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整内存块大小的操作流程
在 PHP 的内存管理体系中,调整内存块大小是一项常见操作,用于应对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内存需求的变化。 它的核心接口定义在 zend_alloc.h 中,主要包括 erealloc() 和 safe_erealloc() 两个宏。
调用路径如下:
scss
erealloc() → _erealloc() → zend_mm_realloc_heap()
safe_erealloc() → _safe_erealloc() → _erealloc() → zend_mm_realloc_heap()
其中,safe_erealloc() 在调整内存大小前,会执行内存溢出检测(可参考"内存分配"章节)。
两者最终都进入 zend_mm_realloc_heap(),该函数根据内存块类型及目标大小执行不同的调整逻辑。
其目标是:在最小化复制操作的前提下,高效完成内存大小调整。
二、zend_mm_realloc_heap() 函数
zend_mm_realloc_heap() 是 PHP 内存重分配的核心实现。 定义如下:
c
// use_copy_size:是否只复制要求的尺寸
// copy_size:要求复制的尺寸
static zend_always_inline void *zend_mm_realloc_heap(
zend_mm_heap *heap, void *ptr, size_t size, bool use_copy_size, size_t copy_size)
这个函数内部包含十余个逻辑分支和五层嵌套的判断,用于处理从小块到大块、从大块到巨大块等各种不同情况。为便于理解,可以把它的业务逻辑结构化整理为一张"业务逻辑分支表"。
业务逻辑分支表
业务逻辑分支表似复杂,其实结构非常简单清晰:能把复杂业务逻辑分割成多个分支,各个分支之间耦合很小;并且每个分支的逻辑都比较简单,逐个攻破难度都不大,这样就有效地降低了整体的理解难度。整理图表虽然要花一些时间,但可以把学习难度转化成多一些工作量,不失为学习的好方法。
zend_mm_realloc_heap()函数的业务逻辑分支如下:

通过层层分解的表格结构,可以清楚看出逻辑路径。每多一层条件,就在表格中增加一列,右侧的分支编号代表完整路径,例如 2.2.1.3.2 表示第 2 层、第 2 分支下的第 1 层第 3 个条件的第 2 个子分支。
业务逻辑归纳说明
1)处理巨大块内存
重新分配巨大块内存
- 分支 1.1:如果原指针无效,直接调用 _zend_mm_alloc() 分配新的内存块。调用路径:
scss
_zend_mm_alloc() → zend_mm_alloc_heap()
-
该函数的实现已在前文"内存分配"章节中介绍过。
-
分支 1.2:如果原内存块存在,则调用 zend_mm_realloc_huge() 进行重新分配。
该函数内部逻辑较复杂,会在后续章节单独说明。
2)内部处理完毕的分支
这部分逻辑都能在 zend_mm_realloc_heap() 内部直接完成。
- 2.1.1.1:把小块内存转成更小块内存。如果开启了use_copy_size,并且copy_size小于新分配的大小,只复制copy_size规定大小的内容。
- 2.1.1.2:如果小块内存不能转成更小的小块,什么也不用做。如果开启了use_copy_size,并且copy_size小于内存原本大小,只复制copy_size规定大小的内容。
- 2.1.2:把小块内存转成大一些的小块内存(转换后尺寸更大了一些,但还在小块范围内)。
- 2.2.1.1:大块内存调整时,没有改变大小,什么也不做。
- 2.2.1.2:大块内存截短,截短后大小还在大块范围内,进行截短操作。
- 2.2.1.3.1:大块内存增加长度,增加后大小还在大块范围内,并且后面有足够多page,追加一些page。
这些分支都属于轻量操作,执行代价低,不需要重新分配或拷贝数据。
3)use_copy_size 参数
use_copy_size 用于控制是否仅复制用户指定的部分数据。
通过分支分析可以看出,它只在 2.1.1.2 和 2.1.2 两个场景中使用。
其作用类似于"安全剪裁":当新旧内存块大小不一致时,只复制用户真正需要保留的内容,避免越界或浪费。
4)需要调用 zend_mm_realloc_slow() 的分支
通用的"慢路径"逻辑
当现有块类型无法直接调整时,会调用 zend_mm_realloc_slow()。
涉及分支如下:
- 2.1.3:小块转为大块或巨大块。
- 2.2.1.3.2:大块扩容但后续 page 不足。
- 2.2.2:大块转为小块或巨大块。
该函数的核心实现非常简洁:
c
static zend_never_inline void *zend_mm_realloc_slow(
zend_mm_heap *heap, void *ptr, size_t size, size_t copy_size) {
void *ret;
ret = zend_mm_alloc_heap(heap, size); // 分配新内存
memcpy(ret, ptr, copy_size); // 拷贝数据
zend_mm_free_heap(heap, ptr); // 释放旧内存
return ret;
}
这段逻辑就像"拆旧建新":新建一块内存,复制旧数据,然后销毁旧块。在极端情况下虽然慢一些,但保证了稳定性与通用性。
三、小结
zend_mm_realloc_heap() 的整体设计体现了 Zend 内存管理的工程哲学:在性能与通用性之间找到平衡。
- zend_mm_realloc_slow() 是所有重分配路径的基础实现。
- zend_mm_realloc_huge()、zend_mm_realloc_heap() 等函数在此基础上添加针对不同场景的优化。
- 多层分支结构虽然看似复杂,但每个路径都聚焦单一职责,便于维护与扩展。
可以将 zend_mm_realloc_slow() 理解为"兜底方案",而其他 realloc 函数,则是围绕性能与边界条件构建的快速通道。
这种层层优化的结构,正是底层系统代码最有价值的部分,它让人理解:性能优化不是"更复杂",而是"更精确"。
如果你对 PHP 内存管理有不同的理解,或者希望我在后续文章中讲解具体的分配策略,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项目地址:github.com/xuewolf/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