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

音视频牛哥4 天前
音视频开发·视频编码·直播
全面解读Android平台GB28181接入方案:SmartGBD的技术实现与应用随着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系统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从城市安全到交通监控,再到智慧教育和车载终端,几乎每个行业都离不开高效的监控和数据传输系统。在此背景下,GB28181协议作为中国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的国家标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定义了视频监控设备与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与控制机制,还为实现多设备、多平台的互联互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音视频牛哥5 天前
音视频开发·视频编码·直播
RTSP|RTMP|GB28181深度解读:如何构建系统级实时视频链路在绝大多数开发者眼中,“直播协议”意味着推流、播放、延迟与带宽。但从系统工程的视角看,协议并不仅仅是一个传输通道,而是 描述时间、状态与控制逻辑的系统契约。
aqi0010 天前
android·ffmpeg·音视频·直播·流媒体
FFmpeg开发笔记(八十八)基于Compose的国产电视直播开源框架MyTVMyTV的源码托管地址为https://github.com/yaoxieyoulei/mytv-android(星星数0.7k),国内的镜像地址为https://gitcode.com/gh_mirrors/my/mytv-android。最新版本是2024年12月发布的tv2.2.7,可见该框架的源码更新十分及时,该版本的源码下载链接为https://github.com/yaoxieyoulei/mytv-android/archive/refs/tags/tv2.2.7.tar.gz。 MyTV的
aqi0017 天前
ffmpeg·音视频·直播·流媒体
FFmpeg开发笔记(八十六)基于Node.js的国产视频编辑开源框架OpenCutOpenCut是一款开源、跨平台的新兴国产视频剪辑工具,支持时间轴、多轨编辑、色彩校正等功能,并支持硬件加速,界面简洁友好,特效资源库丰富且免费。虽然OpenCut的视频编辑操作用到了FFmpeg,但它基于Web服务,不论何时何地,只要能打开浏览器,就能使用OpenCut剪辑视频。 OpenCut的官网地址为https://opencut.net/,源码托管地址为https://github.com/OpenCut-app/OpenCut(星星数32k),国内镜像地址是https://gitee.com/
aqi0018 天前
ffmpeg·音视频·直播·流媒体
FFmpeg开发笔记(八十五)基于PyQt和FFmpeg的开源视频剪辑器OpenShot《FFmpeg开发实战:从零基础到短视频上线》一书的“第 12 章 FFmpeg的移动开发”介绍了如何使用FFmpeg在手机上剪辑视频,方便开发者更好地开发类似剪映那样的视频剪辑软件。那么在桌面系统上还有一款开源视频剪辑框架OpenShot,通过该框架可以更快地加工编辑视频文件,下面就来介绍如何在桌面系统中使用OpenShot。 OpenShot的全称是OpenShot Video Editor,它是一款跨平台的开源视频编辑器,适用于Linux、Mac和Windows等系统,且提供了高质量编辑视频和动画的
aqi0024 天前
ffmpeg·音视频·直播·流媒体
FFmpeg开发笔记(八十四)使用国产的librestreaming实现RTMP直播librestreaming是一款基于Android的实时滤镜RTMP推流库,它使用MediaCodec API进行视频和音频编码,并使用librtmp库执行rtmp流式传输。此外,librestreaming还提供了在摄像头捕捉阶段之后和编码阶段之前实时视频滤镜的功能。 librestreaming的源码托管地址为https://github.com/lakeinchina/librestreaming(星星数1.0k),国内的镜像地址为https://gitee.com/mirrors/librest
AKAMAI1 个月前
人工智能·云计算·直播
直播监控的生死时速:深夜告警引发的系统崩溃危机数据分析系统稳定运行半年后,勇哥又有了新想法:"预计某重大体育赛事能有1.2亿观众同时在线,这是我们成为直播界独角兽的机会!"
保利威直播1 个月前
uni-app·直播·直播平台
保利威uniapp直播插件功能清单-开播端/主播端/观看端(持续测试更新中...)保利威是一家视频技术服务商,成立于2013年,核心产品有直播系统、点播系统等技术,为软件开发者提供各类直播、点播SDK、API集成方案,2020-2025年连续6年蝉联企业视频SaaS直播第一名。
木西1 个月前
视频编码·直播
免费开源神器:OBS 直播+录屏一键搞定OBS Studio 是一款完全免费、开源、无广告的「直播 + 录屏」全能工具,支持 Windows / macOS / Linux,一套配置即可同时完成本地高画质录制与多平台推流直播,是新手和职业主播的标配。
aqi001 个月前
ffmpeg·音视频·直播·流媒体
FFmpeg开发笔记(八十二)使用国产直播服务器smart_rtmpd执行推流操作smart_rtpmd是一款用于直播且录播性能卓越的流媒体服务器,相当于nginx+rtmp,或者是简化版的SRS和ZLMediaKit。smart_rtpmd开源且跨平台,支持Windows、Linux(含Ubuntu、CentOS等)、FreeBSD、ARM64等操作系统。smart_rtpmd支持的视频格式包括H.264、H.265、VP8等,支持的音频格式包括AAC、OPUS等。 smart_rtpmd的源码托管地址为https://github.com/superconvert/smart_rt
aqi001 个月前
ffmpeg·音视频·直播·流媒体
FFmpeg开发笔记(八十一)FFmpeg代码对RTSP和RTMP的推流区别首先注意RTSP推流地址以“rtsp://”开头,且RTSP地址的默认端口号为8554。而RTMP推流地址以“rtmp://”开头,且RTMP地址的默认端口号为1935。 其次注意FFmpeg从6.1开始对RTMP协议做了增强支持,主要是支持HEVC、VP9和AV1等编码格式通过RTMP协议进行推流,所以建议将编译环境的FFmpeg版本升级到6.1或者更高版本。
音视频牛哥2 个月前
音视频开发·视频编码·直播
干货分享之如何设计实现跨平台超低延迟RTSP播放器适用平台:Windows / Linux(x86_64, aarch64)/ Android / iOS
音视频牛哥2 个月前
音视频开发·视频编码·直播
从RTSP播放遇到RTP无 Marker探讨RTP规范化打包与稳健切帧下面以“大牛直播SDK 的 RTSP 播放器遇到 RTP 不带 Marker 位(M bit)”为切入点,结合 RTP/RTCP 基础 与 H.264/H.265/AAC 的负载规范,说明发送端如何规范打包,以及接收端如何稳健容错(即使对端未按规范设置 Marker)。
你很易烊千玺2 个月前
小程序·uni-app·直播
即时通讯小程序1.网易云信SDK1)先申请注册云信账号2)下载SDK3)配置manifest.json4)初始化SDK
AKAMAI2 个月前
人工智能·云计算·直播
部署在用户身边,将直播延迟压缩至毫秒级电商直播正成为企业出海的核心增长引擎,而云计算作为底层基建,性能、安全性与成本控制直接决定着直播体验与业务成败,但在电商直播全球化过程中,选择对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成为支撑企业级扩展性与全球服务能力的关键。
音视频牛哥2 个月前
音视频开发·视频编码·直播
RTSP流端口占用详解:TCP模式与UDP模式的对比在音视频传输协议中,RTSP(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实时流传输协议)被广泛用于点播、直播、监控等场景。开发者在实际部署或调试时,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一路 RTSP 流到底占用多少个端口?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和传输模式密切相关。本文将结合 TCP 与 UDP 两种情况,为你做一个详细梳理。
音视频牛哥3 个月前
音视频开发·视频编码·直播
RTSP/RTMP vs WebRTC:实时视频技术选型的务实之路在实时视频的技术选型中,WebRTC 曾一度被许多团队视为“唯一的正确答案”。凭借浏览器原生支持、点对点传输以及端到端的低时延特性,它确实在在线会议、互动课堂等场景中展现了极大优势。然而,当这些团队尝试把同一套方案推广到更广阔的行业领域时,比如安防巡检、工业监控、医疗观摩、低空经济无人机视频回传、机器人远程操控等,就逐渐暴露出“错配”的问题。
音视频牛哥3 个月前
音视频开发·视频编码·直播
跨平台 RTSP/RTMP 播放器工程化实践:低延迟与高稳定性的挑战与突破在实时视频系统中,播放器常常被误解为一个“简单环节”——拉流、解码、渲染,流程看似清晰明了。但真正的挑战并不在于能否快速跑通一个 Demo,而在于能否在 复杂网络、海量终端、苛刻延迟 的现实场景中,依旧保持稳定、流畅和低时延。
音视频牛哥3 个月前
音视频开发·视频编码·直播
从 H.264/H.265 到 H.266:RTSP播放器的跨代际演进视频编解码的发展历程,始终是 带宽效率与视觉体验的博弈。从 H.264 的普及,到 H.265/HEVC 的深化应用,每一次标准迭代,都在推动视频向更高分辨率、更高帧率、更复杂场景的应用迈进。而 H.266(VVC,Versatile Video Coding)的出现,则被认为是 面向未来十年的关键拐点:它在相同画质下相较 H.265 可节省 30–50% 的码率,为 4K/8K 超高清、XR 沉浸式体验、低空经济中的无人机回传、远程医疗手术视频、工业检测等高带宽场景,带来了现实可行的传输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