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I/O机制-零拷贝技术

【数据过程】

外设(磁盘)--> 内核缓冲区 --> 用户缓冲区

【DMA技术】------单片机的DMA为例

外设(磁盘)数据到内核的这个过程解放了CPU,CPU只需要给信号到DMA控制器即可,DMA自动完成数据拷贝然后触发中断通知CPU。

传输方向:

1)外设到内存(例如:ADC)

2)内存到外设(例如:串口发送)

3)内存到内存(例如:直接给一变量赋值一个常量型变量的值)

源和目标地址必须按数据传输宽度对齐。如串口8位,源地址也必须是8位。一次性最大传输数目:最大为65535。

【传统数据读写】

要完成1次read、write系统调用,进行了4次用户态与内核态的切换,4次数据拷贝;(1次系统调用会进行2次切换 )。

1)数据拷贝:外设到内核,内核到用户层,用户层到内核,内核到外设;

2)核心问题:如何减少状态切换次数与数据拷贝次数?

【层次结构】


应用程序(用户态)

------------------------------------(系统调用)

内核进程(内核态)

------------------------------------(DMA)

硬件外设


【Linux的零拷贝技术】

1、mmap:用 mmap() 替换 read() 系统调用函数,直接把内核缓冲区里的数据「映射」到用户空间(虚拟内存上)。应用进程再调用 write(),操作系统直接将内核缓冲区的数据拷贝到 socket 缓冲区中(在内核态完成)。[减少了1次数据拷贝]

2、sendfile:只能将外设1数据读取到内核缓冲区(PageCache),在内核中再通过DMA将其直接写入外设2(这个过程中,应用程序无法对外设1读取的数据进行用户处理操作)。[减少了1次系统调用、2次数据拷贝]------真正零拷贝技术。

【异步IO技术】

直接I/O(异步IO技术):硬件的数据绕过内核,直接读取到用户空间(没有PageCache层)。

1)前半部分,内核向磁盘发起读请求,但是可以不等待数据就位就可以返回 ,于是进程此时可以处理其他任务;

2)后半部分,当内核将磁盘中的数据拷贝到进程缓冲区后,进程将接收到内核的通知,再去处理数据;

需要PageCache的叫缓存 I/O ,而异步 I/O 是绕开 PageCache,叫直接I/O

1)传输大文件,使用「异步 I/O + 直接 I/O」;

2)传输小文件,使用「零拷贝技术」;

eg:nginx中,当传输文件小于某个值,使用sendfile,大于某个值,使用aio。

参考链接:zhuanlan.zhihu.com/p/616105519

相关推荐
小镇青年达师傅13 分钟前
System V信号量 vs. POSIX信号量:核心区别与选型指南
linux·嵌入式·多线程·系统编程
cjie22117 分钟前
linux系统调试PCIe板卡常用指令
linux·fpga开发
牛马小陈同学19 分钟前
Kafka+Zookeeper从docker部署到spring boot使用完整教程
linux·spring boot·docker·zookeeper·kafka·prettyzoo·kafka-ui
緣起緣落21 分钟前
Linux(CentOS 7) 部署 redis 集群
linux·运维·服务器·redis·centos·集成学习
蒋星熠1 小时前
在VMware下Hadoop分布式集群环境的配置--基于Yarn模式的一个Master节点、两个Slaver(Worker)节点的配置
大数据·linux·hadoop·分布式·ubuntu·docker
最后一个bug1 小时前
PCI与PCIe接口的通信架构是主从模式吗?
linux·开发语言·arm开发·stm32·嵌入式硬件
李修缘9992 小时前
chown和chmod的区别
linux
白嫖一茶2 小时前
shell语言替换脚本、填补整个命令行
linux·shell
zyx没烦恼2 小时前
Linux 进程信号
linux·运维·服务器·开发语言·c++
Arbori_262153 小时前
linux paste 命令
linux·运维·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