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孟健。
最近,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一年内开发 30 个应用。
这听起来很疯狂,但在 AI 编程的加持下,这变成了可能。
短短一个月内,我已经完成了第一个商业产品的完整流程:从需求分析到上线运营,从技术选型到商业化验证。

今天,我把这套完整的方法论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
如果你也想在 AI 时代抓住个人开发者的红利,这篇文章就是你的实战指南。
AI 编程:这个时代最大的红利
记得去年的时候,我们还在用 GPT 的对话框辅助编程。
短短一年内,现在 Cursor、ClaudeCode、Kiro、Augment,我们已经离不开 Agent 了。
在我的个人项目中,AI 编程的覆盖率基本上达到了 100%,也就是我基本没有手写过代码了。
这是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看看 Indie Hacker 这个群体的代表人物 Pieter Levels:一个人,一台电脑,走遍了 40 多个国家,月入 50 万刀。

还有 base44,6 个月从 0 到 100 万美元 ARR,最终被收购 8000 万刀。
AI 编程在这个时代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极大降低了开发难度,让我们有了大量试错的可能性。

按照 5%的成功概率来估算,30 个应用里面,应该有 1 个能成。
第一步:需求挖掘与产品设计
从自身痛点出发
我的第一个产品"字流",就是基于我自身痛点做的。
作为技术博主,每次我写好文章,都得发布到各个平台:
-
公众号要调样式
-
知乎要改格式
-
掘金要弄代码高亮
-
知识星球要适配社群格式
单单搞这些事情,就要花费我 1 小时的时间。
市场调研的重要性
我去看了市面上的产品:
-
壹伴:只支持公众号,其他平台还得手动
-
秀米:模板花哨,但不支持多平台
-
Markdown Nice:只能单平台复制,还是得手动
都不够"一步到位"。
产品定位与核心功能
深入思考后,我发现这不只是个工具问题,而是个人 IP 时代的必然需求。
核心逻辑:内容****杠杆 + 渠道杠杆,把公域流量最大化。
一份优质内容,应该在公众号、知乎、掘金、小红书等平台同时发声,利用不同渠道放大成功概率。
这就是 1+N 模式:一份内容,同步分发到 N 个平台。
功能设计的三个核心
智能格式转换

一次编辑,自动适配所有平台。
-
公众号:自动生成美观的 HTML 样式
-
知乎:完美适配知乎 Markdown 格式
-
掘金:代码高亮和技术文章优化
-
知识星球:适合社群分享的格式
不用记住每个平台的格式要求,字流帮你自动搞定。
Chrome 插件一键填充

这是我最得意的功能。
安装字流 Chrome 插件后:
-
自动检测当前平台(公众号/知乎/掘金/知识星球)
-
一键填充标题、内容、作者信息
-
自动应用发布预设(开头、结尾定制等)

另外,对于知识星球还做了一个优化,支持选择多个星球一键发布:

从 30 分钟的发布流程,缩短到 3 分钟。
发布预设管理
每次发布都要设置一遍作者、底部钩子?

字流的发布预设功能让你:
-
保存常用的发布配置
-
不同类型平台使用不同预设
对于公众号,还专门支持了历史文章的语法,直接自动填充进来,不需要一个个选了:

第二步:技术选型与基础设施搭建
数据库选择:出海应用的存储选型
面向国内用户:Turso + R2

-
Turso 基于 SQLite,延迟低,免费额度慷慨
-
本地开发体验好,不用连接远程数据库
-
R2 出站流量完全免费,全球 CDN 加速
面向全球用户:Supabase + R2

-
Supabase 是 Firebase 的开源替代品
-
基于 PostgreSQL,功能强大
-
自带认证、权限管理、实时订阅
-
免费版本:50,000 MAU,500MB 存储,5GB 流量
静态存储:Cloudflare R2 一骑绝尘
-
出站流量完全免费
-
全球 CDN 加速
-
S3 兼容 API,迁移成本低
-
存储成本只有 AWS S3 的一半
域名配置:腾讯云+Cloudflare 组合拳
第一步:腾讯云域名购买

进入腾讯云域名官网,搜索你想要的域名。
选域名的小技巧:
-
避开。ai 域名:虽然做 AI 产品,。ai 域名看起来很酷,但是真的贵
-
.com 和。net 确实贵:但如果预算允许,还是建议选。com
-
性价比之选:。online、.site、.tech,一年最低十块钱
-
避免数字和连字符:用户容易记错,也不利于 SEO
第二步:Cloudflare 注册与域名接入

-
注册 Cloudflare 账号
-
点击"加入域",输入你的域名
-
Cloudflare 会给你两个 DNS 服务器地址
-
回到腾讯云,把 DNS 服务器改成 Cloudflare 的地址
-
等待 10 分钟到半小时生效

第三步:基础配置优化

-
SSL/TLS 设置:选择"Full"模式,确保 HTTPS 访问
-
缓存设置:静态站点设置缓存规则,提升访问速度
-
安全设置:开启基础的 DDoS 防护和防火墙规则
第三步:AI 辅助开发与部署全流程
让 AI 制定部署策略
当 MVP 版本开发完成后,我直接把需求丢给了 AI:
现在这个项目的mvp版本已经开发完了,我需要部署上线.我已经注册好了域名,并且解析到cloudflare上了,我希望把站点部署到vercel上,另外chrome插件也需要发布,还有数据库也需要部署,保证线上是没有问题的,你帮我指导下接下来该怎么做
AI 直接给出了最优策略:第一步先部署数据库。

AI 手把手教我部署数据库
我让 AI 帮我部署数据库,实际上我对 sqlite 完全不熟悉,也不熟悉 turso,完全依靠 AI 来解决。
AI 整体上自己思考,并且用 turso 的 cli 引导我去登录,然后帮我把数据库和表直接建立好了。
最让我惊喜的是,AI 还主动帮我生成了环境变量文件,连手动配置都省了。

Vercel 部署,一气呵成
按照 AI 的提示,一步步地把 vercel、GitHub、环境变量全部搞好了。
遇到报错?还是丢给 AI 解决。AI 帮我把环境变量补充完善,vercel 就成功了。

域名解析,专业指导

AI 指引我去 cloudflare 配置 CNAME 代理,按照指示操作完成后,域名就完美解析到了站点。

Chrome 插件发布策略
Chrome 插件发布对我来说完全是个新领域。
AI 非常贴心,帮我直接把插件打包好了,并且准备好了必要的材料,甚至应用信息、隐私政策之类的全部生成好。

不过,Chrome 商店不支持国内银行卡,审核周期较长。对于 MVP 版本,AI 提供了替代方案:本地安装。
这样,就不用先发布应用商店了,用户可以直接本地安装使用。

第四步:商业化验证 - 兑换码机制
最简单的验证方式
对于 MVP 阶段的产品,有一个超级简单的解决方案:兑换码机制。
用户不用在线付费,直接用兑换码兑换会员就好。
你可以线下收款(微信、支付宝、银行转账都行),然后给用户发兑换码。
这样做的好处:
-
零技术门槛 - 不用对接任何支付 API
-
零手续费 - 微信转账不要钱
-
零审核周期 - 今天想收费,今天就能开始
-
灵活定价 - 想怎么定价就怎么定价
AI 实现兑换订阅逻辑
我用 Claude Code,半小时就搞定了整套兑换订阅逻辑。
第一步:让 AI 设计商业化方案
给我这个系统设计一下商业化,我希望是订阅付费,MVP不要太复杂,不对接支付系统,如果用户需要订阅的话,直接加我微信,通过兑换码的方式来进行订阅.你需要帮我全局评估产品功能,从ROI和用户心理的角度来考虑,设计一下会员权益,并实现兑换码机制
AI 分析了用户画像、定价策略、会员权益设计,还帮我规划了整个商业化路径。
第二步:数据库设计
AI 在用户表里添加会员信息,设计了兑换码的数据库结构。

**第三步:**API 接口和权限设计
AI 设计了一整套兑换码的 API 接口,并且贴心地加上了管理员权限机制。

第四步:全局架构思考
AI 给出了一套会员权限和升级引导的全局架构方案:

-
所有付费功能点都被抽象成了配置
-
升级引导组件完全通用化
-
兑换码逻辑独立封装
第五步:管理后台和用户端
AI 帮我生成了管理员页面,可以生成兑换码。 在用户端加了兑换码入口,用户可以直接输入兑换码兑换。


会员权益设计

免费版(基础需求)
-
支持公众号发布
-
基础 Markdown 编辑器
-
基础样式模板
-
Chrome 插件基础功能
专业版(¥19.9/月)
-
解锁全平台发布(知乎、掘金、知识星球)
-
无限文章存储
-
发布预设管理
-
云端图片存储
定价逻辑:一杯奶茶的价格,节省你每月十几个小时。
第五步:规模化思维与批量开发策略
为什么是 30 个应用?
既然处于 AI 编程的红利期,我决定大量试错。
按照 5%的概率来估算,30 个应用里面,应该有 1 个能成。
四个核心原则
原则一:保持简单,快速验证
-
应用必须在一周之内能够开发完成
-
复杂的应用开发周期长,试错成本高
-
简单的应用更容易聚焦核心功能
原则二:以 Web 为主,避免 APP
-
Web 是我的优势,开发效率高
-
APP 的审核周期决定了无法敏捷迭代
-
对用户来说,安装 APP 的成本也很高
原则三:出海为主,全球化思维
-
国内很卷很难做,域名备案和资质审核要求高
-
国内用户的付费意愿普遍不高
-
海外发达国家有很强的付费意识
原则四:商业化导向,真实需求
-
所有的需求都设计商业化模式
-
通过 SEO、真实用户需求的挖掘验证价值
-
每个应用都要有清晰的盈利模式
成本控制技巧
-
善用免费额度:大部分服务的免费额度都很慷慨
-
监控使用量:设置告警,避免意外超额
-
选择合适的地区:数据库和用户越近越好
-
缓存策略:合理使用 Redis 或 CDN 缓存
实战总结:从想法到上线的完整清单
第一周:需求分析与设计
-
\] 确定自身痛点或市场需求
-
\] 设计核心功能,保持简单
第二周:基础设施搭建
-
\] 购买域名(腾讯云)
-
\] 选择数据库(Turso/Supabase)
第三周:AI 辅助开发
-
\] 让 AI 制定开发计划
-
\] 数据库设计与部署
第四周:部署与商业化
-
\] Vercel 部署配置
-
\] 兑换码系统实现
-
\] 管理后台开发
-
\] 功能测试
-
\] 用户体验优化
写在最后
AI 编程时代,个人开发者的机会前所未有。
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我们不再需要从零开始写每一行代码,而是要学会:
-
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
-
如何设计合理的架构
-
如何快速验证商业价值
-
如何批量化试错
30 个应用,365 天,让我们一起见证 AI 编程能够创造怎样的奇迹。
如果你也想在这个时代抓住机会,不妨从今天开始:
-
找到一个真实的需求
-
用 AI 辅助快速开发 MVP
-
通过兑换码验证付费意愿
-
持续迭代优化
记住:在 AI 时代,执行力比完美的计划更重要。
开始行动吧!
你准备好在 AI 编程时代创造自己的产品了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和计划,我们一起交流学习!
🚀 想要与更多AI爱好者交流,共同成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