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Tokens是现代设计系统中的关键抽象层,它们将视觉设计元素转化为可管理的变量,使设计与开发能够无缝协作并实现一致的用户体验。作为设计与开发的桥梁,Design Tokens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确保了产品在不同平台和场景下的视觉一致性。本文将深入解析Design Tokens的设计理念、分类体系、命名规则及实施流程,帮助设计师和开发者建立完整的设计系统工作流。
一、Design Tokens的基本概念与核心价值
Design Tokens的概念最早由Salesforce的设计团队在2014年提出,其名称来源于设计师Jina Anne 。简单来说,Design Tokens是设计系统中的视觉设计原子,是一组有着统一命名规则的实体,用于存储视觉设计部分的具体参数,如HEX色值、间距、尺寸、字体等 。它们可以理解为设计师和开发人员共同认可的"外号",通过这些外号而非具体的数值来引用视觉样式 。
Design Tokens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Design Tokens确保了设计与开发的一致性。在传统设计流程中,设计师在设计软件中使用特定样式,而开发人员则需要手动将这些样式转换为代码,容易出现偏差和不一致。通过Design Tokens,设计师和开发人员可以使用相同的命名规则和参数值,减少沟通成本和实现偏差。
其次,Design Tokens大幅提升了开发效率。当品牌色或设计规范需要调整时,传统的做法需要修改大量代码,工作量巨大且容易出错。而使用Design Tokens后,只需修改一次Token值,所有引用该Token的组件都会自动更新 。例如,当品牌主色从#00704a变更为#007BFF时,只需在Token中修改一次,整个应用的按钮、图标、文本等元素都会同步更新,无需逐个修改。
第三,Design Tokens支持动态主题和多品牌场景。通过分层管理和条件赋值,可以轻松实现明暗模式切换、品牌定制等需求 。例如,在暗色模式下,危险色Token的值可以自动从#FF4444切换为#FF6B6B,而开发人员无需编写额外逻辑。
最后,Design Tokens降低了维护成本。随着产品迭代和业务扩展,设计系统需要不断更新。Design Tokens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管理方式,使维护和迭代更加可控 。设计师可以专注于设计创新,而开发人员则可以专注于实现逻辑,双方都能在各自领域高效工作。
二、Design Tokens的分类体系与核心属性
Design Tokens的分类体系通常基于视觉设计的原子化原则,将复杂的UI元素分解为可复用的基础组件。主要分类包括颜色系统、排版系统、间距与尺寸、特殊属性等,每种分类下又有更细的子类 。
颜色系统是Design Tokens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一个完整的设计系统通常包含基础色和功能色两大部分:
基础色通常采用色相-明度的分级体系,如Semi Design的16个色相,每个色相包含10个明度等级,从0(最浅)到9(最深) 。例如红色系列可以定义为:
css
--semi-red-0 : 249, 57, 32; // 浅红色
--semi-red-9 : 199, 0, 0; // 深红色
功能色则基于特定场景和用途进行定义,如品牌主色、成功色、错误色、警告色等 。这些功能色可以基于基础色进行衍生,例如:
css
color-primary: var(--semi-blue-5); // 品牌主色
color-error: var(--semi-red-5); // 错误颜色
排版系统主要包含字号、字重和字体家族等属性。一个典型的排版系统可能定义5级字号(如12px到32px)和3种字重(轻、常规、粗) :
css
font-size small: 12px; // 辅助文本
font-size regular: 14px; // 正文
font-size header-6: 16px; // 小标题
font-weight bold: 600; // 强调文本
间距与尺寸系统则定义了UI元素之间的间距和标准尺寸,通常采用8级间距体系(如2px到40px)和3种控件高度 :
arduino
spacing-extra-tight: 4px; // 紧凑内边距
spacing-base: 16px; // 默认间距
height-control-default: 32px; // 按钮/输入框默认高度
特殊属性包括z-index层级、投影效果、阴影等级、动画曲线等,这些属性对于复杂UI的呈现至关重要 :
arduino
z-modal: 1000; // 模态框层级
z-tooltip: 1060; // 提示框层级(高于模态框)
shadow-low: 0 2px 4px rgba(0,0,0,0.01); // 较低的阴影
shadow-high: 0 8px 16px rgba(0,0,0,0.1); // 较高的阴影
Design Tokens的精髓在于将共性特征/属性变成可操控的变量 。例如,多个组件的圆角可能都是4px,且这些圆角都用于组件的背景层,那么它们可以绑定和使用同一个圆角Token,如corner-background-small。当需要将这5个组件的圆角都改为8px时,只需修改一次Token值,所有相关组件都会自动更新 。
三、命名规则的设计原则与最佳实践
Design Tokens的命名规则是确保设计与开发协作顺畅的关键。良好的命名规则应当遵循语义化、一致性、可读性和分层结构等原则 。
语义化原则要求Token名称能够清晰表达其用途和上下文。例如,color-button-background-primary-normal比简单的color-1更有意义,能够明确表示这是一个按钮的主状态背景色 。这种命名方式使得设计师和开发者都能直观理解Token的用途,减少沟通成本。
一致性原则要求整个设计系统中Token的命名风格保持统一。这包括使用相同的分隔符(如横线)、相同的命名层级(如"分类-场景-状态")以及相同的术语 。例如,所有颜色Token都应使用color-前缀,所有间距Token都应使用spacing-前缀,保持命名的一致性。
可读性原则要求Token名称应当简洁明了,避免过长或过于复杂的命名。同时,名称应当使用英文,因为这是设计与开发协作的通用语言 。例如,button-bg-color比btn背景色更合适,因为它使用英文且简洁。
分层结构原则要求Token名称能够反映其在设计系统中的层级关系。通常采用三级结构:基础Token(原始值)、语义Token(用途说明)和组件Token(组件级变量) 。例如:
css
// 基础Token
--semi-blue-5: #00704a;
// 语义Token
color-brand-default: var(--semi-blue-5);
// 组件Token
button-bg-color: var(color-brand-default);
这种分层结构使得设计系统更加灵活和可扩展。基础Token是设计系统的底层元素,语义Token则赋予这些基础元素具体的用途,组件Token则将这些语义Token应用到具体的组件中。
在实际应用中,Token命名通常采用"分类-场景-状态"模式 。例如:
- 颜色Token:
color-button-background-primary-normal - 字体Token:
font-size-text regular - 圆角Token:
corner-background-small
这种命名方式能够清晰表达Token的分类、应用场景和状态,使设计师和开发者都能快速理解Token的用途。
对于复杂的项目,可以采用"套娃"结构,即基础Token与组件Token的关联 。例如,登录按钮的背景色可以定义为login-button-bg,而这个Token可以引用基础品牌色brand-color-1:
css
login-button-bg: var(brand-color-1);
这样,当品牌色需要调整时,只需修改brand-color-1的值,所有引用它的组件Token都会自动更新,保持设计的一致性。
四、从设计到开发的完整实施流程
实施Design Tokens需要设计团队和开发团队的紧密协作,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在设计阶段,需要从设计规范中提取视觉元素并定义基础Token 。设计师应当与开发人员共同参与这一过程,确保双方对Token的定义和用途有共同理解。提取的视觉元素包括颜色、字体、间距、圆角、阴影等基础设计元素 。例如,从设计规范中提取所有按钮的背景色、边框颜色、文字颜色等,并为这些颜色定义基础Token。
然后,在设计工具中建立Token管理系统 。设计师可以使用Sketch、Figma等设计工具的样式库功能,将提取的视觉元素转化为Token,并按照分类、场景和状态进行组织 。例如,在Figma中创建颜色、字体、间距等分类,每个分类下再按场景和状态组织Token。同时,设计师应当将Token记录在表格中,包括Token名称、中文名、值和应用场景等信息,便于开发人员理解和使用 。
接下来,使用工具链将设计Token转换为开发代码 。开发人员可以使用Style Dictionary、Theo等工具,将设计Token导出为不同平台和格式的代码 。例如,将Token导出为CSS变量、SCSS变量、JSON文件或React Context等格式,供前端开发使用 。一个典型的Token转换过程如下:
css
// 设计Token
color-button-background-primary-normal: #00704a;
// 转换为CSS变量
:root {
--color-button-background-primary-normal: #00704a;
}
// 转换为SCSS变量
$color-button-background-primary-normal: #00704a;
在开发阶段,将Token集成到组件库和主题系统中 。前端开发人员应当将转换后的Token应用到组件的样式中,确保所有组件都使用Token而非硬编码的值 。同时,应当建立主题系统,通过条件赋值实现不同主题(如明暗模式)的切换 。例如,Semi Design的实现方式:
css
/* 明模式危险色定义 */
--semi-red-5 : 249, 57, 32;
/* 暗模式危险色自动反转 */
--semi-red-5 : 252, 114, 90;
最后,建立Token的维护和迭代机制 。Design Tokens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产品迭代和业务需求变化,需要不断更新和扩展。因此,应当建立Token的维护机制,包括版本控制、变更通知和文档更新等 。例如,可以使用语义化版本规范管理Token仓库,通过npm包发布更新,并建立完善的文档系统记录Token的定义和用途 。
五、Design Tokens的实施工具与最佳实践
实施Design Tokens需要一系列工具支持,包括设计工具、转换工具和开发工具等。
在设计工具方面,Figma、Sketch和Adobe XD等主流工具都支持Token管理。Figma的插件生态系统提供了多种Token管理解决方案,如Tokens Studio、Token Manager等,可以将设计Token导出为JSON或CSS变量格式。例如,使用Tokens Studio插件可以快速导出设计Token,并与开发团队共享。
在转换工具方面,Style Dictionary和Theo是两个最常用的设计系统转换工具 。Style Dictionary可以将设计Token从JSON格式转换为多种开发格式,如CSS、SCSS、Less、React Context等。Theo(由Salesforce开发)则专注于CSS变量的生成和管理,支持主题切换和动态更新。这些工具大大简化了设计到开发的转换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开发工具方面,现代前端框架都支持Token的集成和使用。例如,在React中可以使用Context API管理主题Token;在Vue中可以使用提供/注入(provide/inject)机制;在Flutter中则可以使用主题(Theme)和主题数据(ThemeData)来管理Token。同时,CSS变量(Custom Properties)是实现动态主题和跨平台一致性的核心技术,应当充分利用。
实施Design Tokens的最佳实践包括:
建立跨职能团队:设计、开发和产品团队应当共同参与Design Tokens的设计和实施,确保各方需求都被考虑 。设计师负责定义视觉元素,开发人员负责技术实现,产品团队则提供业务场景和需求洞察。
采用渐进式实施策略:对于大型项目,可以采用渐进式策略,先从核心组件和高频使用的设计元素开始,逐步扩展到整个设计系统 。例如,先定义颜色和字体Token,再逐步添加间距、圆角、阴影等其他Token。
保持Token的最小化和可组合性:Design Tokens应当尽可能基础和原子化,便于组合和复用 。例如,定义基础颜色Token而非具体的组件颜色Token,这样可以在不同组件中灵活组合使用。
提供完善的文档和示例:良好的文档是Design Tokens成功实施的关键 。应当为每个Token提供详细的文档,包括用途、值、应用场景和示例等。同时,应当提供UI组件库的示例,展示Token如何应用到实际组件中。
实施版本控制和变更管理:Design Tokens应当采用版本控制,确保变更可以追溯和回滚 。同时,应当建立变更管理流程,确保重要变更经过评审和测试。例如,可以使用GitHub管理Token仓库,通过Pull Request进行变更评审。
支持动态主题和多品牌场景:Design Tokens应当设计为支持动态主题和多品牌场景,通过条件赋值实现不同主题和品牌的切换 。例如,可以定义明暗模式下的不同Token值,或为不同品牌定义特定的Token扩展层 。
六、Design Tokens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尽管Design Tokens带来了诸多好处,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Token数量爆炸 :随着设计系统的扩展,Token数量可能会迅速增加,导致管理困难。解决方案是采用分层结构和命名空间 ,将Token按照分类、场景和状态进行组织,避免命名冲突和混乱 。例如,使用color-button-作为按钮颜色的命名空间,所有按钮相关的颜色Token都使用这一前缀。
设计与开发的术语差异 :设计师和开发人员可能使用不同的术语描述相同的视觉元素,导致沟通障碍。解决方案是建立统一的术语表和命名规则 ,确保双方使用相同的术语和命名方式。例如,设计师可能称为"主色",而开发人员可能称为"primary-color",应当统一为"color-brand-default"。
多平台一致性维护 :在跨平台应用中,不同平台可能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导致Token值难以统一。解决方案是采用抽象层和适配器模式 ,将平台特定的实现细节隐藏在抽象层后面,确保Token在不同平台上的表现一致 。例如,可以定义shadow-low作为抽象Token,然后在不同平台中实现为特定的阴影效果。
旧系统迁移困难 :对于已有设计系统,迁移到Design Tokens可能面临兼容性和一致性问题。解决方案是采用渐进式迁移策略 ,逐步替换旧系统中的样式定义,同时保持向后兼容。例如,可以创建旧系统与新Token的映射表,确保现有组件在迁移过程中不会出现样式偏差。
团队协作阻力 :在大型团队中,设计和开发人员可能对Token的使用有不同意见,导致协作困难。解决方案是建立明确的治理框架和决策流程 ,确保Token的定义和使用有明确的规则和责任人。例如,可以设立Token治理委员会,负责Token的定义、审核和更新。
七、实际案例分析:Semi Design的Token实现
Semi Design是一个典型的采用Design Tokens的设计系统,它提供了超过2800个设计Token,覆盖了颜色、字体、间距、尺寸等多个方面 。Semi Design的Token实现展示了如何通过分层结构和抽象化设计实现高度一致性和可扩展性 。
Semi Design的颜色系统采用了16个色相,每个色相包含10个明度等级,形成一个完整的色盘 。例如红色系列从--semi-red-0(浅红色)到--semi-red-9(深红色),覆盖了不同明度的需求。同时,Semi Design定义了功能颜色Token,如color-primary(主色)、color-error(错误色)等,这些Token可以基于色相-明度Token进行定义,实现灵活的调整和更新。
Semi Design的排版系统预设了从12px到32px的完整字号体系,以及轻(200)、常规(400)、粗(600)三种字重 。例如:
css
$font-size-small : 12px; // 辅助文本
$font-size-regular : 14px; // 正文
$font-size-header-6 : 16px; // 小标题
$font-weight-bold : 600; // 强调文本
间距与尺寸系统则提供了从2px到40px的标准化间距 :
php
$spacing额定值:4px; // 紧凑内边距
$spacing额定值:16px; // 默认间距
$height-control-default : 32px; // 按钮/输入框默认高度
特殊Token如z-index层级系统确保了弹窗组件的正确显示 :
perl
$z-modal : 1000; // 模态框层级
$z-tooltip : 1060; // 提示框层级(高于模态框)
Semi Design的Token实现还支持动态主题切换,通过覆盖变量的方式实现明暗模式的切换:
arduino
// 更改主色调为企业蓝
--semi-color-primary : 0, 149, 238;
// 增大按钮高度
$height-control-default : 36px;
通过ConfigProvider应用自定义主题:
javascript
import { ConfigProvider } from '@douyinfe/semi-ui';
import './custom-theme.scss';
<ConfigProvider themeMode="dark">
<App />
</ConfigProvider>;
Semi Design的Token实现展示了如何通过分层结构和抽象化设计实现高度一致性和可扩展性,为设计系统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八、未来趋势与发展方向
Design Tokens技术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可能会出现以下趋势:
AI辅助Token管理:随着AI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AI辅助的Token管理系统,能够自动识别设计中的视觉元素并生成对应的Token,或根据用户反馈自动调整Token值,提高设计效率和用户体验。
跨平台Token标准:目前各平台和框架的Token实现各不相同,未来可能会出现跨平台的Token标准,使设计Token能够在不同平台和框架之间无缝转换和使用,提高跨平台应用的一致性和开发效率。
动态Token系统:未来的Design Tokens可能会更加动态,能够根据用户偏好、环境条件或业务需求自动调整Token值,实现更加个性化和自适应的用户体验。
Token与设计原则的结合:Design Tokens可能会与设计原则(如一致性、简洁性、可访问性等)更加紧密地结合,通过Token的定义和使用直接体现设计原则,确保设计系统符合产品定位和用户体验目标 。
Token与组件的深度集成:未来的组件库可能会更加深度集成Design Tokens,使Token的修改能够直接影响组件的外观和行为,实现更加灵活和可定制的设计系统。
九、总结与建议
Design Tokens是现代设计系统的核心技术,通过将视觉设计元素抽象为可管理的变量,实现了设计与开发的无缝协作和一致的用户体验 。它们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维护成本,支持了动态主题和多品牌场景。
对于希望实施Design Tokens的团队,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建立跨职能团队,确保设计、开发和产品团队共同参与Design Tokens的设计和实施,形成统一的理解和规范 。
其次,采用渐进式实施策略,先从核心组件和高频使用的设计元素开始,逐步扩展到整个设计系统,避免一次性实施带来的复杂性和阻力 。
第三,建立完善的命名规则和分类体系,确保Token的语义化、一致性和可读性,为团队协作和长期维护奠定基础 。
最后,利用工具链简化实施过程,选择适合团队的设计工具、转换工具和开发框架,提高实施效率和质量。
通过合理设计和实施Design Tokens,团队可以建立更加高效、一致和可维护的设计系统,为产品的长期发展和用户体验提升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