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ICPC 沈阳区域赛 游记

2025 ICPC 沈阳区域赛 游记

计院没钱了,ICPC不给报销,遂开放报名。重金获得一次参赛机会。

为了节省住宿钱,我们选择星期六早上出发,星期天晚上回,只住一晚,订了个三人间。

Day 0

三个人都是两点钟睡觉六点钟起床。六点半出发,坐了快两个小时地铁,从乡里到朝阳站。

在车上吃了前一天预备的防腐剂菠萝面包,感觉还可以。大佬队友果然没有带早饭,但我带的他也不肯吃,大约肠胃不适。

三个人在火车上纷纷入睡,但是我被窗外的阳光晃得半天睡不着。以前喜欢选靠窗位置,因为能看风景,这时才觉得靠窗未必是好事。

到了之后三个人在火车站前面站了半天,选不出吃甚么,最后决定去万达吃铁锅炖。三个人好像150多一点,有排骨(周正,好)、鱼(索然无味还多刺)、土豆、红薯粉、蘑菇、饼(好),味道还行,就是吃到后面比较咸,喝了好几杯水。

打车到了宾馆。房间蛮小的,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东西都不好放。一张大床一张小床,决定不出怎么睡觉,遂拼好床。三个人在房间里躺了两小时,四点半起床去签到。

从东门进,说是刷身份证,实际上刷不了,再一看原来有个小门,直接开就能进。道路两侧有ICPC的旗子。体育馆旁边是羽毛球馆,跟体育馆是独立的。

签到领了衣服和袋子,然后可以投壶。队友据说是投壶能手,怂恿他上,投10中6还是7。然而Fufu已经领完了,只能领帆布袋、奶龙盲盒和我不认识的一个卡通熊的钥匙扣。三个人依次投了。我第一次投壶,没想到投两下手感就有了,好像也中了六七个。

签了到大概五点出头,我提议说去食堂看晚饭。大佬说吃不进,但我觉得能吃,而且好像有餐券来着,不吃白不吃。遂跟着若干三人小团体从学校东边走到西边,来到食堂。三个人找半天才找到餐券,午餐券是红色的(然而我们没吃),晚餐券是蓝色的。搞得蛮客气的,几个菜随便打,有酥肉、红烧肉、芽白、木耳,还有一些不可名状的菜没看出来是甚么。虽然不怎么饿,还是随便搞了几个菜和一碗紫菜汤,但是口腔溃疡,勉强吃完了。

吃完饭又从西边走到东边,回到体育馆,这时距离热身赛只有几分钟了。找到座位坐了下来,但是电脑前那个椅子疑似不太好(后面证明并非疑似)。举办方通知说正式赛会有通信题,热身赛先体验一下,然而当时我并不知道通信题是甚么。A题是通信题,原来就是要自己制定一套加密解密规则。B题签到,101个可能的数,可以查询100次,提交1次。C题有点复杂。D题是计算几何模板题。

有意思的是,三个人比赛前一天讨论模板的事,因为我们中只有一个人有计算几何模板(写过个圆的面积并),遂决定遇到计几就放掉。然而D题就是圆的面积并,真给他说中了,可惜是热身赛,正式赛也不可能出计几模板题。我写完签到题就让他上机写,然而TLE。趁着空机试了一下我的编译运行的bash脚本,然而发生神秘内存错误,搞得我很懵逼。

大佬想出了C思路,与我讨论后认为没有问题,就上机写。然而细节没写对,WA。

A题其实挺简单的,但是三个人都没怎么见过通信题,犯蠢都没想清楚。好不容易想清楚了,只有不到20分钟了,压力巨大。大佬极限手速,然而又没写对,WA。

回到宾馆,我先拉屎,他们几个在郁闷地补题。我讨厌马桶,因为夹着腿拉不出,水还会溅到屁股上;尤其讨厌在我还没拉完时就自动冲水的"智能"马桶。计几说是卡常了,改精度过了。大佬也改对了A和C。我测试了一下脚本,本地没有问题,使我困惑。把我的A思路也慢悠悠写了一遍,过了。闲的没事把B也交了一遍,结果在QOJ上直接在前几了。想着写一下C,实在很疲惫,写不动了,启动原神。于是三个人各自打了快一小时游戏。

宾馆没有塑料拖鞋,把毯子垫地上洗的,水温和电吹风都还行。那个磨花玻璃有点若隐若现的美,幸好我不是同。

Day 1

晚上睡得一般,但时长足够支撑保持一天的清醒。早上七点十几分起床,退房,寄存行李(其实没必要来着),出去吃早饭。发现下雨了,而且非常非常冷,决定等下回头去拿伞和马甲。吃的是角瓜(还是甚么瓜,不记得了,感觉就是西葫芦)鸡蛋小笼包,皮非常厚,但我也能接受。大佬仍然坚持不吃早饭。

拿了伞和马甲,就去学校了。路上发现下的其实是雪,可惜积不起来。

先是放非凸科技的宣传片,然后各个领导啰里巴嗦讲话讲了半天。最后裁判非常简洁的发言沁人心田。旁边的队伍拿出了5本资料,每本大概有\(3\ \mathrm{cm}\)厚;对面的女队也拿出了几个厚厚的文件夹,非常吓人。我们三个加起来不过几十页,纷纷怀疑带这么多资料真能用上吗。女队因为坐对面我看不到桌面,旁邻的队伍事实上也没用上,拿出来就放地上了,根本没看。

据说题目会用于UCup,所以我在这里暂且不能说题目内容。

大佬带飞,迅速切掉签到题I和一道简单的M,可惜签到题又三个人都犯蠢,WA了一发。别的队主要在写B和K,B看起来有点像贪心,但不知道正确性怎么证明。大佬证明了大部分正确性,我们觉得既然这么多队都过了,干脆试一下。试了一下就过了。这时大概还有\(3\ \mathrm{h}\)。

K题三个人都没啥想法,反倒是F有点思路。其实没想清楚,以为想清楚了,就让我上机写。写了半天,噜苏地写了一百多行,调试调半天,调样例时突然发现算法不正确。三个人讨论一会没讨论出。趁机又测试了一下脚本,发现原来是加-fsanitize就不行,但后面脚本也没用上。

大佬想出了J,但感觉可能TLE。我一看有\(6\ \mathrm{s}\)时限,就让他先来写,我们再讨论F,周围队伍也在琢磨F。队友疑似想出来了,然而我没能理解,他要么看懂我的代码,要么重新写,都比较麻烦。

封榜前大量队伍通过了K题。我一看就感觉K需要注意力,但三个人都没能注意到,非常憋屈。怎么他们都能注意到?真是奇了怪了。封榜后交了几发J,全都TLE。无计可施,绝望地等待结束。旁边不远处的桌子飘了四五个首A气球。

然后又是领导讲话,非常无聊。然后是讲题。趁机跟同校的去牌子前面合影,结果有个队伍不回消息,都以为他们提前走了,后来才知道根本没加群。

回来正好滚榜。一开始就报错爆炸了,太有节目效果了。

封榜前有把A到M没做过的全交了一遍的。封榜后有蛮多队伍过了两题,恐怖如斯。排名掉了大概20,但还是铜了,至少没有打铁,没有铁就是胜利!然而我们好像即便多过一道也不能守银。颁奖恰逢大佬拉屎去了,只好我去领奖,使我受宠若惊。

看完PKU摄金我们就走了,没看后面的颁奖,遗憾错过扎气球环节。本来想去沈阳大街,然而太远了,去了就吃不了饭了。三个人在寒风中半天才决定吃甚么,冷死了。最后吃了个猪肘饭。那一家的锅包肉也蛮好吃。还试了拌鸡架,但我感觉没甚么肉可吃,没吃出甚么名堂。

走路到沈阳站,冷死了。高铁上与困意做斗争,完成了物理慕课,然后睡觉。到北京后全力奔跑成功赶上倒数第三趟地铁,避免了在深夜寒风中骑行\(2\ \mathrm{h}\)的凄惨命运。然而下了地铁没有共享单车,只能在深夜寒风中走回学校。

回来开箱了奶龙盲盒。唐得没边。

我们前面有许多来自一些不知名学校和职业院校的队伍。我父母说,这些学校的同学常常很空闲,这使我羡慕。是否这也是他们取得成绩的关键?我校搞他妈这么多作业和垃圾课程,哪有时间搞竞赛?

然而我没时间想太多。我要写实验报告和作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