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工具箱之双指针

双指针是算法中一种常用的技巧,特别适用于​​数组​​和​​链表​​类问题。它的核心思想是使用两个指针以不同的策略遍历数据结构,从而高效地解决问题。

双指针常见的三种类型:

(1)快慢指针:两个指针从同一侧开始移动,但移动速度不同。

适用范围:这种⽅法对于处理环形链表或数组⾮常有⽤。

实现方式:快慢指针的实现方式有多种,但常见的是在⼀次循环中,每次让慢的指针向后移动⼀位,⽽快的指针往后移动两位,实现⼀快⼀慢。

下面的例题会解析快慢指针的用法:

核心思想:

这个代码中我们会用到两个指针,一个fast指针一个slow指针,快指针用来遍历整个数组,而慢指针用来指向非0的位置,遇到非0元素+1即可

复制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oid moveZeroes(vector<int>& nums) 
    {
        int slow = -1;
        int fast = 0;
        for(;fast < nums.size();fast++)
        {
            if(nums[fast])
            {
                swap(nums[++slow],nums[fast]);
            }
        }
    }
};

(2)左右指针(对撞指针):两个指针分别指向序列的​​开头(左)和结尾(右)​​,然后向中间移动,直到它们相遇。

特点​​:指针移动方向是​​相对的​​。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数组​​和​​字符串​​,通常要求序列是​​有序的​​。

来一道例题来解析对撞指针的用法:

复制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axArea(vector<int>& height) 
    {
        int left = 0;
        int right = height.size() - 1;
        int ret = 0;
        while(left < right)
        {
            int high = min(height[right],height[left]);
            int width = right - left;
            int nowret = high * width;

            ret = max(ret,nowret);
            if(height[right] > height[left])
            {
                left++;
            }
            else
            {
                right--;
            }
        }
        return ret;
    }
};

这道题让我们求承最多水的容器,也就是求面积最大的区域,所以这道题我们应该找出面积最大的区域。我们可以先定义出一个left和一个right用来表示height数组中的最左侧位置和最右侧位置,然后我们通过min来比较谁的高度比较小并且与距离相乘用来求出当前区域的面积。然后与最大的面积相比留下最大的面积,随后我们比较right和left所对应的数组元素的高度,较小的一方缩进数组,随后再重复以上方法,进而比较出面积最大的区域。

为什么要移去较小边界的那一端呢?

因为当我们移动较高边界那一端时,最低的高度不变,反而宽度减小,这样并不会生成面积更大的数组,反而当我们把数组较小的那一端移去,虽然宽度减小,但是有可能高度会增加,进而产生的面积可能比原来的最大面积更大。

(3)滑动窗口:滑动窗口是双指针的一种高级用法,两个指针形成一个窗口(区间),通过移动左右指针来动态地维护这个窗口,从而解决问题。

适用场景:寻找满足某种条件的连续子数组或子字符串(如:最小覆盖子串、长度最小的子数组、无重复字符的最长子串。)。

核心思想:

1.right指针向右扩张窗口,直到窗口内的元素满足条件。

2.然后 left指针向右收缩窗口,同时更新最优解,直到窗口不再满足条件。

3.重复步骤 1 和 2,直到 right到达末尾。

例题:

复制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inSubArrayLen(int target, vector<int>& nums) 
    {
        int left = 0;
        int right = 0;
        int sum = 0;
        int min_len = INT_MAX;
        for(;right < nums.size();right++)
        {
            sum += nums[right];
            
            while(sum >= target)
            {
                min_len = min(min_len,right - left +1);
                sum -= nums[left];
                left++;
            }
        }
        return (min_len == INT_MAX ? 0 : min_len); 
    }
};

我们定义两个指针 leftright,初始都指向数组的起始位置。再定义出定义 sum记录当前窗口的和,min_len记录最小长度。随后将 nums[right]加到 sum中,表示扩展窗口的右边界。right向右移动,直到 sum >= target。当 sum >= target时,尝试收缩窗口的左边界:计算当前窗口的长度 right - left + 1,并更新 min_len。将 nums[left]sum中减去,然后 left右移。重复此过程,直到 sum < target(窗口不再满足条件)。当 right遍历完整个数组后,返回 min_len。如果 min_len未被更新(即没有满足条件的子数组),返回 0

为什么滑动窗口有效,并且时间复杂度更低呢?

因为这个数组都是正整数,这意味着我们向右扩展窗口时,数组内元素之和是严格递增的,当我们向右收缩窗口时,数组内元素之和也是严格递减的。不会出现反复回溯的情况。通过left和right两个指针,滑动窗口可以不遗漏任何可能的连续的子数组。避免了暴力解法中的重复计算。通过每次发现 sum >= target,记录当前窗口的长度并且进行比较,一旦 sum < target就停止收缩直接扩展窗口避免无效计算。

时间复杂度:虽然代码是两层循环,但是我们的 left 指针和 最多都往后移动 n 次。因此时间复杂度是 O(N) 。

相关推荐
Genevieve_xiao4 小时前
【数据结构】【xjtuse】八股文单元小测
数据结构·算法
想唱rap6 小时前
Linux下进程的状态和优先级
linux·运维·服务器·开发语言·数据结构·算法
Croa-vo6 小时前
逆袭Akuna Quant!美硕秋招亲历,从网申到拿offer全攻略
数据结构·经验分享·算法·面试·职场和发展
vir028 小时前
交换瓶子(贪心)
数据结构·算法
952369 小时前
数据结构-二叉树
java·数据结构·学习
HUTAC10 小时前
重要排序算法(更新ing)
数据结构·算法
冉佳驹10 小时前
数据结构 ——— 八大排序算法的思想及其实现
c语言·数据结构·排序算法·归并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计数排序
Hello_Embed11 小时前
FreeRTOS 入门(四):堆的核心原理
数据结构·笔记·学习·链表·freertos·
烧冻鸡翅QAQ11 小时前
考研408笔记——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笔记·考研
异步的告白12 小时前
C语言-数据结构-2-单链表程序-增删改查
c语言·开发语言·数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