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本文介绍近期工作中遇到的一次crash,问题分析花费了不少时间,最终得以解决。
代码
cpp
void notify_eskf_result_status() {
// 播放vision jsondata
if (vision_vector_size_ > 0) {
// 和问题无关的代码
char* new_pbdata = new char[vision_jsondata_vector_[vision_idx_].second.size()+1]; // 申请内存空间
// 对new_pbdata进行赋值
wrapper_->update_vision_jsondata(new_pbdata,
local_time,
[&] {delete[] new_pbdata;}, // 传入lambda表达式,以便在定一个线程释放申请的内存空间
false);
++vision_idx_;
}
}
问题代码行
问题是由这一行lambda表达式带来的
[&] {delete[] new_pbdata;},
问题原因
当时写代码时使用的引用捕获,所期望的是能延长new_pbdata对象的生存空间,让它在notify_eskf_result_status函数执行完成后也能存活,这样当另一个线程调用lambda表达式后仍然能访问到它,以便调用delete方法释放之前的内存。
显然我对lambda表达式的理解出现的巨大的偏差,这里的引用捕获并没有什么magic的功能,仅仅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引用而已。当引用的原对象在函数结束前析构时,lambda表达式中保留的new_pbdata已经没有了生存的依据。可以推测,当程序继续执行,原先new_pbdata所在栈上的位置可以被另外其它变量所替代,这样当执行lambda表达式时,其值已经发生了改变(导致程序的崩溃)。
修改
std::bind 用来将可调用对象与其参数一起进行绑定,因此可以把问题lambda表达式改成
std::bind([](char* pbdata) { delete[] pbdata;}, new_pbdata)
把new_pbdata作为形参传入lambda表达式作为第一个参数,并使用bind在此刻进行绑定,这样后续在调用到该function时pbdata的值将和赋值时的new_pbdata相等,代码逻辑执行正确。
感想
这个case我排查了几天,最开始是寄希望通过阅读代码能发现问题,但由于认知的错误一直发现不了。然后我采取了以下措施解决问题:首先将只能在mac上的代码适配到linux上(本人对于linux的熟悉程度远大于mac),然后开发单元测试代码以便能复现问题,接着就是使用gdb和valgrind这两大杀器进行复现。即使后来问题复现,调试仍然花费了一些时间,一是代码执行在不同的线程里,二是之前的认知错误根深蒂固了,但当时我的想法就是多去尝试(打印日志),看看能不能发现一些明显的错误。
今年也解了很多crash问题,有些是别人解不了了交给我,我的一个感受就是需要耐心的去分析,人一旦着急了心态就崩了,这时根本不可能解决的了。二是还是需要一些辅助的工具和手段,有些问题隐藏得比较深,仅仅code review是不够了,即使需要花费额外的精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