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算Appl.Surf.Sci解读【钠离子】苏州大学能源学院:熵驱动无序表面构建实现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的超强抗水稳定性

【文章信息】

**第一作者:**Jiaqi Wang

**通讯作者:**Junhua Zhou, Ruizhi Yang, Mark H. Rümmeli

**通讯单位:**苏州大学能源学院

DOI**:**

https://doi.org/10.1016/j.apsusc.2025.165108

【研究背景】

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在空气中易与H2O/O2/CO2发生副反应,生成NaOH、Na2CO3等表面钝化层,导致活性钠损失、结构坍塌与容量衰减。传统表面包覆或掺杂策略虽能部分改善稳定性,但工艺复杂且存在晶格失配问题。

【全文速览】

本研究提出一种高熵工程策略,设计合成Na0.8Mg0.1Zn0.1Cu0.1Fe0.1Mn0.6O2高熵氧化物正极。该材料在热力学驱动下自发形成厚度约10 nm的非晶表面层,其形成能仅为0.16 eV。该非晶层作为动力学屏障,将H2O/O2反应的活化能提升160%,显著抑制表面腐蚀与钠损失。经90天水浸后,HEO仍保持98%初始容量,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达99%,优于现有层状正极材料。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高熵正极;非晶包覆层;抗水稳定性

【图文解析】

HEO与低熵对比材料NMMO的XRD、TEM与EDS表征,显示HEO表面形成均匀非晶层。

XPS与DFT计算揭示表面元素梯度分布与非晶层低形成能机制。

水浸后HEO结构稳定,无Na2CO3或水合相生成,而NMMO出现明显结构破坏与副产物。

电化学测试表明HEO在水浸90天后仍保持高容量与低极化。

【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高熵工程成功构建具有自发形成非晶保护层的正极材料,实现了对水/空气环境的超高稳定性。该策略为解决钠电正极材料的环境敏感性与长期存储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并具有向锂/钾离子电池体系推广的潜力。

相关推荐
渲吧-云渲染5 小时前
固态电池:开启下一代能源存储的“破晓时刻“
能源
萤丰信息5 小时前
智慧园区能源革命:从“耗电黑洞”到零碳样本的蜕变
java·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安全·能源·智慧园区
头发还在的女程序员11 小时前
能源管理系统中的物联网数据采集:(附源码)
能源·能源管理
ayingmeizi16321 小时前
清洁能源企业如何借助AI CRM管理长周期项目实现降本提效
人工智能·能源
学术小白人21 小时前
第一轮征稿!2026年数字能源与转换技术国际研讨会(DECT 2026)
数据分析·能源·制造·教育·rdlink研发家·数字媒体
竹君子4 天前
研发管理知识库(14)k8s与MicroK8s比较
能源
Amy187021118237 天前
户用光伏向阳台转移 阳台光伏开启能源新纪元
能源
搞科研的小刘选手7 天前
【同济大学主办】第十一届能源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ESEE 2025)
大数据·人工智能·能源·材质·材料工程·地理信息
幂律智能8 天前
能源企业合同管理数智化转型解决方案
大数据·人工智能·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