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的第一个月,对我来说就像坐了一趟过山车,既充满迷茫,又伴随着快速成长。说实话,刚来公司之前,我对自己还挺有底的:毕竟以前既做过单纯的切图仔,也参与过 VSCode
插件和 Chrome
插件这种基建型项目;组件库使用得也算顺手;还能与海外团队及时对齐;遇到不懂的地方,还能请 AI 当"外援"。当时,我天真地以为:前端工作能有多难?
然而,一踏进公司,我才发现,真正的挑战并非技术本身,而是如何融入一个高效运转的团队------面对严苛的项目规范、复杂的微前端架构,以及无数次必不可少的沟通与协作。
底气 vs 挑战:技术自信能撑多久?
入职之前,我对前端其实很有底气:
- 实习经历里做过实打实的
VSCode
和Chrome
插件,感觉手活不错 - 熟悉各类组件库的使用,自信能快速上手业务开发
- 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借助
AI
快速分析解决方案
所以当时我想:入职后应该不会遇到太大技术难题。
现实很快给了我一记闷棍:
- 项目架构和代码复杂度远超个人项目,"能跑"远远不够;
- 微前端
qiankun
的子应用隔离与通信机制像一团迷雾,以及各种远程模块相互调用,需要时间理清; Sass + BEM
的 CSS 规范一开始觉得繁琐,但其实是多人协作的生命线;- 团队协作流程、严格的 Code Review、代码规范,都和我以前的经验完全不同。
很快我意识到:技术能力只是入场券,真正的挑战是 如何在团队里高效协作并融入规范体系。
"能跑"≠"合格":韵律之下
第一次参加 Code Review
,我本以为自己写得不错,结果被指出了很多问题。更尴尬的是,这些问题并不全是我写的:
- 我盲目复制粘贴了项目里之前的实现,以为"别人写过就没问题";
- 有些是自己写的,但缺乏团队经验,不懂已有规范和最佳实践。
当时我陷入了误区:
"别人写的就是对的,我写的只要能跑就行。"
那次评审让我意识到:代码就像一首交响曲,每一行都有自己的节拍。能跑只是表面,盲目复制只会打乱整体的韵律。Code Review 并非挑错,而是帮助新人找到融入团队节奏的方法,让代码更健壮、更可维护。
我开始明白,新人不仅要写出能跑的代码,更要学会感受团队的节奏:带着疑问去请教、理解已有的设计和最佳实践,才能在这看不见的韵律下,顺着节拍前行。
尝试 vs 求助:携手破迷雾
最近,我遇到一个印象深刻的 bug。起初,我尝试解决花了 1 天 ,但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剩下的 4 天,我主要在跨部门沟通和联动:
- 联系其他同事,寻求 框架大佬 对架构层面的支持;
- 部门大佬帮我分析
qiankun
和组件库
相关逻辑,并提出修改方案; - 最终由框架大佬写出了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的解决方案。
这段经历让我收获颇丰:
- 低耦合、高内聚的重要性 ------框架大佬的方案通过合理封装,让逻辑清晰可维护;
- 封装思维 ------工作中的代码不能只求能跑,更要考虑长期维护;
- 沟通与推动能力 ------很多问题不是单靠技术一改就完事,需要跨团队协作。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在团队中推动问题解决的能力,比单纯靠技术独立解决更重要。
在迷宫中寻找灯塔:探索与沉淀
公司内部有组件库文档、微前端文档,但对于新人来说,上手仍然像走迷宫:
- 知识点分散,缺少整体脉络
- 内容不够全面,有些边缘场景几乎找不到
- 查找困难,遇到问题时往往需要翻多个文档甚至读源码
慢慢我学会了:
- 自己动手踩坑,通过实践理解框架的行为和逻辑;
- 主动请教同事,遇到文档覆盖不到的情况,及时求助;
- 整理零散知识,形成自己的笔记,方便后续查找。
心的博弈:焦虑、内耗与自我和解
入职第一个月,我常常陷入心理拉扯:
- 遇到 bug 或问题时,会想:"是不是我不够好?"
- 理性又提醒自己:"问题不完全在我身上,只是我对内部框架还不熟悉,有些行为无法控制。"
- 有时在群里问问题,如果大家也没遇到,我会纠结:"是真的没人遇到,还是我没理解?"
慢慢我明白:焦虑和怀疑是新人常见状态,关键是 客观看待问题,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和学习上。
渐入佳境:找到自己的定位
回顾入职 30 天,我的成长不仅是技术提升,更是心态和协作能力的成长:
- 从害怕提问到敢于主动寻求帮助;
- 从只关注"怎么写"到理解"为什么这样设计";
- 从独自摸索到能在团队中推动问题、协作解决;
- 学会在复杂框架和分散文档下梳理知识;
- 认识到低耦合、高内聚和代码封装的重要性。
面对新问题,我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解决流程:
我从手足无措中慢慢找到自己的定位,也意识到:技术只是基础,沟通、协作和成熟心态才决定你能走多远。
写在最后:第一颗扣子
以下是我这些天所经历的事,我整理成图的形式,方便大家阅读。
新人入职的第一个月,可能会迷茫、焦虑甚至内耗,但这些都是成长的必经阶段。回头看,我的第一次 Code Review好比是 第一颗扣子 。它让我意识到,规范、沟通与协作,比单纯写出能运行的代码更重要。
总书记也曾强调,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后续就会层层错位。职场同样如此。但我也慢慢明白:扣子或许起初并未严丝合缝,但正是这些细微的错位,提醒我们在途中停下脚步、重新整理。第一粒扣子从不需要一开始就完美,它的偏差本就是成长的一部分。唯有在不断的发现与修正中,我们才学会与自己和解,也才会在曲折中,看见真正的方向
所以我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同样处于新人阶段的你一些启示:
- 技术能力不是唯一衡量标准;
- 不要盲目复制粘贴,要理解代码背后的设计;
- 勇于提问,学会跨团队沟通;
- 记录自己的经验,把零散知识系统化;
- 焦虑和怀疑是正常的,但要学会客观看待问题,把注意力放在成长上。
这第一个月的"扣子",或许有些歪,但也因此让我在迷茫和挑战中逐渐找到了方向。未来的路还很长,但至少,我已经学会了如何调整姿态,继续把后面的扣子扣好。
愿你也能在前端职场,从手足无措,逐步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开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