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在main分支上瞎折腾
见过太多新手犯这毛病------直接在main分支上吭哧吭哧写新功能。开源项目最忌讳这个,万一你代码出bug,整个项目都得跟着崩。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从最新main分支切新功能分支,命名最好带特征,比如或。之前有个兄弟把分支命名为,结果半年后全员看到十几个test分支集体懵逼(笑cry)。
- 提交记录必须说人话
最烦那种提交信息写"修复bug"的------这特么跟没写有啥区别?好的提交信息要三要素:类型(feat/fix/docs)+模块+概要。举个栗子:
记住,以后维护代码的人可能半夜三点看着你的提交记录抓狂,做个人吧(狗头保命)。
- PR模板才是救命稻草
现在正规开源项目都有PR模板,别头铁非要自己写。模板里要填的功能说明、测试步骤、关联issue都是维护者最关心的。有次我偷懒没填测试步骤,结果被维护者连环十八问:"这功能在安卓平板上测过吗?""极端网络情况会闪退吗?"......直接给我问跪了。
- 变基(rebase)的骚操作
合并分支前先rebase主分支,这操作能让你提交历史变成直线。具体操作:
遇到冲突别慌,用看哪些文件打架,解决后再。记住:永远别rebase公共分支,除非你想被团队群殴(认真脸)。
- 紧急修复要走hotfix流程
生产环境出bug时,别慌慌张张直接改代码。正确姿势是从发布标签切hotfix分支:
修完同时合并到main和develop分支,打上新标签。这套路能保证修复代码不会在下次发布时丢失。
- 善用保护分支规则
现在GitHub/GitLab都能设置保护规则:要求PR必须通过CI检查、禁止force push、必须代码审核等。虽然有时候觉得麻烦,但真是为项目好。我就曾被强制要求通过SonarQube代码质量检测,改了三遍才过关,现在回头看真香。
- 代码审查要会玩
审查别人代码时别光说"这里不行",得给出替代方案。比如:"这个循环查询数据库可能会慢,要不要改成批量查询?" 被审查时也别玻璃心,我曾经被指着代码说"这写法太骚了,我们凡人看不懂",改完发现性能确实提升200%(捂脸)。
最后啰嗦句:多用看分支图谱,养成查改动的好习惯。在开源社区混,规范的Git操作比写炫酷代码更重要------毕竟谁都不想要一堆神仙都理不清的提交记录对吧?(溜了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