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软考-高项上岸

文章目录

前言

我们看小说或者电视剧电影都会看到这样的情节,主角一开始锦衣玉食,突然家道中落,啥都没了,主角再一路奋起重新找回了属于自己的一切;还有一些男主一开始被认为是武学奇才,结果练着练着就无法突破了,然后偶的奇缘,打通奇经八脉,修炼神速,又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当然也有故事是男主从一开始就家境平平,一路稳扎稳打走上人生巅峰。不知道大家喜欢哪种人生,有处于哪种人生?

结缘软考

19年,毕业4年了,一事无成,当然,现在也一事无成。偶然间看到同事在说考试什么的,其实从小就对考试抵触,因为每次考试都是那个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的人,对考试有莫名的恐惧,在大学刚毕业的一段时间里一度经常做梦在考试,没有考好,老师约谈,一顿批。

听到同事聊考试,第一反应是不属于我,我考不了,但是那段时间确实晚上下班回去只有打游戏,真的很无聊,于是决定还是试一试,然后就是找资料,刷题,看视频,历时一个多月吧,迷迷糊糊就参加了5月的中级软考,时隔4年,还清晰的记得考场在房山很偏的地方,本人住在昌平,路上足足两个多小时,听说很多远的人甚至直接住在附近的酒店。总之整个过程很迷,不知不觉也就考完了,一个多月后出成绩了,压线过,不过那些年考的人少,确实很多题答的合理即得分,也是侥幸。

功亏一篑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9月考了CISP,觉得11月可以再考一门高级,于是在9月底开始着手准备高级,时间很紧,只有一个半月,制定了粗略的计划,大概就是每天要学习多长时间,就开始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学习,不过因为十月家里有事,一直没能稳定学习,导致课没有看完,知识点也完全没有背,论文没有时间看,直接上考场了,选择很多不会,19年11月的计算题着实有点坑,现在做依然容易被绕进去,到了写论文,因为工作4年了,已经不是当时只能写800字的高中生了,所有能想起来的东西都写上,手都写麻了,凑了差不多3000字,考试结束,等待成绩,一个多月后出成绩了,当然是没有过,不过也在预料之中。

可能很多人说我身边的人裸考都过了,考前看了几套题也过了,这个,这个只能证明我是笨蛋,其他的无从考证。

首先每个人对于裸考的理解不一样,群里也有人说自己同伴说是裸考,结果看到他的资料才发现自己是裸考。考前看了几套题,那是考前多久,到底是几套,有些人看题只看选择和案例,论文看不看呢?有些人看题每一道题都要去书上找到出处,然后上下扩展几段内容学习,有些人只是看这个题本身,所以还是有差别。当然,你要是过目不忘,考神,那当我没说。我是普通人,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学习。

有始有终

时间来到了23年8月底,跨度有些大昂,因为20年疫情,北京一直无法考试,所以直接放弃了,但是今年8月听到软考改革了,改机考了,好嘛,这不是不用手写论文了,要不再试试,于是就在8月中旬制定了计划,开始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学习,中间因为家里事情回家了9天,十一又出去了一周,所以总的学习时间也就2个月。

虽然现在改机考了,论文不用手写了,由于机房有限,所有考生分四批考试,考题由原来的1+1直接变成了现在的4+n,体量指数级增加,考点覆盖了大纲的边边角角,这就需要我们对书本有更深的了解,而且有很多原题是书本中的例题,这就意味着我们要读课本,读课本,读课本。

以前案例考试大概率都要画图,这是第一次机考,没有画图,因为软件很多人都还没有试用,画图基本会花费20分钟左右,这对于下午案例考试仅有的90分钟无疑是残酷的。但是明年开始大概率是会有画图题的,还是需要自己在模拟系统多练习。

2个月计划

这次长达2个月的学习,我做足了准备,制定了更详细的计划,每天学习,除了特殊情况,周末白天也要偶尔带娃出去玩,晚上再学习。个人感觉两个月的备考还是有点累,真的不想再考一次,制订好目标,就是干。

计划怎么定?我这边简单说一下我自己的,我是先准备了要学习的资料,包括了要看的视频、书本、其他资料、刷题的软件等,并标记了一下各种资料的重要程度。然后大概估算一下每个资料学习完的用时,比如视频大概总共有50节课,每节课2小时,我会1.5倍速看,这样每节课大概用时一个半小时看完。这样仅视频这一块我应该需要75小时。其他的以此类推,大概所有时间估算完可能需要300小时备考。按照两个半月来计算的话,基本平均每天得学习4小时。但是这是第一遍学习,所以我们要按照1.5倍或者2倍去学习,也就是每天6-8小时,强度很大,我大概平均下来是每天5小时(当然这不是有效时间,成家之后,你的时间都是碎片化的,没有说完整的几个小时给你静下来学习,除非是晚上11点以后)。

资料
部分计划截图

8月15正式开始学习

9月初有事回家了

十一出去玩了

总用时大概325小时

每段时间更新总计划

可以看到上述计划包含了你每天要学习什么内容,该内容花了多长时间,每天都去记录,这样一段时间后可以复盘,看你这段时间是不是按时完成了计划任务,如果没有应该怎么调整,如果遇到突发事情,耽误了,应该怎么补回来。当然你还需要一个总的计划,比如你什么时间学习,学习什么内容,每一个板块的内容需要花多长时间等。

这其实这和我学的高项中的知识点有关联的地方,我们高项中十大管理,首当其冲的就是整合管理,你需要有一个总计划,项目管理计划;然后还需要了解你项目的范围,也就是我们要学习哪些内容;接下来你还要做进度计划,也就是我上表中的时间节点;当然你也要考虑学习的成本,看看自己付出的是不是和通过了拿到证书的价值相符;我们还要控制质量,学习一周或者一个月就要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是不是学会了,这时候刷题就是检验成果的唯一途径;当然我们还要有沟通,独木难支,我们需要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学习,相互督促,学习了某些知识后可以在群里分享,默写,这样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我们学习的资源也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就是实物资源,我们的书本,打印的材料,视频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资源的获取一部分是自己通过网络找的,一部分是自己采购的,软考的视频课都很便宜;当然我们在学习的过程还会遇到风险,也就是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你无法正常完成当天的学习,包括了家庭琐事,周末带娃等各种事情,这都需要我们做好计划,遇到风险后正确应对;一个项目离不开干系人的支持,你学习的过程中,你的同事、家人、和你一个微信群中的考友,都是你学习过程中的干系人,我们需要处理好与干系人的关系,比如告知家人,这段时间你要学习考试,需要一段尽可能长尽可能安静的时间等等。

来看看这次成绩吧,虽然也是压线过,还是过了,如果不是自己把能记忆的都记忆了,论文可能也就挂了,我抽到的是合同管理,对于没有做过项目,也没有签过合同的我来说,如果直接上来写,无疑是很难的,但是好在自己背了子题目中的两个知识点,一个是合同管理的过程,一个是合同的内容,根据自己记忆的知识点进行扩展写了2900字,当然背景、过渡、结尾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大概1200字。

总结

对于普通人的我来说,还是要花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准备,很多人说高级的考试因为有论文,论文会卡人,所以考高级大部分是有运气加持的,但是我想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我当时也是很担心论文的,所以想着300小时的计划学完,其他的就交给老天吧。你如果直接交给老天,老天也会看你一点不努力,为什么要给你运气。

总的来说我们要以下几点:

1、确定自己要参加这次考试;

2、准备相关资料;

3、按照资料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

4、不定期总结自己的进度;

5、有一个学习圈子,比如微信群;

6、刷题、看视频、看讲义、看书、总结、背诵、写论文相结合;

7、学习完自己制定的计划。

上述要点只是本人经历总结,不一定全,我们还是要结合自身来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计划,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最后祝各位想要考软考的大佬们一把过。

相关推荐
CodingSir聊软考3 天前
【系规伴学】云资源规划核心知识点解析
软考
奔跑吧邓邓子23 天前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知识点之网关协议深度剖析
网络工程师·软考·网关协议·中级
奔跑吧邓邓子1 个月前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知识点之 STP 协议,网络的 “交通协管员”
网络工程师·软考·中级·stp协议
奔跑吧邓邓子1 个月前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知识点之 RIP 协议
网络工程师·软考·rip协议·中级
奔跑吧邓邓子1 个月前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知识点之级联
网络工程师·软考·级联·中级
奔跑吧邓邓子1 个月前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知识点之堆叠
网络工程师·软考·中级
moton20172 个月前
【软件系统架构】系列七:系统性能——路由器性能深入解析
系统架构·路由器·软考·吞吐量·软件系统架构·并发连接数·转发延迟
学习菌子2 个月前
第11章:【系统架构设计师】项目管理
系统架构·项目管理·软考高级·软考·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
June bug2 个月前
【软考中级·软件评测师】下午题·面向对象测试之架构考点全析:分层、分布式、微内核与事件驱动
经验分享·分布式·职场和发展·架构·学习方法·测试·软考
红衣女妖仙3 个月前
系统架构设计综合知识与案例分析
系统架构·软考高级·软考·架构设计·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