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器进阶
复杂选择器组合详解
后代选择器
后代选择器使用空格分隔两个选择器,例如div p
,表示选择div
元素内所有的p
元素。这种选择方式会匹配所有层级的后代元素,包括子元素、孙元素等任意深度的嵌套元素。
应用示例:
css
/* 选中article元素内所有p元素 */
article p {
color: #333;
line-height: 1.6;
}
子选择器
子选择器使用>
符号连接,例如div > p
,仅选择div
元素的直接子元素p
,不会匹配更深层次的p
元素。
应用场景:
css
/* 只选择导航菜单中的一级菜单项 */
nav > ul > li {
padding: 10px 15px;
}
相邻兄弟选择器
相邻兄弟选择器通过+
连接,例如h2 + p
,会选中紧接在h2
元素后面的第一个p
元素,且两者必须具有相同的父元素。
典型用例:
css
/* 设置标题后第一个段落的特殊样式 */
h2 + p {
font-size: 1.1em;
margin-top: 0;
}
通用兄弟选择器
通用兄弟选择器使用~
符号,例如h2 ~ p
,选择h2
元素后面所有同属一个父元素的p
元素。
实际应用:
css
/* 设置标题后所有段落的缩进 */
h3 ~ p {
text-indent: 2em;
}
权重与性能考虑
- 复杂选择器会提高选择器的权重值,例如
#content div p
比单独的p
选择器权重更高 - 过度嵌套的选择器会影响浏览器渲染性能,建议不超过3层嵌套
- 在大型项目中,应保持选择器的简洁性,便于后期维护
伪类与伪元素详解
常用伪类及其应用
-
状态伪类:
:hover
- 鼠标悬停时的状态
cssa:hover { color: #f6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active
- 元素被激活时的状态:focus
- 元素获得焦点时的状态
-
结构伪类:
:nth-child(n)
- 选择父元素中第n个子元素
css/* 表格斑马纹效果 */ tr:nth-child(odd) { background-color: #f9f9f9; }
:first-child
- 选择父元素中的第一个子元素:last-child
- 选择父元素中的最后一个子元素
-
表单伪类:
:checked
- 选中状态的单选/复选框:disabled
- 禁用的表单元素:valid
- 输入值有效的表单元素
伪元素的使用技巧
-
::before
和::after
:- 必须配合
content
属性使用,即使内容为空
css/* 添加引号装饰 */ blockquote::before { content: open-quote; font-size: 2em; color: #ccc; }
- 必须配合
-
样式控制:
- 伪元素默认为行内元素,设置宽高需要改变显示方式:
css.tooltip::after { content: attr(data-tooltip); display: inline-block; width: 120px; height: 30px; }
-
其他伪元素:
::first-letter
- 选择元素的首字母::first-line
- 选择元素的第一行::selection
- 选择用户选中的文本部分
最佳实践建议
- 伪类应按逻辑顺序声明:
:link
→:visited
→:hover
→:active
- 伪元素在CSS3中应使用双冒号语法(
::
),虽然单冒号(:
)也兼容 - 避免使用伪元素插入重要的内容,因为屏幕阅读器可能无法识别
- 合理使用伪类选择器替代JavaScript实现交互效果,如
:hover
替代鼠标事件
二、布局进阶
Flexbox 布局(弹性盒布局)
Flexbox 是现代 CSS 中的一维布局模型,专门为解决传统布局方式(如浮动、定位等)在响应式设计中的不足而设计。它通过灵活的容器-项目关系,使元素能够自动适应不同屏幕尺寸。
容器属性详解
-
display: flex - 将元素设为 Flex 容器,其直接子元素自动成为 Flex 项目
- 示例:
.container { display: flex; }
- 示例:
-
flex-direction - 决定主轴方向
row
(默认):水平从左到右row-reverse
:水平从右到左column
:垂直从上到下column-reverse
:垂直从下到上- 实际应用:导航栏用 row,移动端菜单用 column
-
justify-content - 主轴对齐方式
flex-start
(默认):左对齐flex-end
:右对齐center
:居中对齐space-between
:两端对齐,项目间等距space-around
:每个项目两侧等距
-
align-items - 交叉轴对齐方式
stretch
(默认):拉伸填满容器高度flex-start
:顶部对齐flex-end
:底部对齐center
:垂直居中baseline
:项目基线对齐
项目属性详解
-
flex-grow - 放大比例
- 默认 0(不放大)
- 示例:设置
.item { flex-grow: 1 }
让项目平分剩余空间 - 多个项目设置不同值时,按比例分配空间
-
flex-shrink - 缩小比例
- 默认 1(空间不足时缩小)
- 设为 0 可防止项目缩小(如固定宽度元素)
-
flex-basis - 初始大小
- 可设置为长度(如 200px)或百分比
- 默认 auto(基于内容宽度)
实用技巧与注意事项
-
简写属性:
flex: <grow> <shrink> <basis>
- 常用:
flex: 1
等同于flex: 1 1 0%
-
旧版浏览器支持:
- 需要添加厂商前缀:
-webkit-flex
,-ms-flex
等 - 可使用 Autoprefixer 工具自动处理
- 需要添加厂商前缀:
-
失效属性:
- 在 Flexbox 布局中,子元素的
float
,clear
和vertical-align
属性将失效
- 在 Flexbox 布局中,子元素的
-
典型应用场景:
- 导航菜单
- 卡片布局
- 表单元素排列
- 媒体对象(图片+文字)
Grid 布局(网格布局)
Grid 布局是 CSS 中最强大的二维布局系统,可以同时控制行和列的排布,适合构建复杂的网页布局。
容器属性详解
-
display: grid - 创建 Grid 容器
- 示例:
.container { display: grid; }
- 示例:
-
grid-template-columns/grid-template-rows - 定义列/行
- 固定值:
grid-template-columns: 100px 200px 300px
- 百分比:
grid-template-columns: 30% 70%
- 弹性单位 fr:
grid-template-columns: 1fr 2fr
(1:2比例) - repeat()函数:
grid-template-columns: repeat(3, 1fr)
(三等分) - minmax():
grid-template-columns: minmax(100px, 1fr)
- 固定值:
-
grid-gap(现为 gap) - 网格间距
- 简写:
gap: <row-gap> <column-gap>
- 示例:
gap: 20px 10px
(行距20px,列距10px)
- 简写:
项目属性详解
-
grid-column/grid-row - 项目位置
- 简写:
grid-column: <start> / <end>
- 示例:
grid-column: 1 / 3
:跨越第1-2列grid-row: span 2
:跨越2行
- 简写:
-
grid-area - 综合定位
- 可结合 grid-template-areas 使用
- 示例:
grid-area: 1 / 1 / 3 / 3
(行起始/列起始/行结束/列结束)
高级特性
-
命名网格线:
css.container { grid-template-columns: [main-start] 1fr [content-start] 1fr [content-end] 1fr [main-end]; } .item { grid-column: content-start / content-end; }
-
网格模板区域:
css.container { grid-template-areas: "header header header" "sidebar content content" "footer footer footer"; } .header { grid-area: header; } .sidebar { grid-area: sidebar; }
注意事项
-
浏览器兼容性:
- IE10/11 支持旧版 Grid 语法
- 现代浏览器支持良好
- 可使用
@supports
进行特性检测
-
学习曲线:
- 比 Flexbox 更复杂,建议先掌握基本概念
- 推荐使用浏览器开发者工具调试网格布局
-
典型应用场景:
- 整体页面布局
- 图片画廊
- 仪表盘
- 复杂表单布局
- 杂志式排版
布局选择建议
-
选择 Flexbox 当:
- 需要一维布局(行或列)
- 内容大小不确定,需要弹性调整
- 需要简单的对齐控制
-
选择 Grid 当:
- 需要二维布局(行列同时控制)
- 需要精确控制项目位置
- 构建复杂整体布局
-
组合使用:
- 可以在 Grid 项目中使用 Flexbox
- 例如:网格布局整体结构,内部元素用 Flexbox 排列
三、动画与过渡
过渡(Transition)
过渡(Transition)是CSS3中一项强大的功能,它允许元素的样式在一定时间内平滑地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而不是立即改变。这种平滑的变化效果能够显著提升用户体验,使界面交互更加自然流畅。
完整语法
css
transition: property duration timing-function delay;
参数详解
-
property(必需):
- 指定要过渡的CSS属性名称
- 可以是单个属性(如
width
),多个属性(用逗号分隔),或all
表示所有可过渡属性 - 常见可过渡属性:
color
,background-color
,opacity
,transform
,width
,height
等
-
duration(必需):
- 设置过渡效果的持续时间
- 单位:秒(s)或毫秒(ms)
- 例如:
0.5s
、300ms
- 必须设为正值,0表示无过渡效果
-
timing-function(可选):
- 定义过渡速度曲线,默认值为
ease
- 常用值:
linear
:匀速变化ease
:慢快慢(默认)ease-in
:慢开始ease-out
:慢结束ease-in-out
:慢开始和慢结束cubic-bezier(n,n,n,n)
:自定义贝塞尔曲线
- 定义过渡速度曲线,默认值为
-
delay(可选):
- 设置过渡效果开始前的延迟时间
- 单位同duration
- 默认值为0,表示立即开始
- 可以为负值,表示立即开始但跳过部分动画
应用示例
css
/* 单个属性过渡 */
.button {
background-color: blue;
transition: background-color 0.3s ease;
}
.button:hover {
background-color: red;
}
/* 多个属性过渡 */
.card {
opacity: 1;
height: 200px;
transition: opacity 0.5s ease-out, height 0.8s cubic-bezier(0.1, 0.7, 1.0, 0.1);
}
.card.hidden {
opacity: 0;
height: 0;
}
/* 所有属性过渡 */
.element {
transition: all 0.4s ease-in 0.1s;
}
实际应用场景
- 按钮悬停效果
- 下拉菜单的展开/收起
- 模态框的淡入淡出
- 卡片翻转效果
- 表单输入的焦点状态变化
注意事项
-
不可过渡属性:
- 不是所有CSS属性都能过渡,如
display
(none/block)、font-family
等 visibility
属性可以过渡,但效果是离散的
- 不是所有CSS属性都能过渡,如
-
性能考虑:
- 优先使用
transform
和opacity
进行动画,它们对性能影响最小 - 避免过渡
height
,width
等会导致重排(reflow)的属性 - 过渡时间一般控制在0.2-0.5秒之间,过长会影响用户体验
- 优先使用
-
浏览器兼容性:
- 现代浏览器都支持CSS过渡
- 对于旧版浏览器,可能需要添加浏览器前缀(如
-webkit-transition
)
动画(Animation)
CSS动画比过渡更加灵活强大,它允许开发者定义多个关键帧和复杂的动画序列,实现更丰富的动态效果。
关键帧定义
css
@keyframes animationName {
0% { /* 初始状态样式 */ }
50% { /* 中间状态样式 */ }
100% { /* 结束状态样式 */ }
}
完整语法
css
animation: name duration timing-function delay iteration-count direction fill-mode play-state;
参数详解
-
name(必需):
- 对应
@keyframes
定义的动画名称
- 对应
-
duration(必需):
- 动画完成一个周期的时间
- 单位:秒(s)或毫秒(ms)
-
timing-function(可选):
- 定义动画的速度曲线
- 取值与transition相同,还多了
steps(n)
等特殊函数
-
delay(可选):
- 动画开始前的延迟时间
-
iteration-count(可选):
- 动画播放次数
- 数字(如2)或
infinite
(无限循环) - 默认1
-
direction(可选):
- 定义动画是否反向播放
normal
(默认)、reverse
、alternate
(交替)、alternate-reverse
-
fill-mode(可选):
- 规定动画执行前后如何应用样式
none
(默认)、forwards
(保留结束状态)、backwards
(应用起始状态)、both
-
play-state(可选):
- 控制动画的播放状态
running
(默认)或paused
应用示例
css
/* 定义关键帧 */
@keyframes bounce {
0%, 100% {
transform: translateY(0);
}
50% {
transform: translateY(-30px);
}
}
/* 应用动画 */
.ball {
animation: bounce 1s ease-in-out infinite;
}
/* 复杂动画示例 */
@keyframes complexAnimation {
0% {
opacity: 0;
transform: scale(0.5) rotate(0deg);
}
30% {
opacity: 1;
transform: scale(1.2);
}
70% {
transform: rotate(180deg);
}
100% {
opacity: 1;
transform: scale(1) rotate(360deg);
}
}
.element {
animation: complexAnimation 2s ease 0s 1 normal forwards;
}
实际应用场景
- 加载动画(旋转、跳动等)
- 入场/出场动画
- 无限循环的背景动画
- 复杂的交互反馈动画
- 页面过渡效果
注意事项
-
性能优化:
- 优先使用
transform
和opacity
进行动画 - 避免动画过多或过于复杂
- 使用
will-change
属性提前告知浏览器哪些属性会变化
- 优先使用
-
用户体验:
- 重要内容不应只依赖动画呈现
- 提供关闭动画的选项(通过
prefers-reduced-motion
媒体查询)
css@media (prefers-reduced-motion: reduce) { * { animation-duration: 0.01ms !important; transition-duration: 0.01ms !important; } }
-
浏览器兼容性:
- 现代浏览器都支持CSS动画
- 关键帧和动画属性可能需要浏览器前缀
- 复杂动画可能需要JavaScript辅助实现
四、其他进阶知识点
变量(Custom Properties)
CSS 变量(也称为自定义属性)是现代CSS中非常强大的功能,它允许开发者在样式表中定义可重用的值,显著提高代码的维护性和灵活性。
详细使用方法
定义变量:
css
:root {
--main-color: #ff0000;
--secondary-color: #00ff00;
--base-font-size: 16px;
--spacing-unit: 8px;
}
在:root
伪类中定义的变量具有全局作用域,可以在文档的任何地方使用。:root
实际上等同于html
选择器,但具有更高的优先级。
使用变量:
css
.header {
color: var(--main-color);
font-size: var(--base-font-size);
padding: calc(var(--spacing-unit) * 2);
}
.button {
background-color: var(--main-color);
border-color: var(--secondary-color);
}
变量特性
-
作用域:变量可以在不同的选择器中重新定义,形成局部作用域
css.dark-theme { --main-color: #333333; --secondary-color: #666666; }
-
继承性:变量遵循CSS的继承规则
css.parent { --custom-padding: 20px; } .child { /* 会继承父元素的--custom-padding值 */ padding: var(--custom-padding); }
-
大小写敏感 :
--mainColor
和--maincolor
是两个不同的变量 -
默认值 :可以为
var()
函数提供回退值css.element { color: var(--undefined-var, black); }
实际应用场景
- 主题切换:通过修改变量值实现整个网站的主题切换
- 响应式设计:在不同断点修改变量值
- 统一设计系统:保持间距、颜色等设计元素的统一性
- 动态计算:结合calc()函数实现动态计算
混合模式(Mix Blend Mode)
混合模式是CSS中用于控制元素与其背景或其他元素如何混合的视觉特性,类似于Photoshop中的图层混合模式。
常用混合模式值
normal
:默认值,不应用混合multiply
:正片叠底,产生较暗的颜色screen
:滤色,产生较亮的颜色overlay
:叠加,结合multiply和screendarken
:变暗lighten
:变亮color-dodge
:颜色减淡color-burn
:颜色加深difference
:差值exclusion
:排除hue
:色相saturation
:饱和度color
:颜色luminosity
:亮度
使用示例
css
.image-overlay {
mix-blend-mode: multiply;
background-color: #ff0000;
}
.text-over-image {
mix-blend-mode: difference;
color: white;
}
实际应用场景
- 图像效果:为图片添加色彩叠加效果
- 文字可读性:确保文字在任何背景上都清晰可见
- 创意设计:创建独特的视觉组合效果
- UI元素:制作特殊的按钮或交互效果
注意事项
- 浏览器兼容性:虽然现代浏览器都支持,但某些旧版本可能需要前缀
- 性能考虑:复杂的混合模式可能会影响渲染性能
- 测试需求:不同颜色组合下效果差异很大,需要充分测试
- 背景依赖:效果取决于底层元素的颜色和内容
- 与background-blend-mode的区别:后者用于元素自身背景层的混合
最佳实践
- 始终在多种背景颜色下测试效果
- 考虑提供备用样式以防混合模式不被支持
- 避免在大量元素上使用复杂混合模式
- 结合CSS变量动态控制混合模式
- 注意与透明度(opacity)的交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