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开发之 HTTP、TCP/IP、Socket

概述

  1. 网络层次:网络由下往上依次为,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2. IP 协议对应网络层、TCP 协议对应传输层、而 HTTP 协议对应应用层。

  3. Socket 则是对 TCP/IP 协议的封装,针对程序员层面上的应用。

  4. TCP/IP 协议是传输层协议,主要解决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

  5. HTTP 是应用层协议,主要解决如何包装数据。

  1. 在进行网络传输数据时,如果只使用传输层(TCP/IP)的协议,而没用应用层,便无法识别数据内容。

  2. Socket是针对传输层的封装,严格上并不是一种协议,而是一个 API。其实为了方便使用 TCP/IP 协议而做出的抽象封装,从而形成了诸如 create、listen、connect、accept、send、read、write 这样的外用接口。

  3. 具体的说。TCP/IP 是一个协议栈。就像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一样,必须要具体实现,同时还要对外提供系统级的操作接口。但为了供开发人员做网络开发,还需要提供所开发的使用接口,为此对此封装,出现了 Socket 的编程接口。

HTTP

HTTP 是一个应用层面向对象的协议,即可称"超文本传输协议",是基于请求与响应,且无响应的协议。常基于 TCP 的连接方式。大部分 Web 开发都是构建在 http 协议上的 web 应用。

HTTP 有以下特点:

  • 支持客户端和服务器模式;
  • 简单快递: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数据时,只需要提供请求方法及请求路径,简单快速。常用的请求方式有PUT,DELETE,POST,GET,HEAD,因为 GET 和 POST 可以实现所有操作,所以使用更为广泛;
  • 使用灵活:允许传输任何类型的数据对象,数据类型由 Content-Type 加以标记,使用灵活;
  • 无连接:限制每次连接只处理一个请求,当服务器处理客户端请求后,并返回结果后,就断开连接,可实现无连接的功能;
  • 无状态:http 协议对处理过的请求无记忆功能,如果请求先前的数据,则需要重传,有可能导致每次传输的数据量较大,但在服务器不需要先前的请求时,反映速度很快。

常用请求方式描述:

  1. GET 请求:从服务器得到数据,效率高,数据可以被自动缓存起来。但有一定限制,对长度有所限制,一般在2~8k 之间。

  2. POST 请求:向服务器发送数据,也可以获得服务器处理之后的数据结果,效率不如 GET 请求,POST 请求的数据不能被缓存,每次刷新后都需要重新提交表单。常用于用户隐私数据的传递。

  3. HEAD 请求:通常用在下载文件之前,获取远程服务器的文件信息,相比较于 GET 请求,则不会下载文件数据,只获得响应头信息。一般使用HEAD请求的目的是提前告诉用户下载文件的信息,由用户确认是否需要下载此文件,最好发送同步请求。

TCP 连接过程

TCP 连接工程的三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 syn 包(syn=j)到服务器,进入 syn_send 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 syn 包(syn=j+1),需确认客户的 syn,同时自己的一个 ack 包(ack=k),即 SYN+ACK 包,此时服务器进入 syn_recv 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 syn+ack 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 ack(ack=k+1),此时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都进入 established 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1. 在传送包的过程中,包里并不包含数据,三次握手完毕后,才会开始正式传送数据。

  2. 理想状态下,双方中只要一方不主动断开 TCP 连接的请求,那么 TCP 连接状态一直保持。

  3. 如想断开 TCP 连接,双方都可以主动发起断开请求,断开的过程则需要经历四次握手的经历,直到确认断开 TCP 连接。

Socket 建立网络连接的步骤

建立 Socket 连接,只要需要一对套接字,其中一个运行于客户端,称为 ClientSocket,另一个运行于服务端,称为 ServerSocket。

Socket 的网络连接其实就是这一对对套接字的连接。

套接字的连接工程:

1、服务器监听:服务器处于等待连接的状态,其套接字并不定位具体的客户端的套接字,这个等待状态下,去实时监测网络状态,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2、客户端请求:客户端的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必须提供连接服务器的套接字的描述,指出服务端套接字的地址和端口号),要连接服务器端的套接字。

3、连接确认:当服务器端套接字监听到客户端套接字的连接请求时,就响应客户端套接字的请求,建立一个新的线程,把服务器套接字的描述发送给客户端,一旦客户端确认了此描述,双方就正式建立连接关系。而服务端套接字继续处于监听状态,继续接受其他客户端套接字的连接请求。

TCP 和 UDP 的区别

TCP 中文名为传输控制协议,UDP 中文名为用户数据报协议。两者的区别为:

  1. TCP 是面向连接的服务。提供一对一的可靠通信,对传输过程中流失的数据包会恢复。虽由于网络的原因可能出现多少次握手不可靠的连接,但 TCP 的三次握手则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可靠的连接。类似打电话的过程。

  2. UDP 是面向无连接的服务。提供一对一或对多的无连接不可靠服务。UDP 传输数据前并不和对方建立连接,十分高傲,对接收到的数据也不发送确认信号,导致发送端并不知道数据是否接收成功,并不用重发,所以说 UDP 是一种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传输协议。虽然相比 TCP 不是很可靠,但正因为这样,在传送小数据的时候速率更高,实时性更好,类似发短信。

MSN 采用的是 TCP 传输协议,而 QQ 传输则采用 DUP 传输协议,体会到 MSN 在传输文件上明显比 QQ 慢。但也不是说 QQ 的这种 DUP 传输数据没有安全保障,程序员可以对 UDP 的数据收发进行验证。

相关推荐
weixin_456904272 小时前
使用HTTPS 服务在浏览器端使用摄像头的方式解析
网络协议·http·https
拷贝码农卡卡东16 小时前
pre-commit run --all-files 报错:http.client.RemoteDisconnected
网络·网络协议·http
又菜又爱玩呜呜呜~19 小时前
go使用反射获取http.Request参数到结构体
开发语言·http·golang
cellurw21 小时前
Linux下C语言实现HTTP+SQLite3电子元器件查询系统
linux·c语言·http
希望201721 小时前
Golang | http/server & Gin框架简述
http·golang·gin
全栈技术负责人21 小时前
前端网络性能优化实践:从 HTTP 请求到 HTTPS 与 HTTP/2 升级
前端·网络·http
Whisper_Yu1 天前
计算机网络(一)基础概念
计算机网络·http·https·信息与通信
emojiwoo1 天前
HTTP 状态码背后的逻辑:从请求到响应的完整流程解析(含完整流程图)
网络·网络协议·http
娅娅梨1 天前
HarmonyOS-ArkUI Web控件基础铺垫7-HTTP SSL认证图解 及 Charles抓包原理 及您为什么配置对了也抓不到数据
http·华为·ssl·harmonyos
渡我白衣1 天前
Linux网络:应用层协议http
linux·网络·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