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尽量不要成为这样的“人才”

昨天面试了一位测试人员,一面面试官总体的评价是:这个人看他侃侃而谈的,有点把握不准,你看看。

这位测试应聘者来自大厂,总共9年的工作经验,在上一家公司干了8年,一直从事测试工作,在不同的部门和业务线都做过。

自我介绍之后,问了一下在职状态以及离职原因。说离职原因时,话说得很委婉,就是因为业务线调整,自己对公司来说成本太高,就没有续约了。

换句话说,应该是被裁员了。因为正常来说,一家公司干8年,应该是无固定劳动合同了,不存在续签的问题。在后续聊天中,他问,最近听说有很多大厂都在裁员(寻找同类,以获得自我心理的安慰),你们招聘的人是不是遇到很多,这也做了侧面印证。

再说这位面试者的能力吧。如果是在大厂,他可能真的属于"人才",或者说是"专才"吧,对于功能测试来说逻辑严谨,思路清晰,测试用例思考全面。刚开始聊时,还真有点眼前一亮的感觉。

但随着面试的继续,问题便出现了。他在一家公司,干了8年,所从事的所有工作都是功能测试,也就说属于页面上"点点点"的测试。没有任何API接口测试和压力测试的经验。基本的网络协议什么的完全不懂,看履历还是计算机专业出来的,应该是全忘了。

看到这样的"专才"真是感到有一些可惜。他计算机专业毕业,在一家大厂干了8年,经历了大大小小的项目,因为薪资过高被裁,然后新找工作还在期待着高薪......其实这些都还好,最主要的是大厂将他成功的培养成了一个螺丝钉。

当时聊到接口测试,问他为什么没有相关经验,他说,这些有专门的团队在做,他接触不到。问他的未来职业规划,反而说是想学一些接口测试和压力测试。职业规划有可能是现想的,但问题是之前那9年时间为什么不学呢?

这位面试者是我们职场发展的一个典型反面案例,未来他有可能会在大厂再找到一份工作,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大概率不会选择一个能力单一,价格又超高的"精专"人才的。

这个反面案例既有大厂将员工当螺丝钉培养的制度问题(为了效率和可替代性),也有躬身入局的"牛马们"只顾吃草,不抬头看看草原是否已经枯竭,猛兽是否已经接近,是否应该培养其他进食途径或寻找更辽阔的草原的自我规划问题。虽然话不好听,但这就是最残酷的现实。

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有没有破局点?唯一的破局就是未雨绸缪,持续学习。但当拿着高薪,工作安稳,生活多彩,深陷舒适圈之时,又有多少人能够坚持学习,能够坚持自我提升,能够努力向往看一看,能够不囿于现状呢?

案例,道理,方法,其实我们都知道,缺少的只是行动,持之以恒的行动,哪怕是每天只进步一点点。

相关推荐
mapbar_front2 小时前
面试问题—上家公司的离职原因
前端·面试
倔强青铜三4 小时前
苦练Python第69天:subprocess模块从入门到上瘾,手把手教你驯服系统命令!
人工智能·python·面试
倔强青铜三4 小时前
苦练 Python 第 68 天:并发狂飙!concurrent 模块让你 CPU 原地起飞
人工智能·python·面试
被制作时长两年半的个人练习生7 小时前
近期的笔试和面试的复盘
算法·面试·职场和发展·算子
爱吃KFC的大肥羊8 小时前
第二次面试:C++qt开发实习生
面试·职场和发展
GL-Yang8 小时前
2025年-集合类面试题
java·面试
黄昏恋慕黎明8 小时前
JVM虚拟机(面试重)
jvm·面试·职场和发展
-睡到自然醒~8 小时前
[go 面试] 并发与数据一致性:事务的保障
数据库·面试·golang
Dolphin_海豚8 小时前
@vue/reactivity
前端·vue.js·面试
怪兽20149 小时前
请谈谈什么是同步屏障?
android·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