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服务高可用性保持的简单思考

从云计算到云原生,从IaaS到PaaS,从资源层到服务层,当前整个云平台的高可靠、高可用性本质上是越来越复杂的。

同样的,随着云原生的深入,从传统的单体应用到目前主流的微服务架构,总体服务的高可靠、高可用的维持也越发艰难。

从本质上来说,单体服务拆分为一个个微服务是云原生阶段的重要特征,但这种拆分往往带来的是可扩展性方面的提升: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可靠与高扩展是相互矛盾的,类似于CAP理论中的不可能三角。

虽然在微服务架构下,由于容灾降级等方案的存在,某一个微服务出现故障宕机时不会影响其他的微服务,但随着云原生技术的不断发展演进,业界也更加强调平台+应用 、强调云原生技术底座 、强调各种共性技术服务能力的共享------诸如消息中间件与缓存(DMS)、安全(SEC)、数据库(RDS)、认证系统(IAM)、网关(APIG)等等。

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我们做了微服务拆分,但其底层所依赖的底座却越来越重、依赖性也越来越高。

一旦底座服务出现影响,那么上层所有的微服务均会收到影响。因此,对于我们整个底座的高可用性要求就会越来越高。

针对这种风险,除了实践混沌工程模拟可能出现的现网故障、完善监控等手段外,在去中心化架构下强调控制面与数据面进行分离也是方法之一,但也未必保险:

正如最近阿里云发生的P0级别故障,本质上来说是RAM(Resource Access Management,访问控制)出现了故障,虽然其本质上属于控制面,但长时间故障+高实时性要求,同样会引发大规模的数据面问题。

当然了,时代不能回头、技术也不能退化,这一切都只会"驰骋"在云原生的战车一路狂奔。

相关推荐
Dobby_057 小时前
【Ansible】变量与敏感数据管理:Vault加密与Facts采集详解
linux·运维·云原生·ansible
你的人类朋友8 小时前
说说你对go的认识
后端·云原生·go
三五a8 小时前
Kubernetes
云原生·容器·kubernetes
C-200210 小时前
kubernetes中pod的管理及优化
云原生·容器·kubernetes
照物华10 小时前
深入理解Kubernetes核心:标签与标签选择器实战解析
云原生·容器·kubernetes·k8s
xiaoye370813 小时前
微服务之间的调用关系如何处理,才能防止循环依赖
微服务·云原生·架构
蒋星熠15 小时前
全栈开发:从LAMP到云原生的技术革命
微服务·云原生·职场和发展·架构·系统架构·web·devops
plusplus16818 小时前
Kubernetes“城市规划”指南:告别资源拥堵与预算超支,打造高效云原生都市
云原生·容器·kubernetes
Nazi620 小时前
kubeadm部署k8s集群环境搭建
云原生·容器·kubernetes
bing.shao20 小时前
gRPC 选型 etcd 的核心优势分析
数据库·微服务·云原生·golang·et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