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为交换机设备组建 MLAG 时,两台设备之间互联通常需要两根线 ,用于构建 Peer - link 链路和 Keepalive 链路:
- Peer - link 链路:
-
- 作用:Peer - link 链路是 MLAG 的核心互联链路,用于两台 MLAG 设备之间交换协商报文,同步设备状态信息(如 MAC 地址表、ARP 表等),确保两台设备对外呈现一致的逻辑状态,实现跨设备链路聚合。例如,当一台设备收到一个未知目的 MAC 地址的帧时,它可以通过 Peer - link 链路向另一台设备查询该 MAC 地址是否在其转发表中,以避免广播风暴和确保正确转发。
-
- 线缆类型:一般建议使用光纤线缆,如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具体选择取决于传输距离和预算等因素。在短距离(通常小于 550 米)且对成本较为敏感的场景下,多模光纤是合适的选择,其带宽能够满足大部分园区网络需求,且成本相对较低。而在长距离(可达数十公里)的场景中,单模光纤凭借其低损耗、长传输距离的特性,成为保障 Peer - link 链路稳定运行的首选。例如,在大型园区网络中,核心交换机之间距离较远,可能超过 1 公里,此时单模光纤能够保证信号的可靠传输。
-
- 端口要求与配置:两端的接口需加入到所有业务 VLAN 和广播域(BD)中。通常将物理端口捆绑成 Eth - trunk 接口来作为 Peer - link 接口,例如可以将两个 10Gbps 的物理端口捆绑成一个 Eth - trunk 接口,以提高链路带宽和可靠性。在配置时,需要在两台设备上进行对称配置,如在设备 A 上配置:
go
interface Eth - Trunk 10
description M - LAG_Peer - Link
port link - type trunk
port trunk allow - pass vlan all
m - lag peer - link 1
interface 10G1/0/1
eth - trunk 10
interface 10G1/0/2
eth - trunk 10
在设备 B 上进行类似配置,保证端口和 VLAN 等参数的一致性。
- 带宽要求:Peer - link 链路的总带宽需≥所有 MLAG 接口带宽之和的 80%。假设所有 MLAG 接口带宽总和为 100Gbps,那么 Peer - link 链路的带宽至少应为 80Gbps。这是为了确保在网络流量突发或部分链路故障时,设备之间的状态同步和必要的流量转发不受影响,维持 MLAG 系统的稳定运行。
- Keepalive 链路:
-
- 作用:Keepalive 链路作为 MLAG 的备份检测链路,用于检测两台设备之间的连通性。当 Peer - link 链路出现故障时,Keepalive 链路可以继续发挥作用,防止设备因无法感知对方状态而出现双活故障(即两台设备都认为自己是活动设备,导致网络环路等问题)。例如,在 Peer - link 链路光纤损坏的情况下,Keepalive 链路能及时告知设备对方的存活状态,确保网络的可靠性。
-
- 线缆类型:可以使用以太网线缆(如超五类、六类网线),适用于短距离连接场景,成本较低且易于部署。在一些对成本敏感且设备间距离较近(一般小于 100 米)的网络中,以太网线缆是常见选择。也可以使用光纤线缆,在距离较远或对信号干扰较为敏感的环境下,光纤的抗干扰能力和长距离传输特性能够更好地保障 Keepalive 链路的稳定。
-
- 端口要求与配置:通常通过管理 VLAN 建立 Keepalive 链路。需要在两台设备上配置相应的 Vlanif 接口并设置 IP 地址,例如在设备 A 上配置:
kotlin
interface Vlanif 4090
ip address 192.168.100.1 30
m - lag keepalive destination 192.168.100.2 source 192.168.100.1
在设备 B 上配置:
kotlin
interface Vlanif 4090
ip address 192.168.100.2 30
m - lag keepalive destination 192.168.100.1 source 192.168.100.2
通过这种方式,两台设备之间可以通过 Keepalive 链路互相发送心跳报文,检测对方状态。
- 心跳参数:心跳间隔默认 1 秒,超时时间 8 秒,这些参数可根据实际网络情况通过m - lag timer keepalive命令进行调整。例如,在网络延迟较大的环境中,可以适当增大心跳间隔和超时时间,以避免因网络波动导致的误判。
在实际部署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 设备兼容性:组建 MLAG 的两台设备类型要保持一致,推荐两台设备型号、版本均保持一致。例如,一端是华为 CloudEngine 6800 系列交换机,另一端也要是 CloudEngine 6800 系列交换机。并且需使用经过华为数据中心交换机认证的光模块或光电转换模块,若使用高速线缆或 AOC 光线缆,必须使用从华为原厂采购的线缆,以确保可靠性。
- STP 配置:组建 MLAG 的两台设备需要配置根桥和桥 ID 或者 V - STP,对外呈现为一台设备进行 STP 协议计算,否则可能存在环路的风险。在基于根桥方式配置 MLAG 时,组成 MLAG 的两台设备的桥 ID 要配置相同,根优先级都配置为最高,保证 MLAG 的两台设备为根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