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仓储进化史⑳ | 2008年《自然》杂志的预言:大数据将改变一切,包括仓库

导语

大家好,我是社长,老K。专注分享智能制造和智能仓储物流等内容。

新书《 智能物流系统构成与技术实践

新书《 智能仓储项目出海-英语手册

新书《 智能仓储自动化项目:避坑手册

新书《 智能仓储项目实施指南:甲方必读

3.6 算法觉醒:当仓库学会了"思考"

2008年9月,一本厚重的学术期刊在全球科学界引起了轰动。

这本期刊是《自然》杂志,它发布了一期题为"下一个谷歌"的特刊,首次在主流科学界正式引入并系统性地探讨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大数据"。

在2008年前后,大型电商仓库普遍面临一个问题:如何优化拣选路径。

以一个典型的大型仓库为例:5万平方米,存储着10万种商品,每天要处理数万个订单。

问题是,拣选员每天要在仓库里走十几公里。这种"人找货"的模式效率太低了。

仓储管理者尝试过很多方法。

最简单的是"先来先服务"------订单按照时间顺序处理,拣选员按照订单顺序去拣货。但这种方式的问题是,拣选员可能刚从A区拣完货,下一个订单又要去A区,中间白白走了很多冤枉路。

然后是"分区拣选"------把仓库划分成几个区域,每个拣选员负责一个区域。但这种方式的问题是,如果某个区域的订单特别多,那个拣选员就会忙死,而其他拣选员却很闲。

一些有技术能力的企业意识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管理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