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导航
- [格式介绍 - AppImage](#格式介绍 - AppImage)
- [手动打包 - appimagetool](#手动打包 - appimagetool)
- [自动打包 - linuxdeploy](#自动打包 - linuxdeploy)
- 杂七杂八
格式介绍 - AppImage
AppImage 是 Linux 系统中一种新型的软件包格式,它与 rpm、deb 这些软件包格式相比最大的不同便是:(1)无需安装,即用即删。(2)只需打包一次,便可到处运行。完美的解决了不同 Linux 发行版(Ubuntu/Debian/Fedora/CentOS)之间软件包不统一的问题。
它的工作原理便是将程序运行所需的文件全部打包在一个文件中,待程序运行时再将这些文件提取在 /tmp/.mount_xxxxxxx/ 目录中,然后执行 AppRun 脚本启动程序以进行资源的调用。以下便是一个 AppImage 文件内部包含的目录树结构:
markdown
AppDir/
├── AppRun
├── 应用图标.png
├── 程序名.desktop
├── usr/
├── bin/
├── lib/
├── share/
它本质上就是一个 squashfs 文件系统 + runtime 执行器。
特别注意:
(1)要实现跨平台运行,待打包的程序最好是在 CentOS 7 系统上进行编译 ,然后再进行打包。【注:**编译 C/C++ 程序所使用的系统库 glibc 在 Linux 系统上几乎肯定存在,而该库有着良好的向后兼容性,因此使用旧版本的 glibc 库编译出来的程序几乎可以完美的运行在新版本的 glibc 系统上。**而在 CentOS 7 上的 glibc 版本是 2.17,该版本较旧且兼容性较好,因此在其系统上编译出来的 C 程序通常也可以在大部分的 Linux 发行版系统中使用。】
(2)待打包程序依赖的 lib 文件中最好只包含其专属的库文件即可,不要包含类似 glibc 这样的系统库文件。【注:这是因为在 A 系统中的 glibc 文件通常并不可以在 B 系统中使用,因此为了避免 AppImage 程序运行错误,请勿这样去做。再者,glibc 在 Linux 系统中是肯定会存在的,因此也并不需要额外去包含这样的依赖文件。】
手动打包 - appimagetool
appimagetool 是由 AppImage 官方制作的打包工具,在使用它进行打包时,**必须要先分析待打包程序的动态库依赖情况,然后再完成对 AppDir 目录的装填,最后才能使用 appimagetool 完成对程序的打包。**由于分析程序的依赖情况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因此该工具在使用上体验并不太好。
接下来,我将演示如何对一个简单的 C 程序完成打包过程:
(1)文件准备:hello.c。
c
// 主文件 hello.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printf("Hello Appimage\n");
return 0;
}
(2)编译并打包
bash
#(1)编译及检验运行
gcc -o hello hello.c
./hello
#(2)制作 AppDir 目录树
mkdir -p AppDir/usr/bin/
cp ./hello AppDir/usr/bin/
wget https://github.com/boolean-world/appimage-resources/blob/master/hello-world-appimage/hello-world-icon.png -O AppDir/hello.png #任意图片文件即可
nano AppDir/hello.desktop #文件内容见下方
nano AppDir/AppRun #脚本内容见下方
#(3)开始制作 AppImage 程序
/root/appimagetool-x86_64.AppImage AppDir/
附注:
hello.desktop 文件如下:
ini
[Desktop Entry]
Name=hello
Exec=hello
Icon=hello
Type=Application
Categories=Utility;
Terminal=true
AppRun 脚本如下:
bash
#!/bin/sh
APPDIR="$(dirname "$(readlink -f "$0")")"
# 添加库目录
if [ -d "$APPDIR/lib64" ]; then
export LD_LIBRARY_PATH="$APPDIR/lib64:$LD_LIBRARY_PATH"
fi
if [ -d "$APPDIR/usr/lib" ]; then
export LD_LIBRARY_PATH="$APPDIR/usr/lib:$LD_LIBRARY_PATH"
fi
# 启动主程序 //注意:不同应用主程序路径需要修改
exec "$APPDIR/usr/bin/hello" "$@"
AppDir 目录树结构如下:
wiki
AppDir/
├── AppRun //启动程序,可以是简单的脚本,也可以是 ELF,只要保证运行该脚本主程序能被启动即可。
├── hello.desktop //注意 EXEC 的值,它对应的是/usr/bin/目录中的程序,而 Icon 对应的是当前目录
├── hello.png //也支持 svg 格式
└── usr
└── bin
└── hello
自动打包 - linuxdeploy
linuxdeploy 是一个由第三方制作的 AppImage 打包工具,与 appimagetool 不同的是,它可以对待打包程序自动进行依赖分析,并自动将所需的依赖及资源文件按照 AppDir 的目录格式给装填完毕,用户只需将模版化的 desktop 文件和 icon 文件准备好即可,使用起来简直美滋滋。
【示例一】:接下来,我将演示如何对一个需要依赖的简单 C 程序完成打包过程:
(1)文件准备:mylib.h、mylib.c、main.c、Makefile。
c
// 动态库头文件 mylib.h
#ifndef MYLIB_H
#define MYLIB_H
int add(int a, int b);
void hello();
#endif
c
// 动态库源码 mylib.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ylib.h"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void hello() {
printf("Hello from my dynamic library!\n");
}
c
// 主程序 main.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ylib.h"
int main() {
hello();
int result = add(3, 5);
printf("3 + 5 = %d\n", result);
return 0;
}
makefile
# Makefile 文件
CC=gcc
CFLAGS=-fPIC -Wall
LDFLAGS=-shared
TARGET_LIB=libmylib.so
TARGET_MAIN=main
all: $(TARGET_LIB) $(TARGET_MAIN)
$(TARGET_LIB): mylib.o
$(CC) $(LDFLAGS) -o $(TARGET_LIB) mylib.o
mylib.o: mylib.c mylib.h
$(CC) $(CFLAGS) -c mylib.c
$(TARGET_MAIN): main.o $(TARGET_LIB)
$(CC) main.o -L. -lmylib -o $(TARGET_MAIN)
main.o: main.c mylib.h
$(CC) -c main.c
clean:
rm -f *.o $(TARGET_MAIN) $(TARGET_LIB)
(2)编译并打包
bash
#(1)编译及检验运行
cd myapp
make
mv libmylib.so /lib64/libmylib.so
./main
#(2)制作的 main.desktop 文件内容
cat main.desktop
[Desktop Entry]
Name=main
Exec=main
Icon=main
Type=Application
Categories=Utility;
Terminal=true
#(3)获取一个 Icon 文件
wget https://github.com/boolean-world/appimage-resources/blob/master/hello-world-appimage/hello-world-icon.png -O main.png
#(4)开始制作 AppImage 程序
/root/linuxdeploy-x86_64.AppImage --appdir /root/myapp --output appimage --icon-file main.png --desktop-file main.desktop -e main
ls -l main*.AppImage
【示例二】:最后,我再演示如何对一个系统命令 find 完成打包过程:
bash
#(1)制作的 find.desktop 文件内容
cat find.desktop
[Desktop Entry]
Name=find
Exec=find
Icon=find
Type=Application
Categories=Utility;
Terminal=true
#(2)获取一个 Icon 文件
wget https://github.com/boolean-world/appimage-resources/blob/master/hello-world-appimage/hello-world-icon.png -O find.png
#(3)开始制作 AppImage 程序
cd $(dirname $(which find))
/root/linuxdeploy-x86_64.AppImage --appdir /root/find --output appimage --icon-file find.png --desktop-file find.desktop -e find
ls -l find*.AppImage
注意:(1)建议将 icon 和 desktop 文件放置在 find 命令根目录下,这样在打包的时候能够避免很多问题。(2)由于 linuxdeploy 在打包环节调用的是 appimagetool,而 appimagetool 在打包的时候会在 github 上拉取 runtime 文件,因此在使用前建议设置全局代理以确保 github 可访问。
杂七杂八
- AppImage 参考:官网、参考文档、软件分发
- linuxdeploy 插件系统:awesome-linuxdeploy,插件 linuxdeploy-plugin-checkrt 在打包较复杂的 C 程序时可能会比较有用。
- 理想的编译环境:CentOS 7 x64、CentOS 6 x32。【注意:64 位系统打包出的 AppImage 不可在 32 位系统使用。 】
- pkg2appimage 工具支持将 deb 软件包转换给 AppImage 格式的软件包。【注:理论是美好的,但实际打包时失败率太高且太折腾,不推荐使用,还是老实用 linuxdeploy 吧。】
- 已打包的 AppImage 软件包,可通过
./app*.AppImage --appimage-extract将其包含的文件重新提取出来,以供参考或重复打包。
(*)全局代理设置
bash
export http_proxy=http://192.168.56.1:7890
export https_proxy=http://192.168.56.1:7890
export no_proxy=192.168.56.1,localhost
export HTTP_PROXY=http://192.168.56.1:7890
export HTTPS_PROXY=http://192.168.56.1:7890
export NO_PROXY=192.168.56.1,localh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