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市场,总是第一时间「曝光」现实。
**北斗星通披露重大资产出售,全资子公司重庆北斗拟以现金交易方式向华瑞智联出售北斗智联15%的股权,交易价格约为2.53亿元。**北斗智联主要从事汽车智能网联业务,包括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告数据显示,截至评估基准日2023年5月31日,北斗智联全部股东权益价值评估值为163,939.66万元(约为16.39亿元)。
本次交易完成后,北斗星通间接持有北斗智联18.21%股权,华瑞智联持有北斗智联 40.57%的股权,北斗智联不再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这也意味着,在本次资产重组完成后,上市公司将彻底剥离汽车电子业务,集中资源聚焦于卫星导航及微波陶瓷器件业务领域。
北斗星通表示,随着汽车电子业务的不断开拓,该业务板块面临着国际巨头及国内其他领先厂商的激烈竞争。
由于汽车电子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不论是厂房建设、设备购置等产线建设改造,还是产品研发升级等环节,均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资金。
这意味着,汽车电子业务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巨额资金的投入。但北斗星通已无力支撑。
数据显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北斗星通截至2023年5月31日的总资产及总负债均大幅下降,降幅分别达到20.25%和63.40%。
2019年,北斗星通旗下全资子公司重庆北斗投资设立了北斗智联,并将公司智能网联相关业务和资产全部注入,这其中包括深圳徐港、远特等数家汽车电子业务子公司。
随后,北斗星通在汽车业务进行了汽车电子+车载高精度定位+汽车软件工程服务的"一体两翼"战略布局。
公开信息显示,具体产品主要包括汽车智能座舱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产品主要包括智能中控、液晶数字仪表、远程信息处理器(T-BOX)、集成式智能座舱以及相关车载电子产品。
财报显示,2019年-2021年,北斗智联的营业收入分别是4.34亿元、9.76亿元、14.36亿元,营业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净利润一直处于亏损局面,分别亏损2.46亿元、1.12亿元、5002.96万元,合计亏损超过4亿元。
2022年北斗智联实现汽车业务营收19.83亿元,净利润亏损7,245.77万元;2023年1-5月营收10.33亿元,净利润亏损8,360.87万元。
显然,在汽车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公司的增收不增利状况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同时,汽车电子业务的持续亏损对于北斗星通来说,是巨大的财务压力。
过去几年,北斗星通已经启动多次公开募集资金,同时也曾多次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例如,2020年,北斗星通进行了新一轮非公开发行募资。其中,拟使用2.7亿元募集资金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产品产能扩建项目、1亿元募集资金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产品研发条件建设项目。
由于相关市场规模化量产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客户出货量降低等影响,目前北斗星通已经终止了上述两大项目,同时终止的还有"智能网联车载一体化天线研制及批产化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北斗星通此前披露,正在增加位置导航产品和数据服务的收入,包括芯片和数据服务、卫星导航和惯性导航组合产品、车载天线等业务来补充汽车板块营收。
"我们认为2年以内会实现盈亏平衡。"而从财务数据来看,剥离汽车业务是唯一的捷径。
根据2023年半年度财报数据,北斗星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49亿元,同比增加35.54%;不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54.42%。
在业务收入占比方面,上半年汽车电子收入占比61.41%,仍为公司第一大业务收入来源;芯片及数据服务占比22.08%,导航产品占比13.48%,陶瓷元器件占比3.04%。
其中,北斗智联上半年营收12.57亿元,同比增长72.66%,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不过,公司仍亏损7927.62万元,相比上年同期扩大76.64%。
事实上,过去几年也是汽车智能网联赛道经历的第一波市场红利期。一方面,传统娱乐主机市场已经接近饱和,中低端产品已经是微利。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1-6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中控娱乐系统交付856.13万辆,前装标配渗透率已经超过90%,达到92.13%。而在2019年同期,这个数字已经达到81.32%
另一方面,智能座舱尤其是高价值的座舱域控赛道则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1-6月中国市场座舱域控制器标配交付117.67万辆,同比增长67.98%(前装搭载率突破10%,达到12.66%)。
不过,相比于其他同行,北斗智联并没有赶上第一波座舱域控制器高速增长周期;在前装市场,公司主要合作客户有长安、吉利、上汽大众、北汽、上汽通用五菱、斯柯达、奇瑞等,但仍主要以传统娱乐主机为主。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斗智联(以母公司数据为口径)汽车业务毛利率仅为6.54%,更是同比下滑4.16个百分点;**相比而言,行业头部企业---德赛西威的智能座舱业务毛利率达到19.62%。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德赛西威的第三代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已在理想汽车、奇瑞等众多客户的车型上配套量产,第四代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已获得多个项目订单 ,更多差异化座舱域控方案等新产品也在陆续推出。
截至到2022年底,德赛西威不同平台座舱域控制器已累计实现销量近40万台。同时,今年中国市场也将迎来高通8295(第四代平台)的量产。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认为,随着智能座舱进入新一轮变革周期,域控制器、多模态交互以及整车电子架构的进一步集成化,企业研发投入仍需要保持较高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是唯一出路。
此前,北斗星通曾公开表示,汽车业务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一是规模不够,二是毛利偏低。而随着市场份额进一步向行业头部集中,也对公司的研发及制造能力以及资金实力等条件提出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