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K3568开发笔记(九):开发板buildroot固件调通RS485口,运行项目中RS485协议调试工具Demo

前言

上一篇已经将Qt移植过去了,此时我们移植整体应用不是什么问题了,那么现在应用对外得接口使用了RS485接口,板载了一个RS485,于是需要调通,兼容这个开发板得RS485。

补充

看起来很简单,弄起来不懂得就是不懂,懂得虽然懂还得花时间去研究一下开发板特性,与厂家沟通下,改下代码,得益于之前使用HI3559DV300做过类似得RS485,所以这次弄起来花费了不太麻烦。

调通RS485过程

步骤一:RS485调试设备与开发板连线

先得有个RS485调试转USB,这样才能调试,界限,笔者得是绿联得RS422/485口,如下图:   

开发板485口原理图:   

于是接线,对了,这个口子是2.54mm得4dip得dip接插件,这个做硬件得一般都会备点货,属于通用接口,当年各种都备货了一点:   

剪一根的一半,然后按照加插件插入的顺序接入,因为看到1和4引脚是联通的地,万用表测了对覆铜层通的(GND),直接1和4接到一起了,然后接A对应T/R+,B对应T/R-,如下图:   

接入发开饭:   

另外一头usb接入PC电脑,用串口打开即可(PS:485的usb模块对于pc来说就是一路串口)。

步骤二:打开开发板RS485调试工具

这里的话,因为开发板使用的buildroot,去打开RS485这个类似于串口的设备还真没有,得益于笔者项目研发都会产出阶段性调试工具,于是便有了如下工具(PS:官方有个RS485调试Qt的demo,读者可以使用官方的):   

(对了,这里还有相关工具的交叉编译移植,其实跟x86下编译类似,不赘述了,不懂得可以查看《RK3568开发笔记(八):开发板烧写buildroot固件(支持hdmi屏),搭建Qt交叉编译开发环境,编译一个Demo,目标板运行Demo测试》得demo编译过程,其实是一样的。

步骤三:调试工具轮询接收测试485口

因为调试工具是被动接收485数据的,所以pc端打开485之后,1s发送一次,每一个端口依次打开,测试485口试哪个口。      然后,结果试每个口都不行,这时候就怀疑:

  • 是否试AB的正负线接反了,可以直接交换,测一轮,也可以核对一次。
  • Rs485口是否有特殊的,需要自行拉上拉下(这里得到官方验证,默认是拉上的,只能发出不接收) (PS:通过客服技术支持,得到口为ttyS7,且需要上下拉,默认是上拉,只发送)

于是加了一个按钮,直接发送出去测试一下:   

PC端收到了发送过来的消息:   

确认了,是需要上下拉,这时候查阅官方文档,并没有关于上下拉的描述,只能通过官方提供的RS485的Qtdemo来提取了。

步骤四:提取官方QT调试RS485的demo中的关键上下拉逻辑代码

直接抠代码,一般是通过echo输入到一个设备文件、file打开设备文件,或者ioctl的方式,这三种方式稍微提一下区别(何种方式看开发板方案上是怎么提供的):

  • echo方式:cmd的方式,程序中用system,qt中可以用QProcess,这个方式效率相对有点低,不适合频发发送接收的状态
  • file方式:file方式是文件方式,兼容linux系统和qt开发最合适的方式,当作文件写入控制,很好的处理了环境问题,效率比echo高,比ioctl低,但是5ms足够几百字节的完成切换了(具体要按照实际情况发送调)。
  • ioctl方式 :ioctl的方式在qt中不是很好,在某些情况下,qt根本不需要接触到sysroot下面的依赖库,直接qt交叉编译自己的库就可以,本开发板是已经融合好了  (PS:像海思这种,就只能将qt反向弄到sample里面去,因为环境都是makefile配置的)   以上三种各有优缺点,但是其实选择权不在我们,而在主板方案提供商,所以拿过来用,能用就行了,别死磕。   提取代码如下:   

步骤五:改造我们的串口代码

添加一个宏定义:   

在串口设备管理模块添加相关代码.   在打开的时候,添加代码:   

在发送的时候,添加代码:   

在关闭的时候,添加代码:   

改在完以后,再交叉编译协议调试工具过去测试。

步骤六:调试解析成功

在目标板上打开应用,打开对应的串口,然后实现收发成功:   

小结

RS485调试通了,大项目中的调试工具也通了,那么剩下的就是移植应用了,移植应用中,遇到了新的问题(做嵌入式,轮上都是没问题,实际上问题一个又一个,运气好不麻烦,运气不好卡个一两天,麻烦的一两周都常有的事)

相关推荐
苏打水com7 小时前
数据库进阶实战:从性能优化到分布式架构的核心突破
数据库·后端
间彧8 小时前
Spring Cloud Gateway与Kong或Nginx等API网关相比有哪些优劣势?
后端
间彧8 小时前
如何基于Spring Cloud Gateway实现灰度发布的具体配置示例?
后端
间彧8 小时前
在实际项目中如何设计一个高可用的Spring Cloud Gateway集群?
后端
间彧8 小时前
如何为Spring Cloud Gateway配置具体的负载均衡策略?
后端
间彧8 小时前
Spring Cloud Gateway详解与应用实战
后端
EnCi Zheng9 小时前
SpringBoot 配置文件完全指南-从入门到精通
java·spring boot·后端
烙印6019 小时前
Spring容器的心脏:深度解析refresh()方法(上)
java·后端·spring
Lisonseekpan10 小时前
Guava Cache 高性能本地缓存库详解与使用案例
java·spring boot·后端·缓存·guava
11 小时前
JUC专题 - 并发编程带来的安全性挑战之同步锁
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