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网络设备厂商的 MLAG 技术

MLAG(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多 chassis 链路聚合)协议并非只有华为设备支持,它是主流网络厂商普遍提供的一种高可用技术方案,核心目的是将两台物理交换机虚拟化为一个 "逻辑交换机",实现跨设备的链路聚合,避免单点故障并提升链路带宽。不同厂商对 MLAG 的命名和实现细节可能存在差异,但技术原理和核心功能一致。

主流厂商的 MLAG 相关技术(非华为品牌)

以下是除华为外,其他主流网络厂商提供的 MLAG 等效技术,功能与华为 MLAG 一致,仅名称不同:

厂商 技术名称 核心应用场景
Cisco vPC (Virtual Port Channel) 数据中心、园区网的核心 / 汇聚层高可用,支持跨交换机的链路聚合
Arista MLAG (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数据中心高性能场景,与标准 MLAG 定义完全一致,兼容性强
Juniper MC-LAG (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 企业网、数据中心场景,支持与不同厂商设备的 interoperability(互操作)
H3C IRF2 (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 2) 下的链路聚合 IRF2 虚拟化集群内的跨设备聚合,本质是 MLAG 的集群化实现
Dell/Force10 MLAG 数据中心中端交换机方案,支持与服务器、存储设备的跨设备链路捆绑
VMware NSX LAG (跨主机链路聚合) 虚拟化环境中,跨 ESXi 主机的链路聚合,属于软件定义网络(SDN)层面的 MLAG 等效功能

关键说明:MLAG 的 "厂商差异" 与 "互操作性"

  1. 名称差异是主要区别

不同厂商为了突出技术特性,会给 MLAG 起不同名称(如 Cisco 的 vPC、Juniper 的 MC-LAG),但底层技术逻辑均基于 802.3ad(链路聚合标准)的扩展,核心是通过 "控制平面协商" 让两台交换机同步聚合组状态(如端口角色、MAC 地址表、ARP 表),避免二层环路和单点故障。

  1. 互操作性需注意厂商兼容性

虽然 MLAG 原理通用,但不同厂商的控制平面协议(如华为用私有的协商协议、Cisco vPC 用 peer-keepalive 协议)存在私有实现,因此跨厂商的 MLAG 对接通常不被支持(例如华为交换机无法与 Cisco 交换机建立 MLAG 组)。实际部署中,需选择同一厂商的设备实现 MLAG。

  1. 开源 / 白盒设备也支持 MLAG

除了传统厂商,开源网络操作系统(如 Cumulus Linux、SONiC)也支持 MLAG 功能,基于标准化的协议(如 LACP 扩展)实现,适用于白盒交换机场景,进一步说明 MLAG 并非华为专属。

总结

MLAG 是一种通用的网络高可用技术,华为只是众多支持该技术的厂商之一。Cisco、Arista、Juniper、H3C 等主流厂商均提供等效的 MLAG 方案(名称不同但功能一致),开源 / 白盒设备也能支持。部署时需关注 "同厂商设备对接" 的原则,而非局限于华为品牌。

相关推荐
码一行20 分钟前
Go.1.25.4 和 Go.1.24.10 发布了!!
后端·go
虎子_layor24 分钟前
告别Redis瓶颈:Caffeine本地缓存优化实战指南
java·后端
q***985226 分钟前
什么是Spring Boot 应用开发?
java·spring boot·后端
码一行30 分钟前
从0到1用Go撸一个AI应用?Eino框架让你效率翻倍!
后端·go
掘金一周41 分钟前
大部分人都错了!这才是chrome插件多脚本通信的正确姿势 | 掘金一周 11.27
前端·人工智能·后端
bcbnb1 小时前
苹果App上架全流程指南:从注册到审核通过,一文读懂
后端
aiopencode1 小时前
在 Windows 环境完成 iOS 上架,跨平台发布体系的落地实践
后端
疯狂的程序猴1 小时前
Fiddler抓包配置与使用教程,HTTPHTTPS抓包、代理设置与接口调试完整指南
后端
每天进步一点_JL1 小时前
事务与消息中间件:分布式系统中的可见性边界问题
分布式·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