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多用途和专业化的 AI 大模型、移除安卓代码的 HarmonyOS NEXT 、给折叠屏应用提供适配方向的《 折叠屏/平板应用体验评估标准 》。。。
不过除了这些比较贴近我们普通用户,容易讲清楚的东西,华为还官宣了一个大家可能没注意的黑科技:
星闪,一项将 " 更稳 WiFi " 和 " 更好蓝牙 " 融合起来的通信标准。
根据官方的介绍(华为开发者大会 2023),星闪和 HarmonyOS 一样,主打一个 " 万物互联 " 。

它同时规定了两种协议:
一种是有些类似于 WiFi 的星闪 SLB ,只不过相比 WiFi ,星闪时延更低,网络更稳;
还有一种是类似于蓝牙的星闪 SLE ,但无论是速度、延迟还是信号,都完爆传统蓝牙。
不过,在托尼看来,它能在技术参数上胜过 WiFi 和蓝牙多少,都不是重点。
对于现在混乱的无线互联情况,最重要的是 " 融合 " 。

经常需要拿各种无线设备连来连去的小伙伴都知道,现在的无线互联生态到底有多割裂,体验有多糟糕。
无线键鼠、无线耳机的接收器在电脑上插得满满当当;但如果抛弃接收器换成蓝牙键鼠和耳机,那糟糕的性能基本没法用。
手机和车机的互联也是,虽然理论上双方的互联没有问题;但实际上,除非手机厂和汽车品牌做了双向适配,不然还是得回到蓝牙播放全损音质的时代。
对我们这些经常要同时使用一堆设备的人来说,各家手机平板上的互联、互传更闹心。
跨厂商的文件互传相对还好点,勉强能分成四个阵营:华为主导的互传联盟、其他国内厂商的互传联盟、谷歌主导的 Nearby Share ,以及苹果的 AirDrop 。
在阵营内,只要能忍受经常搜不到设备,以及时不时的传输失败,还是勉强能用的。
国内最大的互传联盟

而互联就完全是另一回事。
厂商的互联生态只限于内部,华米 OV 各有一套,想让小米的手机和 vivo 的平板共享剪贴板,简直比登天还难。
各家的体系完全撕裂,要是没有 " 全家桶 " ,就别提什么便利的跨设备特性。。。

虽然说现在这种情况,肯定有厂家自己的小九九在里面。
但在经历过一堆糟糕的体验后,托尼也发现了两个技术问题,可以算是现在厂商即使想遵守标准,也遵守不了的理由。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标准。
在 WiFi 和蓝牙协作上,并没有一个能摁着厂家的头去执行的力量。

从特性上看,蓝牙和 WiFi 本该是互补的,如果能互相协作,那最好不过:
WiFi 速度快、连接距离长、连接也更稳,但硬件复杂,功耗更高,连接时操作复杂;
蓝牙虽说通讯距离、通讯速度,还有通讯质量都是悲剧,但它省电、轻量化、连接简单的特点,刚好能填上 WiFi 的盲区。
但不幸的是, WiFi 和蓝牙的技术标准完全分属两个联盟,它们在设计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过协同运作,更没有考虑过互相配合。
像文件互传的分裂,就是一个很生动的例子。
理论上,互传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两个手机通过蓝牙简易的确认身份,然后告诉对方一个临时 WiFi 热点和密码,再通过热点快速传输文件。

但问题在于, WiFi 联盟和蓝牙联盟根本就没有规定,这其中的每一步,应该采用哪种具体方案!因为技术联盟之间从来没有这么深入的合作!
于是 A 公司设置了方案 A , B 公司设计了方案 B , C 公司弄出了方案 C 。。。
而且你还不好骂它,因为行业内就没个标准。。。

另一个问题是,蓝牙当年设计的上限太低,在 2023 年的现在,可以说啥都干不好。
但 WiFi 的下限太高,那些想从蓝牙这个巨坑里脱出来的设备,往往会撞上 "WiFi 下限 " 这个无法翻越的壁垒。
举个栗子,现在最常见的需求------无线耳机,就是刚好卡在两个技术中间,不上不下的受害者。
无线耳机的续航很重要,因此省电的蓝牙看起来最合适;

但只要研究过蓝牙音质的人都知道,现在蓝牙耳机勉强能用,完全是各家在蓝牙底下套了一堆骚操作的结果。
比如降低延迟的 aptX LL ,提高音质的 LDAC 。
如果没有这些私有协议撑着,蓝牙耳机的延迟、音质和连接质量完全就是悲剧。
随随便便就能上到零点几秒的音频延迟、最多听听 mp3 的音质、还有在人员密集处的信号不佳。。。

这里的每一点,都是当前蓝牙技术根本无法解决的。
那么,用 WiFi 的无线耳机会是个好主意吗?
只要上淘宝搜搜,就能发现在常规市场上压根没有这种产品。
毕竟 WiFi 耳机必然要面对更高的成本、复杂到爆炸的连接操作、非标准的软件、更高的功耗。。。
愿意掏 2200 刀买个 " 杂牌 " 耳机,应该是没人会这么干的。。。

和无线耳机类似,现在的大量无线设备,比如键鼠、车机互联,大多都被蓝牙和 WiFi 的巨大鸿沟夹在中间。
蓝牙只是勉强能用,改用 WiFi 的成本又太高,只能通过各种的私有硬件和私有协议来各扫门前雪。
在托尼看来,星闪就是剑指这两点,试图打造一个统一、可行的互联规范。

首先,针对 " 低端蓝牙 " 和 " 高端 WiFi" 的跨技术协作问题,星闪联盟采用了一种可以说是大力出奇迹的办法:
把 "WiFi" 和 " 蓝牙 " 都变成 " 星闪 " 。
开头提到过,星闪可以分成两个分支:SLB 和 SLE 。
从它们的特性上看, SLB 就是 " 更稳的 WiFi" ,快,但复杂;
而 SLE 就是 " 更好的蓝牙 " ,慢,但简单低功耗。
但这两个分支并不像 WiFi 和蓝牙一样毫无关系,它们是同一个标准下的两个不同用途的分支而已。
星闪联盟在协调 " 星版 WiFi" 和 " 星版蓝牙 " 的时候,肯定不会出现之前各自为战,完全依靠厂商自己乱来的情况。
SLE 和 SLB 共用一个上层设计

那它有什么用呢?
比如说,给未来统一的车机和手机的互联打地基。
和手机互传的分裂一样,现在车机互联的混乱,有相当一部分是纯粹的技术原因。
由于蓝牙的性能不能满足互联需要, WiFi 的连接和认证过程又过于繁琐,所以车机互联最常见的办法,同样是先蓝牙认证,自动交换 WiFi 的连接参数,最后自动切换到 WiFi 完成车机互联。
但如同之前所说, WiFi 和蓝牙背后的两个技术组织并没有深入到这一步的合作,整个过程完全是由厂商随心所欲,自由定义的。
这一大堆完全不同的互联技术,自然没法兼容。

现在星闪将 "WiFi" 和 " 蓝牙 " 统一在一个框架下,虽说肯定不能完全阻止厂商故意不兼容,但至少给了一个技术上可行且先进的兼容标准。
而针对蓝牙的历史包袱太重,性能太烂,已经有些脱离时代的问题,星闪也给了个 " 有钱有技术,就是任性 " 的答案:
甩开蓝牙的历史包袱不管,直接重新写一个 " 星版蓝牙 " 。

首先,蓝牙的速度不行?
星闪 SLE ,有蓝牙 BLE 六倍的速度,快到飞起!

无损的未压缩音频,最多也不过 4Mbps 左右,星闪 SLE 12Mbps 的最高速度,完全能满足需求。
然后,蓝牙的延迟太高?
那是因为蓝牙的协议设计太旧,每秒最多发送 133 次数据,理论延迟极限是 7.5 毫秒;
而 SLE 专门为延迟优化,每秒最多能发送 4000 次数据,理论延迟极限是 0.25 微秒!

而这其中的区别,大概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蓝牙鼠标最高 125Hz 回报率,连拿来办公码字都会让托尼感到不适。
而采用星闪 SLE 最高 4000Hz 回报率的鼠标,单从回报率上看,完全能达到游戏鼠标的水平。
毕竟知名入门无线游戏鼠标罗技 G304 的回报率也不过 1000Hz 。。。

如果要更形象的类比,可以想象一下, 30Hz 的显示器和 900 Hz 显示器( 目前不存在 )的图像延迟区别。
最后,蓝牙的连接质量不好?
星闪 SLE 直接采用华为在 5G 上相当有名的极化码编码方案,同时把华为在通信领域多年积累的各种技术咣咣咣往上用。
大家偶尔会怀疑华为吹牛皮,但一般都不会怀疑华为的信号好。
这么一通组合拳打下来,可以说,星闪已经给厂家摆脱私有协议提供了一条技术路线,给跨平台、跨厂商的互联提供一个共同的协议基础。

现在只剩最后一个问题:手里肯定打着小算盘的厂商,会和华为一起玩吗?
至少在目前看来,应该是会的。
即使不看那三百多个会员单位,只要看星闪联盟的理事名单,托尼就能肯定,星闪一定不会默默无闻。
华米 OV 、移动、中兴、联发科、紫光展锐。。。
说实话,我们已经挺久没看见一个 " 含华量 " 这么高的联盟,能达成全产业链全收集了。。。

最后提一嘴,其实关于星闪,还有很多 " 八卦 " 可以讲,只是它们都得深入技术,不太符合我们 " 睡前读物 " 、 " 起床消息 " 这样的定位。比如说,作为星闪会员单位的声研科技 CEO 告诉我们,星闪的最终目标是在部分场景 " 取代有线 "。

而目前有线相对于无线的最大优势,不在于速度,而是延时。别看托尼用 " 更稳 WiFi " 和 " 更好蓝牙 " 来描述星闪,实际上,它的整套技术和WiFi、蓝牙几乎没有关系。单从技术来源上看,星闪应该被称为 " 个人版 5G "。
它继承了 5G " 超低延时 " 的特性,甚至比 5G 做的更好,直接把延迟干到了接近有线的微秒级。

相比毫秒级的 WiFi,这可是成百上千倍的提升!不过,也正是因为和 5G 太像,规格太高,星闪的发展现在碰到了点困难:
星闪芯片太贵啦!特别是星闪中类似 WiFi 的高配版本 SLB,据说硬件价格稍微有点超出预料。所以,目前星闪还只是计划在成本不那么敏感的车辆上,完成取代有线的目标。

不过,作为星闪中的低配协议 SLE,成本大概已经可以接受了,可能明年就能在市场上看见它"爆杀蓝牙"的身影。SLE模块

最后,还是一个小道消息:星闪可能是华为被制裁后,应急项目的成果。
看星闪的成立日期,也确实有这种味道。

也就是说,大约是在 2019 年被制裁后,华为拿自家的 5G 技术,直接从头搓了一套更好的 "WiFi+ 蓝牙 " ,还顺手解决了两种连接方式间的分裂。
在四五年前,类似于星闪这种有紧急上马的项目,华为可是开展了不少。
按照技术研发的规律,那些的 " 黑科技 " 项目,这几年应该正是爆发期。
之前一直有小道消息,说华为可能近期会重新推出他们的 5G 旗舰。
如果这个消息属实,背后可能又能扯出一大批和星闪类似的技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