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这个工具3周,我的求职效率翻了3倍
说起找工作,对我来说曾经最困扰的是什么?
不是面试被拒,也不是笔试没过。最难熄的是每天晚上10点坐在电脑前,机械地打开Boss直聘、51job、智联招聘......然后开始无尽的复制粘贴。
第一步,搜索职位。产品经理、运营专员、内容策划......先看一眼,500多条结果,哪个是真正适合我的?不知道。算了,都点开看看吧。
第二步,填写信息。姓名、电话、邮箱、教育经历、工作经历......每个平台的表单格式都不一样,即使有现成的简历文档,还是得一个一个字敲进去。打完一个,发现还有下一个。
第三步,点击"投递"。这个步骤只需要1秒,但为了这一秒,前面可能已经花了10分钟。
一晚上能投多少?15份已经是极限了。而且往往投到第10份的时候,我已经开始想,这份工作我真的适合吗?我这样海投有意义吗?但管不了那么多了,先投了再说。
让人感到压力的是,忙活了一周,投了八九十份简历,收到面试邀请才几个。不是我简历不好,而是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投哪些公司、哪些岗位。盲目海投,像是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在海里用手抓鱼。
那段时间我经常想,如果有个工具能帮我筛选合适的岗位,能自动帮我投简历,那该多好。我就能更专注于打磨简历、准备面试,减少在机械投递上的投入。
曾经的我,每晚都要花2-3小时机械地投简历
这个想法,在上个月变成了现实。
那天我在小红书刷到一篇笔记,一个同样在找工作的博主分享说,自己用了一个叫AI智能投递工具,一周自动投了两百多份简历,收到十几个面试邀请。评论区全是"真的假的""会不会乱投"这样的质疑。
说实话,我也有点半信半疑。但转念一想,反正我现在这样海投也没什么效果,不如试试。于是我搜了一下"AI自动投递简历",找到了一个叫"智投简历"(zhitoujianli.com)的工具。
第一眼看过去,界面还算简洁,没有那种夹带私货的感觉。注册了个账号,上传简历,填了一下求职期望------期望职位、行业、薪资范围、工作城市这些。然后就是等它开始工作。
说实话,刚开始我还是有点忧虑。万一它乱投怎么办?万一投的都是不匹配的岗位怎么办?但我还是决定先观望两天,看看它到底能投什么。
第一天:小心翼翼的观望
第二天早上我登录后台,看到显示"已投遒12份"。我赶紧点开详情,一个个检查它投的公司和岗位。
说实话,还真没什么离谱的。它投的基本都是我之前会手动投的那类职位,公司规模也在我的期望范围内。甚至有几个是我之前在Boss上看到过但还没来得及投的。
这让我松了口气。至少证明它不是乱投的,而是真的有在做筛选。
第三天:开始收到反馈
到了第三天,我陆续收到了几条面试邀请。虽然数量不多,但3个,但比我之前自己投一周的效果好多了。而且这几个岗位都还不错,与我的背景匹配度挺高。
这时候我才明白,这工具的价值不仅是自动投递,更重要的是帮助提升了匹配度。它帮我筛掉了大量不合适的岗位,把简历投给了更可能看上我的HR。
一周后:效率有明显改善
用了一周后,我对比了一下数据:
- 之前手动投递:每晚花2-3小时,一周投了70-80份,收到面试邀请2-3个
- 之前手动投递:每晚花两三个钟头,一周投了70-80份,收到面试邀请2-3个
- 用了智投简历后 :几乎不用花时间手动投,一周自动投了一百好几十份,收到面试邀请差不多十个 这个对比让我意识到,求职的核心不是"投得多",而是"投得准"。以前我自己投,看到职位名称差不多就投了,但很多其实要求与我的背景不太匹配。而智投简历的AI似乎能更准确地识别哪些岗位真正适合我。 我这才明白,求职的核心不是投得多,而是投得准。以前我自己投,看到职位名称差不多就投了,但很多其实要求与我的背景不太匹配。而智投简历在筛选中表现更稳定。 最让我惊喜的几个细节
让我感到意外的几个细节
用了智投简历后,我可以把更多时间用在准备面试和提升能力上
- 多平台覆盖:它不仅在Boss直聘上投,还会同时在智联招聘、51job等平台投递。之前我自己需要在每个平台都注册、上传简历、一个个投,现在全部自动化了。
- 多平台覆盖:它在Boss直聘投,也顺手在智联、51job这些平台上投。之前我自己需要在每个平台都注册、上传简历、一个个投,现在全部自动化了。
- 投递记录透明:每一次投递都能看到详细的记录,包括公司名称、职位名称、投递时间、平台来源。如果发现哪个不想投,也可以随时设置过滤条件。
- 投递记录透明:每一次投递都能看到详细记录,公司、职位、啥时候投的、在哪投的。如果发现哪个不想投,也可以随时设置过滤条件。
用了差不多三周,我对智投简历有了一个相对客观的认知。这个工具确实解决了我的大问题,但也不是完美无缺。
它确实解决了什么?
- 时间成本大幅降低:以前每天晚上花在投简历上的两三个钟头,现在几乎可以不用管。这些时间能做很多更有价值的事。
- 投递量和覆盖面更广:人手动投有极限,但工具可以在更多平台、更大范围内帮你搜索和投递,覆盖到那些你压根没注意到的岗位。
- 减少理性决策疲劳:看了50个职位后,人很难保持清醒判断。而AI可以持续保持筛选标准,不会因为疲劳而降低要求。真的。
- 面试邀请明显增多:因为匹配度更高,虽然投递总量增加了,但面试邀请的增长更明显。
但它也有局限
- 并非所有匹配都完美:好像有那么一两个不太对劲。但这比例比我自己海投时低多了。
- 需要一定的信任成本:刚开始用的时候,你会忧虑它会不会乱投、会不会影响个人品牌。这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建议前几天密切关注投递记录。对了,我第一周就是这样。
- 不能完全替代人工精投:如果你有特别想去的公司或岗位,还是建议自己单独准备简历、写求职信。智投简历更适合广撒网,而不是重点攻坊。
- 对简历质量有要求:这玩意儿大概就是帮你省点力气,但能不能拿到offer,根本还是看你简历质量和面试表现。如果简历不行,AI也救不了。
适合哪些人?
根据我的经验,这个工具特别适合:
- 正在大量海投,但效果不好的求职者
- 时间精力有限,想把更多精力放在面试准备上的人
- 不确定自己适合哪些岗位,需要AI帮忙筛选的人
- 希望同时在多个招聘平台投递,但不想一个个注册的人
但如果你是那种已经有明确目标公司,只想精准投递几个关键职位的人,可能这个工具对你帮助不大。
回到最初的问题:找工作最痛苦的是什么?
对我来说,曾经的答案是"无止境的机械投递"。但现在我觉得,痛苦的不是投递本身,而是"把时间耗在了错误的地方"。
智投简历的出现,让我意识到,求职不是体力活,而是该把精力用在刀刃上。把机械的事交给工具,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自己、准备面试上,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我的建议是:
如果你也在经历我曾经的痛苦------每天晚上坐在电脑前机械地投简历,却收不到几个面试邀请------不妨试试智投简历。不是说它能保证你找到工作,但至少能让你把时间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建议前几天密切关注一下投递记录,确认一下它的筛选逻辑是否符合你的预期。一旦建立了信任,后面就可以放心让它工作了。
最后说一句,工具只是工具,真正决定你能不能找到好工作的,还是你的简历、你的能力、你的面试表现。但如果工具能帮你节省时间,让你有更多精力去提升这些核心竞争力,那为什么不用呢?
祝每一个在求职路上奋斗的人,都能早日找到心仪的工作。
把精力用在刀刃上,求职之路会更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