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排放的核污水就像软件项目迭代中的技术债

日本最终还是排放了核污水

2023年8月24日,日本最后还是排放了核污水。网上的讨论很多,有说不应该排放的,也有说污染其实不严重,不需要担心的。首先说明,我是反对排放的。不是因为核污水超标,即使没有超标,我也不认为应该排放到海里。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辐射元素排放到海水中后,会通过食物链富集效应,最终大量的集中到人类身上。即使排放时的指标是安全的,最终,辐射污染富集到人体身上后,迟早要超标的。

关于日本排放核污水的事,我觉得和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技术债很像。所以今天就蹭个热点,聊一聊项目中的技术债。

软件项目的迭代过程

我记得大学的时候,课本上学的软件迭代还是瀑布流的迭代方式。这个就比较简单,提出一个大项目,然后细化各个功能。架构师拿到十分完善的需求文档后,开始架构设计。然后开发,测试,上线,验收,完成整个项目。在这个过程中,需求是明确的,按照需求去实现就行。

可是后来出现了敏捷开发。老板们一看,这个好呀,敏捷开发,不就是快速开发吗,大大提高开发速度。尤其是互联网公司,讲究的就是一个唯快不破。然后,,,很明显就感觉到,项目中的技术债越来越多了。

原先项目需求明确后,即使开发过程中有需求变化,也都是在代码上线前修改,可以把看到的不合理代码设计给改掉,影响可控。敏捷后,项目需求是逐步迭代上线的,有时候需求间是相互影响的,再加上互联网的人员换的也勤快,需求时间也短,这前后的代码越来越不融洽。

技术债的积累

技术债是怎么积累的呢,其实是项目过程中,为了短期的收益(上线时间)而做出的技术上的妥协(怎么快怎么来) ,这些妥协可能会在未来导致更多的工作,或者可能的线上问题。可以看出,技术债务并不总是坏事。有时,为了满足紧迫的市场需求或截止日期,团队可能需要做出一些妥协。关键是要意识到这些妥协,并在适当的时候偿还这些债务。如果需求上线了,就不管对应的技术债了,这个技术债可不就是越来越多吗。

就像文章最开始的日本排放核污水。从当年日本核电站地震出事,日本采用了注水冷却并储存核污水的方案,我们就能意识到,这个核污水一定要处理掉的,不然越堆越多,最后就只能排放出来的。10几年了,日本就没想过要解决核污水,现在说要排放,我觉得吧,这个估计是10几年前就确定的方案了,只是没有往外说,最后就看什么时间排放。最后,我们就这样又一次见证了历史。

重构

技术债不断积累后,会导致新需求越做越慢,bug还多。这个时候,老板就会觉得做这个需求的人不行,做的又慢,bug又多。但是只有做需求的人才知道,真的改不动呀。

所以,当你做一个需求,感觉改不动,或者明明没有改多少代码,但是bug特别多。 那么一定要想一想这个项目是不是存在了很长时间了。如果存在了很长时间了,那么大概率需要解决技术债的时候到了。怎么解决,重构!!

怎么重构,这个话题很大,一两句说不清楚。不过,一旦你成功重构了一个老项目,那么大概率你的技术水平能有一大步的提升。

就像有人说的,一个文明的衰退等于一个新的文明的诞生。

扯一句

最近新弄了一个公粽号:写代码的浩 ,求个关注。

后面会逐步把掌握的前端知识以及职场知识沉淀下来。 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或者建议,可以多多交流,原创文章,文笔有限,才疏学浅,文中若有不正之处,万望告知。

相关推荐
月下点灯30 分钟前
🔄记住这张图,脑子跟着浏览器的事件循环(Event Loop)转起来了
前端·javascript·浏览器
邹小邹-AI34 分钟前
Rust + 前端:下一个十年的“王炸组合”
开发语言·前端·rust
行走在顶尖36 分钟前
vue3+ant-design-vue
前端
华仔啊1 小时前
图片标签用 img 还是 picture?很多人彻底弄混了!
前端·html
lichong9511 小时前
XLog debug 开启打印日志,release 关闭打印日志
android·java·前端
烟袅2 小时前
作用域链 × 闭包:三段代码,看懂 JavaScript 的套娃人生
前端·javascript
风止何安啊2 小时前
收到字节的短信:Trae SOLO上线了?尝尝鲜,浅浅做个音乐播放器
前端·html·trae
抱琴_2 小时前
大屏性能优化终极方案:请求合并+智能缓存双剑合璧
前端·javascript
用户463989754322 小时前
Harmony os——长时任务(Continuous Task,ArkTS)
前端
fruge2 小时前
低版本浏览器兼容方案:IE11 适配 ES6 语法与 CSS 新特性
前端·css·e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