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为了更好地支持数据库操作,在框架中提供了两种事务管理方式:
- 编程式事务
- 声明式事务
本文主要探讨声明式事务的失效场景,假设读者已经熟悉声明式事务的基本用法及其作用。
重要提示:Spring仅负责事务的编程管理,最终的数据事务仍由数据库实现。
一、代理不生效导致的失效场景
Spring中对注解的解析基于代理机制。如果目标方法无法被Spring代理到,事务管理将无法生效。
1. 代理生成方式
Spring生成代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 基于接口的JDK动态代理 :要求目标类必须实现一个接口。
- 基于子类的CGLIB代理 :适用于没有实现接口的目标类。
在Spring 2.0之前,如果目标类实现了接口,则使用JDK动态代理;否则使用CGLIB代理。从2.0版本开始,默认使用CGLIB代理,除非在配置文件中显式指定spring.aop.proxy-target-class=false。
2. 代理不生效的情况
-
注解标注在接口方法上
- 常见说法 :
@Transactional注解只能标注在类或方法上,如果标注在接口方法上,CGLIB代理将无法解析到该注解,导致事务失效。 - 实际测试结果 :注解标注在接口方法上,事务仍然生效,前提是该方法是事务的入口方法,并且是由Spring Bean调用的。
- 常见说法 :
-
被
final或static修饰的类或方法-
常见说法 :CGLIB通过生成目标类的子类来创建代理,因此被
final或static修饰的类或方法无法被代理。 -
实际测试结果 :
- 被
final修饰的方法,事务仍然生效。 - 被
static修饰的方法,由于静态方法属于类而不是实例,无法通过Spring Bean调用,因此声明式事务无效。
- 被
-
-
类方法内部调用
- 常见说法 :事务管理通过代理执行,如果方法内部调用,不会走代理逻辑,导致事务失效。
- 实际测试结果 :方法内部调用,事务仍然生效,前提是该方法是事务的入口方法,并且是由Spring Bean调用的。
-
当前类没有被Spring管理
- 如果类没有被Spring管理成为IOC容器中的一个Bean,事务切面将无法生效。新手常犯的错误是混淆了Spring管理的Bean和通过
new关键字创建的实例。
- 如果类没有被Spring管理成为IOC容器中的一个Bean,事务切面将无法生效。新手常犯的错误是混淆了Spring管理的Bean和通过
二、框架或底层不支持的功能导致的失效场景
这些场景主要集中在Spring框架在解析@Transactional时的内部支持。如果使用的场景本身不受框架支持,事务将无法生效。
-
非
public修饰的方法- 常见说法 :非
public方法上添加@Transactional注解不会生效。 - 实际测试结果 :非
public方法上,事务仍然生效。
- 常见说法 :非
-
多线程调用
- 事务信息与线程绑定,因此在多线程环境中,每个线程的事务信息是独立的,可能导致Spring在事务管理上的差异。
-
数据库本身不支持事务
- 在某些情况下,数据库可能不支持事务。如果遇到事务不生效的问题,可以检查数据库是否支持事务。
-
未开启事务
- 如果事务未在数据库中开启,事务管理将无法生效。
三、错误使用@Transactional导致的失效场景
-
错误的传播机制
-
Spring支持七种传播机制,其中不支持事务的传播机制有:
PROPAGATION_SUPPORTSPROPAGATION_NOT_SUPPORTEDPROPAGATION_NEVER
-
如果配置了这三种传播方式之一,在发生异常时,事务不会回滚。
-
-
rollbackFor属性设置错误rollbackFor属性用于指定哪些异常会导致事务回滚。如果设置不当,事务可能不会按预期回滚。
-
异常被内部捕获
- 如果异常在方法内部被捕获并处理,事务管理器将无法检测到异常,从而不会触发回滚。
-
嵌套事务
- 嵌套事务的管理较为复杂,具体效果取决于传播机制。建议在实际项目中进行充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