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自于:zha-ge.cn/java/69
Java 自适应自旋锁机制详解:原理、优缺点与应用场景
说起 Java 的锁,大家是不是脑海里就浮现出 synchronized、ReentrantLock 那点"祖传招数"?嘿,其实 JVM 对锁可是"见招拆招",招数多得你都分不清谁是亲儿子谁是干儿子。今儿咱来聊聊自适应自旋锁------这个听起来有点科幻、实则相当有用的小家伙。
起因:谁偷了我的效率?
前两天,项目里突发了一次 CPU 飙高"小地震",同事们疯狂查 GC,我却本能地往线程堆栈一看,果不其然,锁竞争一片狼藉。啥情况?原来就是 synchronized 坏了好事。
你肯定吐槽:"锁抢不到不就等着吗,这不是古早戏码?"别急,JVM 可不是傻子。你等着就是浪费,何不让线程先自个儿"转两圈",说不定锁很快就到手了。于是------自旋锁 上线!
自旋锁和自适应自旋锁:区别在于"会不会看脸色"
自旋锁,说白了,就是被阻塞的线程先不睡,CPU 上原地打转(忙等),"等你放锁我立刻扑过来,绝不错过旗舰抢购"。但死转也不是事儿,真让线程一直 spin 就太浪费了。
JVM 后来又玩出了花样:Adaptive Spin Lock------自适应自旋锁。
自适应的意思? 线程每次自旋尝试不会一味硬扛,会根据历史情况动态调整自旋时长。
- 上次这把锁自旋几下拿到了?多转转。
- 上次自旋到头还没拿到?别浪费时间,直接阻塞吧。
简直像极了生活里的"碰瓷专家":一次说不定能成,但多半自知趣,见机行事。
关键代码一览
JVM 层的 spin lock 细节一般碰不到,但 synchronized 在 HotSpot 里的加锁流程大致可被抽象如下:
java
// 进入 synchronized 块时尝试自旋
for (int spins = 0; spins < maxSpins; spins++) {
if (尝试获取锁()) {
break; // 成功拿到,走你!
}
// 自旋一小会儿,再试
}
// 如果还是失败,那就乖乖 park 当前线程
自适应的奥义就在于 maxSpins 不是死板的,比如 HotSpot 里会这样调整:
- 上次线程自旋后直接成功了? maxSpins++
- 上次自旋没成功反而进了阻塞?maxSpins--
而且有个"保底":线程在 SMP(多核)机器上,自旋才有意义(单核干转没有用)。
踩坑瞬间
你以为自适应自旋锁就是"打怪利器",实战里没踩坑?太天真!
- 高并发下锁竞争激烈: 线程全在自旋,CPU 全部被榨干,和没抢到锁没啥两样,服务器直接升天。
- 单核环境纯属瞎忙活: 线程怎么转都抢不到,还不是轮到就得切换。
- 大锁、小任务死循环: 有时候锁保护的代码块本身很重,自旋等半年还抢不到,全员浪费时间。
- 调优没头绪: JVM 参数啥都不调,默认自旋策略可能压根不适合你的场景。
经验启示
踩坑多了,总结就成了信仰,甩给你几个"看家口诀":
- 用在合适场景:
- 低延迟、锁持有时间极短的地方,自旋大概率能赢。
- 锁刚好保护的就是一丢丢 critical section,配多核服务器,用它杠杠的。
- 别盲信自动:
- 类似
-XX:UseSpinWait
、-XX:PreBlockSpin
这种 JVM 参数不是装饰,合理搭配有奇效。
- 类似
- 观察为本:
- 用 jstack,top 盯着,锁竞争激烈就要警惕自旋锁引起的"假死"。
- 世界上没有银弹:
- 并发魔法永远只适合对的那一刻,别贪手快,调查和验证才王道。
最后一句,多核的世界"机会只留给聪明的线程",盲目自旋就容易被奴役。写锁相关代码,多点警觉,少点幻想,才是老铁的正确姿势。
收个尾,去杯咖啡,继续 debug------愿你永远不会被锁困住!
相关唠嗑或问题欢迎留言啊,大家一起踩坑一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