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话讲 React 原理:Scheduler 任务调度器

前言

这篇文章是我自己理解 React Scheduler 的思路整理,再用 AI 做了润色。全文尽量用大白话讲清楚 Scheduler 是啥,但肯定有不严谨甚至错误的地方,欢迎指正!

最小堆

什么是最小堆

要了解 Scheduler 之前肯定要先知道什么是最小堆。

具体点说:

  • 最小堆通常用完全二叉树来表示(你可以理解成一层一层从左到右排满的树)。
  • 堆顶(也就是最上面那个数)一定是所有数里最小的。
  • 但它不是完全排好序的!比如第二小的数不一定在第二层左边,它可能在右边,也可能在更深的地方。只要满足"爸爸 ≤ 孩子"这个规则就行。

举个例子:

markdown 复制代码
        1
      /   \
     2     3
    / \
   5   4

这个就是一个最小堆:

  • 1 是最小的,在最顶上;
  • 1 的两个孩子是 2 和 3,都 ≥ 1;
  • 2 的两个孩子是 5 和 4,也都 ≥ 2;
  • 所有"爸爸"都不比"孩子"大,符合规则!

那最小堆有啥用呢?

  • 快速拿到最小值:永远在堆顶,O(1) 时间就能拿到。
  • 动态维护最小值:比如你不断加新数字,或者删掉最小的,堆都能快速调整(O(log n) 时间)。
  • 常用于优先队列堆排序Dijkstra 算法等。

最小堆的数据维护

最小堆可以通过父子节点的索引计算公式,把整棵完全二叉树"扁平化"地存储在一个数组里,而不需要使用指针或树形结构。

🌰 举个例子

假设我们有最小堆(树形):

markdown 复制代码
        1
      /   \
     2     3
    / \
   5   4

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一层层读下来,放进数组就是:

js 复制代码
const heap = [1, 2, 3, 5, 4];

假设数组从 索引 0 开始(JavaScript 就是这样),那么:

某个节点在数组中的位置是 i

  • 它的 左孩子 就在 2 * i + 1
  • 它的 右孩子 就在 2 * i + 2
  • 它的 爸爸(父节点) 就在 Math.floor((i - 1) / 2)

现在我们来验证一下"父子关系"对不对:

  • heap[0] = 1(根)

    • 左孩子:2*0+1 = 1heap[1] = 2
    • 右孩子:2*0+2 = 2heap[2] = 3
  • heap[1] = 2

    • 左孩子:2*1+1 = 3heap[3] = 5
    • 右孩子:2*1+2 = 4heap[4] = 4
  • heap[3] = 5(叶子节点)

    • 左孩子索引是 2*3+1 = 7,但数组长度才 5,说明它没孩子了 ✅

再看爸爸是谁:

  • heap[4] = 4,它的爸爸索引是 Math.floor((4-1)/2) = Math.floor(3/2) = 1heap[1] = 2

完美对应!


❓为啥能这么干?

因为最小堆必须是"完全二叉树"------意思就是:

  • 除了最后一层,上面都填满;
  • 最后一层也必须从左往右紧挨着放,不能跳着空位。

这种"严丝合缝"的结构,正好可以按顺序塞进数组,不会浪费位置,也不会搞混谁是谁的孩子。


🛠 实际好处

  • 不用写复杂的树节点(比如 left/right 指针)
  • 内存连续,访问快
  • 插入/删除时,只要用索引算父子,往上"冒泡"或往下"下沉"调整就行

比如你往堆里加个新数,就先塞到数组末尾,然后不断跟"爸爸"比,如果比爸爸小,就交换,直到满足"爸爸 ≤ 孩子"------这个过程叫 上浮(heapify up)

删最小值(堆顶)时,把最后一个数挪到顶部,然后不断跟两个孩子中更小的那个比,如果比孩子大,就交换------这叫 下沉(heapify down)

全程只用数组和索引计算,超高效!

时间切片

为什么需要时间切片?(核心思想)

JavaScript 是单线程的,意味着在主线程上,一次只能做一件事。如果一个任务(比如一个复杂的计算、渲染一个上万条数据的列表)执行时间过长(比如超过 50ms),它就会"霸占"主线程。

后果:

  • 页面卡顿: 浏览器无法及时响应用户的点击、输入等交互。

  • 渲染延迟: 页面的动画、滚动等视觉效果会掉帧,看起来不流畅。

  • 阻塞其他任务: 其他重要的任务(如用户输入事件、定时器)只能排队等待,导致整体体验下降。

时间切片的解决方案:

时间切片的核心思想是 "合作式调度" 。我们主动将一个大的、可能阻塞主线程的 Task ,拆分成许多个小的 Work 。然后,我们设定一个时间预算(即"时间片") ,在每个时间片内执行一个或多个 Work。一旦时间片用完,即使任务还没完成,我们也主动中断 ,把主线程的控制权交还给浏览器,让它去处理更高优先级的工作(如渲染、用户交互)。等浏览器空闲下来,我们再从中断的地方继续执行

一句话总结:把大任务拆小,分批执行,超时就停,保证主线程随时可响应。

三个核心概念详解

1. Task (任务)

  • 定义: 一个完整的、待调度的工作单元。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代表了一项需要完成的工作。

  • 角色: 它是被调度的对象。调度器(Scheduler)管理着一个任务队列,决定哪个 Task 应该在何时被执行。

  • 核心属性:

  • id: 任务的唯一标识。
  • callback: 任务具体要执行的函数(见下文)。
  • priority: 任务的优先级(如:立即执行、高、中、低、空闲时执行)。
  • expirationTime: 任务的过期时间,如果超过这个时间还没执行,可能会被提升优先级。
  • startTime: 任务的开始时间。
  • 关键特性:可中断与可恢复。 这是时间切片能够实现的基础。Task 的执行状态可以被保存,并在下次被调度时恢复。
  • 比喻: 一份完整的 "工作订单"。比如"渲染一个包含1000个商品的列表"就是一份大订单。

2. Callback (回调函数)

  • 定义: Task 中具体要执行的逻辑代码,通常是一个函数。

  • 角色: 它是任务的 "灵魂"和"内容"。没有 Callback,Task 就只是一个空壳,不知道要做什么。

  • 执行方式: Callback 函数在被调用时,通常会接收一个 didTimeout 参数和一个 deadline 对象,让函数内部可以判断自己是否还有时间继续执行。

  • 比喻: "订单上的具体施工步骤"。比如,对于渲染列表的订单,Callback 里面就写着:"1. 计算每个商品的位置;2. 创建对应的 DOM 节点;3. 插入到页面中......"

3. Work (工作单元)

  • 定义: 从 Task 的 Callback 中拆分出的、一小段实际被执行的代码片段。

  • 角色: 它是调度器实际执行的最小单位。我们不是一次性执行完整个 Callback,而是在一个时间片内,执行 Callback 中的一小部分,这一小部分就是一个 Work。

  • 实现: 通常通过 while 循环结合 deadline.timeRemaining() 来实现。循环体里的每一次迭代,都可以看作是一个 Work。

  • 比喻: "施工步骤中的一个具体动作"。比如"创建一个 DOM 节点"这个动作,就是一个 Work。

关键区别:Work vs. 时间片

这是最容易混淆的地方,必须彻底分清!

概念 本质 作用 比喻
时间片 一段时间预算(例如 5ms) 限制任务的执行时长,防止其无限运行。 "老板规定,你处理这个订单最多只能用5分钟"
Work 一小段代码 任务的具体执行内容,在时间片内被运行。 "在这5分钟内,你拧了3颗螺丝","拧一颗螺丝"这个动作就是一个 Work。

它们的关系:

调度器在一个 时间片 (5ms) 内,会尽力去执行一个或多个 Work (拧螺丝)。如果时间片用完了,即使当前的 Work (拧螺丝) 刚进行到一半,也要强制中断,把"扳手"放下,等待下一个时间片再继续。

工作流程比喻(餐厅后厨)

  • 主线程: 厨师(一次只能专心做一件事)。
  • 调度器: 后厨经理(负责分配任务和监督)。
  • 大订单: 一个100人的宴会订单。
  • Callback: 宴会菜单上的菜谱(比如"宫保鸡丁"的详细做法)。
  • Work: 菜谱中的一个步骤(比如"切丁"、"腌制"、"下锅爆炒")。
  • 时间片: 经理规定,每5分钟必须停下来看一下门口有没有新客人点单

流程:

  1. 经理拿到宴会订单,把它拆成100个"炒一份宫保鸡丁"的小任务。
  2. 经理对厨师说:"开始做第1份宫保鸡丁,记住,每5分钟停一下!"
  3. 厨师开始执行菜谱:切丁、腌制...(这些都是 Work)。
  4. 5分钟后,经理的闹钟响了(时间片到),他立刻打断厨师:"停!先去处理门口新客人的点单(高优先级任务,如用户点击)!"
  5. 厨师放下手中的锅铲,去给新客人点单、上菜。
  6. 处理完高优先级任务后,经理对厨师说:"好了,回来继续做刚才那份宫保鸡丁吧。"
  7. 厨师从中断的地方(比如刚要下锅爆炒)继续执行。
  8. 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到宴会订单完成。餐厅既没耽误大生意,也没怠慢新客人,运转流畅。

核心要点总结

时间切片是一种 "以退为进" 的调度策略。它通过主动让出控制权 ,换取了主线程的高响应性 。其本质不是让任务执行得更快,而是让长任务的执行过程对用户无感知,从而打造出流畅、不卡顿的用户体验。它是现代前端框架(如 React)实现复杂 UI 更新而不阻塞交互的关键技术之一。

最小堆和时间切片的结合

将时间切片与最小堆结合,是为了解决一个更高级的问题:当有大量任务需要调度时,如何高效、公平地选择下一个要执行的任务?

简单来说:

  • 时间切片 解决了 "如何执行一个任务而不阻塞主线程" 的问题。
  • 最小堆 解决了 "在众多任务中,应该优先选择哪一个来执行" 的问题。

下面我们详细拆解它们是如何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的。

一、核心问题:为什么需要最小堆?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任务列表,里面有成千上万个任务。每个任务都有一个"优先级"或者"过期时间"。

  • 任务A: 优先级极高(比如用户点击触发的),但执行时间很短。
  • 任务B: 优先级低(比如后台数据分析),但执行时间很长。
  • 任务C: 优先级中等,但马上就要过期了。

如果你的任务调度器只是一个简单的数组,每次要找下一个任务时,你都需要遍历整个数组,找到优先级最高或最紧急的那个。当任务数量巨大时,这个查找过程本身就会消耗性能,甚至可能造成卡顿。

最小堆就是解决这个"查找"问题的利器。 它是一种特殊的优先级队列,可以让你在 O(1) 的时间内(极快)获取到所有任务中"最小"的那个元素(在我们的场景里,就是优先级最高或最早过期的任务),而插入和删除操作也只需要 O(log n) 的时间,非常高效。

二、概念升级:如何将三个核心概念映射到最小堆

  • Task :一个独立的任务,有很多属性。 一个带有"排序键"的独立任务。 这个排序键就是用来在最小堆中比较的依据。最常见的排序键是:

    1. priority (数字越小,优先级越高)

    2. expiryTime (时间戳越小,越早过期,越紧急)

  • Callback :任务里面具体做什么事情。 保持不变。 它是 Task 的一个属性,定义了任务的具体逻辑。

  • Work :一段 x 毫秒的时间片。 保持不变。 它是执行 Callback 的基本时间单位。

  • 最小堆一个"智能任务队列"或"调度器"。 它专门用来存放所有的 Task,并自动根据它们的"排序键"进行排序,确保我们总能最快地拿到最紧急的任务。

三、结合后的完整工作流程

让我们用一个完整的例子来走一遍流程:

场景: 我们有一个调度器,它内部使用一个最小堆来管理任务。

第1步:任务创建与入队

  1. 一个用户点击事件产生了一个高优先级任务 Task_A,它的 priority1
  2. 一个后台数据同步任务 Task_B 被创建,它的 priority10
  3. 一个需要在 timestamp 1000 之前完成的定时任务 Task_C 被创建,它的 expiryTime1000

我们将这些任务插入到最小堆中。最小堆会自动根据它们的排序键(这里我们假设用 priority)进行排列。堆顶永远是 priority 最小的任务。

less 复制代码
最小堆内部状态 (以priority为键):
      (Task_A, p:1)
     /           \
(Task_C, p:5)   (Task_B, p:10)

(注意:Task_C的priority我假设为5,用于示例)

第2步:调度器启动

调度器的主循环开始(通常使用 requestIdleCallbackMessageChannel 来实现)。

第3步:获取下一个任务

  1. 调度器问最小堆:"给我下一个最紧急的任务。"
  2. 最小堆不需要遍历,直接返回堆顶元素:Task_A。这个操作是 O(1),极快。
  3. 调度器将 Task_A 从堆中"取出"(pop),这个操作是 O(log n)

第4步:执行时间切片

  1. 调度器开始执行 Task_ACallback
  2. 它启动一个计时器,时间片为 5ms
  3. Task_ACallback 开始执行。假设它是一个复杂的计算,需要 20ms 才能完成。

第5步:时间片用尽,让出控制权

  1. 5ms 后,计时器响起。调度器强制中断 Task_A 的执行。
  2. 此时,Task_A 还没完成。调度器需要决定如何处理它。
  3. 关键决策 :由于 Task_A 还没完成,我们需要把它重新放回最小堆 ,以便后续继续执行。它的 priority 通常保持不变。

第6步:循环继续

  1. Task_A 被重新插入堆中。堆再次自动调整,Task_A 因为 priority 最低,很可能又回到了堆顶。
  2. 调度器回到第3步,再次从堆顶获取任务。它又拿到了 Task_A
  3. 调度器继续执行 Task_ACallback 5ms...
  4. 这个过程重复4次后,Task_A 终于执行完毕。

第7步:任务完成

当一个任务的 Callback 在一个时间片内执行完毕,调度器就不会把它再放回堆中。它被彻底丢弃。

如果在执行过程中来了新任务怎么办?

假设在第4步执行 Task_A 的第一个时间片时,一个 priority0 的紧急任务 Task_D 进来了。它会被立即插入堆中,并成为新的堆顶。当 Task_A 的时间片用尽并被重新插入堆后,调度器下一次获取的将是 Task_D,而不是 Task_A。这就保证了高优先级任务总能被优先处理。

总结

所以,当你看到 React 的 Scheduler(调度器)源码时,你会发现它内部就实现了一个最小堆,用来管理各种不同优先级的更新任务(比如用户输入、数据请求、动画等),然后通过时间切片的机制,在浏览器空闲时去执行这些任务。这正是 React 18 并发特性的基石。

如何调度

一、什么是原生的 requestIdleCallback (rIC)?

这是浏览器提供的一个 API,它的初衷非常好:

"开发者,你给我一个回调函数。我(浏览器)会在主线程空闲的时候,也就是处理完渲染、用户输入等高优先级任务后,调用你的函数。这样你就可以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下,做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事情。"

它还提供了一个 deadline 对象,告诉你还剩多少空闲时间 (timeRemaining()),这简直就是为时间切片量身定做的!

理想很丰满: React 最初也想直接用它来调度低优先级的更新。

二、为什么 React 不直接用原生的 requestIdleCallback

现实很骨感,原生的 rIC 存在几个致命缺陷,导致它无法支撑 React 的并发模式:

  1. 触发频率太低,甚至不触发

    1. 如果浏览器一直很忙(比如有复杂的动画、大量计算),rIC 的回调可能永远不会被执行。这意味着 React 的更新可能会被无限期推迟,导致界面看起来"卡死了"。
    2. React 需要一个更可靠的机制,确保任务最终一定会被执行,而不是"有空再说"。
  2. 执行时机不可控

    1. rIC 通常在一帧的末尾被调用。但 React 的并发调度需要更精细的控制,比如在一帧的中间就插入一个高优先级任务,或者在一个空闲周期内执行多个小任务。rIC 的粒度太粗了。
  3. 兼容性问题

    1. Safari 对 rIC 的实现有 Bug,并且触发频率极低,基本不可用。React 必须保证在所有主流浏览器上表现一致。
  4. 缺乏优先级控制

    1. rIC 只是一个"有空就做"的机制,它本身没有优先级概念。而 React 的调度器需要处理非常复杂的优先级(比如用户输入 > 动画 > 数据获取 > 页面懒加载),rIC 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三、React 的解决方案:自定义调度器

由于原生的 rIC 靠不住,React 团队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我们自己造一个!

这个自定义的调度器(在 scheduler 包中)就是时间切片和最小堆的完美结合体,它解决了 rIC 的所有问题。

它是如何工作的?

  1. 触发机制:不用 rIC,改用 MessageChannel

    1. React 使用 MessageChannelpostMessage API 来调度任务。这两个 API 会将一个任务作为宏任务 推送到任务队列的末尾。
    2. 这就模拟了一个"空闲"状态:当前同步代码执行完毕,浏览器处理完微任务和渲染后,就会来执行这个宏任务。这比 rIC 可靠得多,因为它保证会在下一个事件循环中被触发
  2. 时间切片的实现

    1. MessageChannel 的回调被触发时,React 的调度器就开始工作。
    2. 它从最小堆中取出优先级最高的任务。
    3. 开始执行这个任务的 Callback(也就是 Work)。
    4. 在执行过程中,它会不断检查时间,看是否超过了预设的时间片(比如 5ms)。
    5. 如果时间片用完,它就主动中断 ,然后再次通过 MessageChannel 把自己(剩下的工作)安排到下一个宏任务中,从而让出主线程。
  3. 最小堆的作用

    1. 在每次 MessageChannel 回调被触发,准备开始工作时,调度器都会去最小堆里查找当前应该执行哪个任务。这保证了高优先级的任务总是被优先处理。

场景举例

场景设置

这个页面包含:

  1. 一个侧边栏,上面有多个筛选器(如日期范围、用户类型等)。
  2. 主内容区 ,显示了三个复杂的图表:一个柱状图 、一个折线图 和一个饼图。每个图表的数据都需要经过大量计算才能渲染出来。

用户操作

用户在侧边栏点击了"显示上个月数据"的按钮。

React 内部发生了什么?

当用户点击按钮,React 需要更新整个页面。我们来看看 React 的调度器(那个"自制的 requestIdleCallback")是如何工作的。

第一步:任务的创建与排序 (最小堆登场)

点击按钮触发了状态更新,React 知道需要重新渲染。但它不会一股脑地把所有事情都做了。它会创建一系列的 Task,并根据优先级将它们放入一个最小堆中。

  • 高优先级任务 (优先级数值小,在堆顶):

    • Task A: 更新按钮的视觉状态(比如显示一个加载中的小图标),给用户即时反馈。
    • Task B: 更新图表上方的标题,从"本月数据"变为"上月数据"。
  • 普通优先级任务 (优先级数值大,在堆底):

    • Task C: 重新计算并渲染柱状图
    • Task D: 重新计算并渲染折线图
    • Task E: 重新计算并渲染饼图

最小堆的作用 :React 调度器从堆里取任务时,总能以最快的速度(O(log n))拿到优先级最高的那个。所以它会先执行 Task A,然后是 Task B,之后才会轮到 C, D, E。这保证了用户能立刻看到页面的关键部分发生了变化。

第二步:任务的执行与中断 (时间切片登场)

现在,React 开始执行任务。Task ATask B 很小,瞬间就完成了。

接下来,轮到了 Task C(重新计算并渲染柱状图)。这是一个大任务,可能需要 100 毫秒才能完成。如果直接执行,页面会卡死 100 毫秒!

这时,时间切片机制启动了:

  1. React 调度器不会一次性执行完 Task C。它会把这个大任务拆分成很多个小 Work(比如,计算第一行数据是一个 Work,计算第二行数据是另一个 Work)。
  2. 调度器开始执行第一个 Work,同时启动一个 5 毫秒的计时器(这就是时间片)。
  3. 5 毫秒后,计时器响起!调度器立即中断 当前 Work 的执行,即使 Task C 还没完成。
  4. 它把控制权交还给浏览器。浏览器现在可以去处理其他事情了,比如响应鼠标移动、播放 CSS 动画等。页面依然流畅。
  5. 在下一帧的空闲时间,React 的调度器(通过 MessageChannel)会再次被唤醒。
  6. 它回到最小堆 ,发现最高优先级的任务仍然是未完成的 Task C
  7. 于是,它从上次中断的地方继续执行 Task C 的下一个 Work,同样只执行 5 毫秒。
  8. 这个"执行 5ms -> 中断 -> 让出控制权 -> 下一帧继续"的循环,就是时间切片 。直到 Task C 完全完成,调度器才会从堆里取出下一个任务 Task D,用同样的方式去处理它。

第三步:React 的调度器 (自制 requestIdleCallback) 统一指挥

整个过程的总指挥 ,就是 React 的调度器。它就是那个"自制的 requestIdleCallback"。

  • 它用最小堆 来管理所有待办事项,并决定 "下一个该做什么?"(优先级调度)。
  • 它用时间切片 来控制每一个任务的执行方式,确保 "怎么做才不会卡死?"(不阻塞主线程)。
  • 它用 MessageChannel 等技术来获得一个可靠的执行时机,而不是像浏览器原生的 requestIdleCallback 那样"看心情"被调用。

提问 1:阻塞问题

前面提到:

  1. 假设 Task C 是渲染一个柱状图,在执行 5ms 后被中断,此时柱状图尚未渲染完成。
  2. 浏览器接着去处理其他任务,比如播放一个持续的 CSS 加载动画(比如旋转的小图标)。

问题来了:如果这个 CSS 动画一直在运行(比如每帧都需要重绘),那浏览器是否还有"空闲时间"留给 React 继续执行 Task C?换句话说,持续的动画是否会阻塞 React 的后续调度?

答案是:不会的! 这背后有一个关键的浏览器优化机制:主线程合成器线程 的分离。

让我们用一个更精确的模型来理解这个过程。

浏览器的"双核"工作模式

想象一下,浏览器渲染页面就像一个高级厨房。

  • 主线程 :这是主厨。他负责所有复杂、精细的工作:

    • 运行 JavaScript (包括 React 的时间切片和任务调度)。
    • 计算 HTML 元素的样式 (CSS)。
    • 构建页面的布局 (Layout)。
    • 绘制页面的初始内容 (Paint)。
    • 主厨一次只能做一件事。如果他被一个超大的 JS 任务卡住,整个厨房就停摆了。
  • 合成器线程 :这是糕点师。他专门负责处理简单、重复性、可以并行的工作:

    • 将主厨已经画好的图层(比如加载小图标)进行移动、缩放、旋转。
    • 处理 CSS 的 transformopacity 动画。
    • 糕点师有自己的工作台,不需要主厨的干预。他可以独立、流畅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5ms 后发生了什么?

现在,我们用"主厨"和"糕点师"的模型,重新走一遍流程。假设屏幕刷新率是 60fps,那么每一帧的时间预算是 16.67ms

第 1 帧 (0ms - 16.67ms)

  1. (0ms - 5ms) 主厨工作

    1. React 的调度器唤醒,告诉主厨:"开始渲染柱状图!"
    2. 主厨开始执行 Task C 的第一块 Work(比如计算第一行数据)。
    3. 5ms 后,闹钟响了! 调度器强制中断:"停!时间到,把锅放下!"
  2. (5ms - 10ms) 主厨继续做其他必要工作

    1. 主厨放下柱状图,开始处理这一帧必须完成的任务:计算样式、布局、绘制。他把加载小图标这个图层画好了。
  3. (10ms - 16.67ms) 糕点师开始工作 & 主厨空闲

    1. 主厨把画好的图层(包括加载小图标)交给糕点师。
    2. 糕点师接管! 他开始独立地、流畅地播放加载小图标的 CSS 动画(比如旋转)。这个过程完全不占用主厨的时间
    3. 此时,主厨就空闲下来了!他站在那里,等待下一个指令。这个空闲时间可能很短,比如 3ms。
  4. React 的调度器再次出击

    1. React 的调度器(通过 MessageChannel)一直在观察。它发现主厨空闲了,于是立刻把 Task C 的下一块 Work 作为一个新任务,扔到主厨的任务队列里。
    2. 因为现在主厨是空闲的,他会立刻拿起这个新任务,开始执行下一块 Work

第 2 帧 (16.67ms - 33.33ms)

  • 这个过程会重复。主厨可能又干了 5ms 的柱状图活儿,然后被中断,去处理其他必要工作,然后再次空闲下来,被调度器叫醒继续干柱状图的活儿。
  • 与此同时,糕点师从未停歇,一直在他那边流畅地播放着加载动画。

核心要点总结

  1. CSS 动画不等于 JS 任务 :我们通常说的流畅的 CSS 动画(使用 transformopacity)是由合成器线程独立处理的,它不会阻塞主线程。
  2. "空闲时间"是真实存在的:它是指在一帧内,主线程完成了所有必要的渲染工作后,到下一帧开始前的短暂间隙。React 的调度器目标就是抢占这些零碎的空闲时间。
  3. 中断是为了更好的协作:时间切片的中断机制,就是为了确保主厨(主线程)不会被一个巨大的任务(渲染整个柱状图)累死,从而能及时响应其他紧急任务(比如用户点击),并完成每一帧的必要渲染工作。
  4. MessageChannel 的作用:它像一个精准的传令兵,能在当前任务队列清空后,立刻把下一个 React 任务插进去,确保能最大化地利用主线程的空闲时间,比 setTimeout(fn, 0) 更可靠。

所以,你的画面里,加载小图标一直在流畅旋转(糕点师在工作),而柱状图在后台一点一点地、不卡顿地被绘制出来(主厨在见缝插针地工作)。这就是 React 并发渲染带来的流畅体验!

提问 2:与宏任务之间的关系

React 调度器是如何工作的?

React 的调度器(Scheduler)并不会为每一个 Work 创建一个宏任务。那样效率太低了。它的策略是:

  1. 开启一个"打包会话"(一个宏任务): 调度器通过 MessageChannelsetTimeout 等方式,向浏览器的宏任务队列里放入一个回调函数。我们称这个回调函数为 flushWork。当浏览器轮到这个任务时,flushWork 开始执行。这一个 flushWork 就是一个宏任务。

  2. 在"会话"内疯狂打包(执行多个 Work): flushWork 函数内部有一个循环。这个循环会做以下事情:

    1. 从任务队列中取出一个 Work。
    2. 执行这个 Work 的 Callback。
    3. 执行完毕后,检查当前时间。是否超过了时间片(比如 5ms)?
    4. 如果没超过:继续循环,取出下一个 Work 并执行。
    5. 如果超过了:立即 break 退出循环。
  3. 结束"会话",并预约下一次:

    1. 当循环因为时间用完而退出时,flushWork 函数就执行完毕了。这个宏任务结束。
    2. 此时,主线程的控制权交还给浏览器,浏览器可以去处理渲染、用户输入等其他事情。
    3. 如果还有未完成的 Work,调度器会在 flushWork 结束前,再次通过 MessageChannel 预约一个新的宏任务,以便在下一轮事件循环中继续打包。

举例说明

假设我们有 Work A, B, C, D,时间片是 5ms。

  1. 调度开始:React 调度器通过 MessageChannelflushWork 回调放入宏任务队列。
  2. 宏任务 #1 开始:浏览器的事件循环取出 flushWork 并执行。
  3. 执行 Work A:耗时 2ms。剩余时间:3ms。
  4. 执行 Work B:耗时 2ms。剩余时间:1ms。
  5. 执行 Work C:耗时 2ms。时间超了!(总耗时 2+2+2 = 6ms)。
  6. 中断:flushWork 中的循环检测到时间超限,立即中断。Work C 可能只执行了一半,或者执行完了但时间也刚好用完。
  7. 宏任务 #1 结束:flushWork 函数执行完毕。主线程空闲。
  8. 浏览器工作:浏览器处理页面渲染、响应用户点击等。
  9. 调度继续:在宏任务 #1 结束前,调度器已经预约了 flushWork 的下一次执行。
  10. 宏任务 #2 开始:在下一轮事件循环中,浏览器取出新的 flushWork 并执行。
  11. 继续执行:循环从上次中断的地方继续,开始执行 Work D...
  12. ...如此往复,直到所有 Work 完成。
相关推荐
东华帝君3 小时前
react 虚拟滚动列表的实现 —— 动态高度
前端
CptW3 小时前
手撕 Promise 一文搞定
前端·面试
温宇飞3 小时前
Web 异步编程
前端
腹黑天蝎座3 小时前
浅谈React19的破坏性更新
前端·react.js
东华帝君3 小时前
react组件常见的性能优化
前端
第七种黄昏3 小时前
【前端高频面试题】深入浏览器渲染原理:从输入 URL 到页面绘制的完整流程解析
前端·面试·职场和发展
angelQ3 小时前
前端fetch手动解析SSE消息体,字符串双引号去除不掉的问题定位
前端·javascript
Huangyi3 小时前
第一节:Flow的基础知识
android·前端·kotlin
林希_Rachel_傻希希3 小时前
JavaScript 解构赋值详解,一文通其意。
前端·jav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