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实例_奇偶校验算法

一、奇偶校验算法

奇偶校验算法(Parity Check Algorithm)是一种简单的错误检测方法,用于验证数据传输中是否发生了位错误。通过在数据中添加一个附加的奇偶位(即校验位),来实现错误的检测和纠正。

在奇偶校验算法中,假设每个字节由8个比特(位)组成。奇偶校验位的值取决于数据字节中的1的个数。如果数据字节中1的个数是偶数个,奇偶校验位被设置为0;如果1的个数是奇数个,奇偶校验位被设置为1。这样,在接收端,通过统计接收到的数据字节中1的个数,就可以检测出位错误。

具体的奇偶校验算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发送端:在发送数据字节之前,统计数据字节中1的个数,根据个数设置奇偶校验位的值,并将数据字节和奇偶校验位一起发送。

(2)接收端:在接收数据字节后,再次统计接收到的数据字节中1的个数,与接收到的奇偶校验位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不一致,说明数据传输中发生了位错误。

奇偶校验算法在以下场景中常被使用:

(1)串行通信:在串行通信中,奇偶校验算法可以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发生的位错误。发送端计算奇偶校验位并附加到发送的数据字节上,接收端通过验证奇偶校验位来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

(2)存储介质:在一些存储介质上,如磁盘驱动器或闪存存储器,奇偶校验算法可以用于检测数据读取或写入过程中发生的位错误。在存储数据时,计算奇偶校验位并与数据一起存储;在读取数据时,再次计算校验位并与存储的校验位进行比较,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错误检测:奇偶校验算法也可以用于其他需要简单错误检测的场景。例如,在计算机内存或寄存器中,奇偶校验位可以用于检测存储数据过程中的位错误,以避免数据的错误使用或传输。

奇偶校验算法只能检测到位错误,而不能纠正错误。如果检测到错误,则需要采取其他纠错措施或请求重新传输数据。

二、代码实现

场景:在单片机通信里,单片机需要向上位机发送数据。 下面代码演示两个函数,针对发送方和接收方使用,使用奇偶校验算法对数据进行验证。

2.1 发送方函数

cpp 复制代码
void sender_send_data_with_parity(unsigned char* data, int length) {
    // 统计数据字节中1的个数
    int count = 0;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
        unsigned char byte = data[i];
        for (int j = 0; j < 8; j++) {
            if ((byte >> j) & 1) {
                count++;
            }
        }
    }
​
    // 计算奇偶校验位,如果1的个数是偶数,则校验位为0,否则为1
    unsigned char parity_bit = (count % 2 == 0) ? 0 : 1;
​
    // 发送数据字节和奇偶校验位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
        send_byte(data[i]);
    }
    send_byte(parity_bit);
}

2.2 接收方函数

cpp 复制代码
void receiver_receive_data_with_parity() {
    // 接收数据
    unsigned char received_data[MAX_LENGTH];
    int length = receive_data(received_data);
​
    // 统计接收到的数据字节中1的个数
    int count = 0;
    for (int i = 0; i < length - 1; i++) {
        unsigned char byte = received_data[i];
        for (int j = 0; j < 8; j++) {
            if ((byte >> j) & 1) {
                count++;
            }
        }
    }
​
    // 比较接收到的奇偶校验位与数据字节中1的个数是否一致
    unsigned char expected_parity_bit = (count % 2 == 0) ? 0 : 1;
    unsigned char received_parity_bit = received_data[length - 1];
​
    if (expected_parity_bit != received_parity_bit) {
        // 发生了位错误
        handle_error();
    } else {
        // 数据传输正常
        process_data(received_data, length - 1);
    }
}
相关推荐
雷渊21 分钟前
深入分析mybatis中#{}和${}的区别
java·后端·面试
我是福福大王25 分钟前
前后端SM2加密交互问题解析与解决方案
前端·后端
老友@1 小时前
Kafka 全面解析
服务器·分布式·后端·kafka
Java中文社群1 小时前
超实用!Prompt程序员使用指南,大模型各角色代码实战案例分享
后端·aigc
风象南1 小时前
Spring Boot 实现文件秒传功能
java·spring boot·后端
橘猫云计算机设计1 小时前
基于django优秀少儿图书推荐网(源码+lw+部署文档+讲解),源码可白嫖!
java·spring boot·后端·python·小程序·django·毕业设计
黑猫Teng1 小时前
Spring Boot拦截器(Interceptor)与过滤器(Filter)深度解析:区别、实现与实战指南
java·spring boot·后端
小智疯狂敲代码1 小时前
Java架构师成长之路-框架源码系列-整体认识Spring体系结构(1)
后端
星河浪人2 小时前
Spring Boot启动流程及源码实现深度解析
java·spring boot·后端
雷渊2 小时前
深入分析Spring的事务隔离级别及实现原理
java·后端·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