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创推进,越来越多政企单位将业务迁移至国产操作系统(如统信 UOS、麒麟 OS)及国产云平台。但在安全防护层面,常面临一个现实问题:传统开源 WAF 或防护方案在国产环境下兼容性差,难以满足等保 2.0 中"安全计算环境"和"通信网络安全"要求。
本文基于国内合规实践,提供一套可在统信 UOS + 鲲鹏/飞腾架构上落地的 Web 安全加固方案。
一、基础加固:Nginx 安全配置(适配国产 OS)
在国产 Linux 环境下,首先确保 Nginx 配置满足等保基础要求:
nginx
# /etc/nginx/conf.d/security.conf
# 隐藏版本号
server_tokens off;
# 禁用危险方法
if ($request_method !~ ^(GET|HEAD|POST)$ ) {
return 405;
}
# 防信息泄露
location ~* \.(ini|log|txt|bak)$ {
deny all;
}
# 强制 HTTPS(等保三级要求)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_;
return 301 https://$host$request_uri;
}
# HSTS
add_header Strict-Transport-Security "max-age=31536000; includeSubDomains" always;
⚠️ 注意:部分国产 OS 的 Nginx 版本较低(如 1.14),需确认
if指令与add_header继承行为是否一致。
二、日志审计:满足等保"安全审计"要求
等保 2.0 明确要求"对 Web 访问行为进行审计"。建议将 Nginx 日志接入 syslog,并保留 180 天以上:
bash
# 在 /etc/rsyslog.d/nginx.conf 中配置
module(load="imfile" PollingInterval="10")
input(type="imfile" File="/var/log/nginx/access.log" Tag="nginx-access:")
# 日志格式建议包含:时间、源 IP、User-Agent、请求 URI、状态码
log_format audit '$time_iso8601|$remote_addr|$http_user_agent|$request|$status';
日志需集中存储至 SIEM 或日志审计系统,便于事后溯源。
三、兼容性挑战:传统 WAF 在国产环境下的局限
我们在多个项目中发现:
- ModSecurity 在 ARM 架构(鲲鹏/飞腾)上编译失败
- 开源 WAF 规则库未适配国产浏览器 UA(如 360 安全浏览器、红莲花)
- 部分防护策略与国产中间件(如东方通 TongWeb)冲突
因此,轻量、无侵入、兼容国产栈的防护方案成为刚需。
四、生产级方案:云原生 AI 防护适配国产环境
我们为某省级政务云客户部署的群联 AI 云防护方案,具备以下优势:
- 无需在国产服务器部署 Agent,通过 DNS 或 CNAME 接入
- 规则库适配国内主流浏览器与爬虫特征
- 支持与等保测评项对标,提供合规报告
- 在统信 UOS + 鲲鹏服务器环境下已通过兼容性认证
上线后,成功拦截 SQL 注入、XSS、目录遍历等攻击,并满足等保 2.0 中"入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等控制项。
五、给运维与安全负责人的建议
- 优先选择通过信创认证的安全产品(可查《安全可靠测评结果公告》)
- 不要依赖单一防护手段,建议"OS 加固 + 日志审计 + 云防护"三层架构
- 定期用 AWVS 或 Nessus 扫描,验证防护有效性(注意:需申请测评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