/nginx/sites-enabled/default

创建软链接到生效目录

sudo ln -s /etc/nginx/sites-available/example.com /etc/nginx/sites-enabled/

检查配置是否有误

sudo nginx -t

第五步:(重启Nginx)

sudo systemctl restart nginx

然后浏览器访问域名就ok了。

9.云服务器后台持续进程

安装 pm2(全局) npm install -g pm2

两个终端:

启动前端(后台持久化)cd /home/ecs-user/

pm2 start npm --name "frontend" -- run dev

启动后端(后台持久化)

pm2 start "uvicorn main:app --host 0.0.0.0 --port 8000" --name "backend"

重启运行Nginx

sudo systemctl restart nginx

10.数据库扩展

Ubuntu 系统
更新软件包列表:

打开终端,执行以下命令,确保软件包列表是最新的:

sudo apt update

安装 MySQL 服务器:

执行命令安装 MySQL 软件包:

sudo apt install mysql-server

配置 MySQL(可选):

安装完成后,可以使用 mysql_secure_installation 脚本进行一些安全配置,如设置 root 用户密码、删除匿名用户、禁止 root 远程登录等:

sudo mysql_secure_installation

按照提示输入密码并选择相应的操作即可。
验证安装:

通过以下命令检查 MySQL 服务是否正在运行:

sudo systemctl status mysql

如果服务状态显示为 active (running),表示安装成功。可以使用 mysql 命令进入 MySQL 命令行客户端,验证能否正常登录和操作数据库:

sudo mysql -u root -p

输入密码后回车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