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缩略词翻译及简明释要

强烈推荐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借用一下其中图片,版权归原作者

SW:

集线器(Hub)、交换机(SW)、路由器(router)对比区别

集线器是在物理层; 交换机&Mac地址是在数据链路层(Mac物理地址不是在物理层!).

交换机的方式,在网络内部可以进行高效的传输,但在跨局域网时,效率较低(因为需要不停广播,而广播的效率不高)

于是有了路由器(有时也称为网关,因为是跨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的一个连接点)

路由算法到现在仍然在不断地迭代中 (类似于快递分发)

以下来自「无情开评」视频:

交换机的作用是建立网络,而路由器作用是连接网络,也可以说,前者负责内网数据流量,行话叫东西流量 ; 后者负责内网和外网的数据流量,行话叫南北流量
路由器支持NAT地址转换,可以把私有地址转换成共有地址,而交换机不支持

这两期强烈观看:

网络传输的基础是什么?------交换机科普

连接互联网世界的桥梁------路由器科普

路由器是工作在网络层的设备,交换机和网桥是数据链路层,中继器是工作在物理层上的连接设备


ICMP协议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

选择一块流量较大的网卡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ARP协议: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局域网中的数据传输不是通过网络层的 IP 地址进行路由和转发的,然而 IP 地址一般都是发送数据主机知道的唯一信息,想要在局域网中发送数据,还是需要知道它们的 MAC 地址。当我们的设备想要向其他的设备发送数据时,它会先通过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在局域网中获取目的 IP 地址对应的 MAC 地址:

源主机会向当前局域网中发送 ARP 请求,目标的 MAC 地址是 FF-FF-FF-FF-FF-FF,这表示当前请求是一个广播请求,局域网内的所有设备都会收到该请求; 接收到 ARP 请求的主机都会检查目的 IP 和自己的 IP 地址是否一致; 如果 IP 地址不一致,主机会忽略当前的 ARP 请求; 如果 IP 地址一致,主机会直接向源主机发送 ARP 响应; 源主机在接收到 ARP 的响应之后,会更新本地的缓存表并继续向目的主机发送数据;

arp -a

可查看ip和网卡的对应(绑定)关系

ICMP与ARP协议详解


NAT协议:

MTU:最大传输单元(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MTU)
IP 协议是用于传输数据包的协议,作为网络层协议,它能提供数据的路由和寻址功能,让数据通过网络到达目的地2。不同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前,需要先确定一个 IP 数据包的大小上限,即最大传输单元(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即 MTU),MTU 是 IP 数据包能够传输的数据上限。

MTU 的值不是越大越好,更大的 MTU 意味着更低的额外开销,更小的 MTU 意味着更低的网络延迟。每一个物理设备都有自己的 MTU,两个主机之间的 MTU 依赖于底层的网络能力,它由整个链路上 MTU 最小的物理设备决定。

以太网对数据帧的限制一般都是 1500 字节,一般情况下,IP 主机的路径 MTU 都是 1500,去掉 IP 首部的 20 字节,如果待传输的数据大于 1480 节,那么该 IP 协议就会将数据包分片传输


MSS: 最大分段大小 (Maximum segment size)

TCP 协议引入了最大分段大小(Maximum segment size,MSS)这一概念,它是 TCP 数据段能够携带的数据上限。在正常情况下,TCP 连接的 MSS 是 MTU - 40 字节,即 1460 字节;不过如果通信双方没有指定 MSS 的话,在默认情况下 MSS 的大小是 536 字节。

IP 协议的 MTU 是物理设备上的限制,它限制了路径能够发送数据包的上限,而 TCP 协议的 MSS 是操作系统内核层面的限制,通信双方会在三次握手时确定这次连接的 MSS。一旦确定了 MSS,TCP 协议就会对应用层交给 TCP 协议发送的数据进行拆分,构成多个数据段。

需要注意的是,IP 协议和 TCP 协议虽然都会对数据进行拆分,但是 IP 协议以数据包(Package)为单位组织数据,而 TCP 协议以数据段(Segment)为单位组织数据。

为什么 TCP/IP 协议会拆分数据


MSL:最长报文段寿命(Maximum segment lifetime, MSL)

TIME_WAIT 仅在主动断开连接的一方出现,被动断开连接的一方会直接进入 CLOSED 状态,进入 TIME_WAIT 的客户端需要等待 2 MSL 才可以真正关闭连接。TCP 协议需要 TIME_WAIT 状态的原因和客户端需要等待两个 MSL 不能直接进入 CLOSED 状态的原因是一样的:

防止延迟的数据段被其他使用相同源地址、源端口、目的地址以及目的端口的 TCP 连接收到;

保证 TCP 连接的远程被正确关闭,即等待被动关闭连接的一方收到 FIN 对应的 ACK 消息;

为什么 TCP 协议有 TIME_WAIT 状态

本文由mdnice多平台发布

相关推荐
JaguarJack4 分钟前
PHP 现代特性速查 写出更简洁安全的代码(中篇)
后端·php
Victor3561 小时前
Redis(104)Redis的最大数据量是多少?
后端
Victor3561 小时前
Redis(105)Redis的数据类型支持哪些操作?
后端
鬼火儿8 小时前
SpringBoot】Spring Boot 项目的打包配置
java·后端
cr7xin8 小时前
缓存三大问题及解决方案
redis·后端·缓存
间彧9 小时前
Kubernetes的Pod与Docker Compose中的服务在概念上有何异同?
后端
间彧10 小时前
从开发到生产,如何将Docker Compose项目平滑迁移到Kubernetes?
后端
间彧10 小时前
如何结合CI/CD流水线自动选择正确的Docker Compose配置?
后端
间彧10 小时前
在多环境(开发、测试、生产)下,如何管理不同的Docker Compose配置?
后端
间彧10 小时前
如何为Docker Compose中的服务配置健康检查,确保服务真正可用?
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