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aveFox是由蚂蚁前端团队推出的一个AI前端智能研发平台。它基于蚂蚁自研的百灵多模态大模型构建,能够根据设计图直接生成前端源代码,支持Vue、React等多种前端框架。WeaveFox支持多种应用类型,包括控制台界面和移动应用,小程序等,旨在提高前端开发的效率和便捷性。
快速了解
-
功能:根据设计图直接生成前端源代码,支持多端和多技术栈, 具备细粒度UI理解能力,支持上传设计图、截图甚至手绘草图来生成前端代码。
-
应用:适用于快速原型开发、中后台页面开发、移动端界面开发等场景。
-
提效:
-
设计稿转代码:耗时减少 90% 以上
- 传统手动还原设计稿需数小时至数天, WeaveFox 通过多模态生码技术,几分钟内生成 1:1 还原的生产级代码,尤其适合中后台、H5、小程序等标准界面。
- 支持 Figma/Sketch/截图/手绘草图等多种输入,自动切图上传、布局适配,省去手动标注和像素级调试环节
-
意图生码(Vibe Coding):需求到代码缩短至分钟级
- 30 秒内生成可视化页面及代码,支持实时调整。对比传统开发(查文档+调试需数小时),提效显著
-
多技术栈适配:效率提升 70%
- 同一设计稿可一键生成 React、Vue、Ant Design 等多技术栈代码,无需重复开发
-
-
适用人群:
- 前端开发者(聚焦业务逻辑)、产品/设计师(快速验证原型)、创业团队(低成本试错)
-
行业数据对比评测:
-
不适用场景:
WeaveFox AI的主要功能

WeaveFox AI 核心逻辑

具体使用
方式一: 直接截图生成(强烈推荐)
验证意图生码功能,主要测试通过截图来生成 ui 的效果
原型图:

使用 weaveFox
直接将截图贴在输入框中,点击生成

weaveFox 支持拆分组件,避免在一个文件夹中生成大量代码

选择你的想要的选项后点击立即生成

最后生成的文件夹结构,你甚至可以直接使用

我们查看预览图,几乎做到了 1:1 复刻

中间两部分没必要生成,可以直接复用拆分的组件, 他们样式结构都一样
方式二: 使用 Figma 插件
Weavefox 目前不支持直接识别或编辑 Figma 中的位图。但是可以生成在 figma 中根据页面图生成组件代码
进入 Figma 后添加上插件

使用插件

你可以选择分割成组件生成组件, 选择你需要生成内容为组件

生成后你的页面代码以及 dom 结构全都清晰可见

方式三: 使用浏览器插件
在谷歌应用商店中添加扩展

添加后, 你可以在浏览器中的任何地方唤起 weavefox, 我们以 github 官网作为例子生成内容
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技术栈

最终效果

方式四: 直接输入一个网址,直接生成整个网页的 ui 实现, 但是这种方式生成的内容与原型图相差较大, 但是代码结构可以作为参考
我们以 github 官网界面为例
官网原型图

使用 weaveFox 生成界面内容

最后生成的内容

生成内容的导出
weaveFox 提供多种导出方式
- 下载代码

将下载好的代码放入项目中,我在本地起了一个服务, 直接可以运行, 后期开发人员只需要调试以及专注于业务逻辑,对于界面 UI 的开发, 几乎可以节约 90 % 左右的时间, 如果是产品经理或者设计人员,可以做到 0 门槛验证自己的设计

- 创建代码合并
这个非开发人员可以不用关心, 他可以根据你的设计图生成代码, 并将代码放在远程仓库中



- 使用命令行
这个目前看应该是有问题的(已经提了反馈), 在资产界面没有看到对应的命令,但是按照文档来看配置也非常简单, 可以试着配一下
ini
# 请全局安装
npm install -g weavefox --registry=https://registry.npmmirror.com
# 命令行登录
weavefox login
确认授权


根据官方文档描述, 我们生成的资产会有一个命令行, 但是我看官网上目前没有(weavefox ai 发布不久,估计在内测中, 已经提交反馈)

如果这个功能有了, 推荐开发人员首选这种方式获取代码
www.bilibili.com/video/BV1cT...
weaveFox的其他扩展
总结:
WeaveFox代表了"图生码"工具的一个新高度。它不仅仅是提高效率,更像是在重新定义前端开发的工作方式。
对于开发者来说,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业务逻辑而不是样式调试上。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它让需求验证变得更快;
对于设计师来说,设计稿可以更快变成可交互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