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中国陆地的碳汇量有多少?

文献信息

|----------|------------------------------------------------|
| 题目: | The size of the land carbon sink in China |
| 来源: | Nature |
| 时间: | 2022 |
| DOI: |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4255-y |

主要内容

中国人为排放的很大一部分已经被其土地碳汇抵消,这是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一个重要因素。 Wang等人利用最新发布的大气CO2测量数据和大气反演模型估计中国陆地碳汇为每年1.11±0.38亿吨碳(Pg C yr - 1;正值表示2010-2016年平均生态系统净碳吸收量,这至少是之前反演估计的0.18至0.51 Pg C /年的两倍。本文表明Wang等人估算的陆地碳汇值被高估了 ,因为它在生态学上是不可信的,并且没有得到地面和卫星观测自下而上证据的支持,而且在粗分辨率运输模型中代表香格里拉站点观测的偏差可能导致极大的逆估算。建议扩大现有的观测网络,协调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估算,以获得更可靠的中国陆地碳汇估算。

Wang等人将大量的碳汇归因于中国的造林努力,这似乎与中国森林在碳汇中的主导作用(80%)一致。然而,如果中国1.88亿公顷的森林贡献了Wang等人估计的80%的陆地碳汇,那么平均森林净生态系统产量(NEP)将超过460 g C m−2 yr−1。考虑到中国森林的净初级生产量(NPP)在567 - 843 g C m−2 yr−1之间,森林NPP的50% - 80%必须成为新能源产出。这在生态学上是难以置信的,因为异养呼吸应该密切跟踪未受干扰生态系统中的NPP,使得NEP远小于NPP。

根据第八次(2009-2013年)和第九次(2014-2018年)全国森林清查数据,包括森林面积扩大和造林的影响,森林生物量碳汇约为0.19 Pg C yr - 1。加上森林死亡有机质和土壤的碳汇(0.05 Pg C yr - 1) ,以及草地、灌丛和农田的碳汇(0.04 Pg C yr - 1) ,中国土地碳汇总量约为0.28 Pg C yr - 1。Wang et al.提供了一个遥感估算的地上生物量碳汇密度为0.21 Mg C ha - 1,相当于全国总量为0.20 Pg C yr - 1。考虑到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例约为0.21-0.23,土壤碳汇约为0.07 Pg C yr - 1,由此得出的基于卫星的陆地碳汇估算值(≈0.32 Pg C yr - 1)也约为其反演估算值的四分之一。因此,无论是地面证据还是卫星证据,都不支持他们所推断的大规模陆地碳汇。

有人可能会说,从陆地碳汇的角度对陆地-大气二氧化碳通量倒转的公平解释应该考虑到横向碳通量,如作物和木材产品的贸易、向海洋的河流碳出口以及生物源的非二氧化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最近对这些侧向通量的估计表明,自上向下和自下向上估计之间的通量差距约为- 0.14 Pg C / yr - 1。因此,即使在对侧向通量进行调整后,Wang等人的估计仍然比自下而上的估计至少高出三倍。

研究结果

中国陆地-大气二氧化碳通量

Shangri-La站点在反演系统中的代表性

相关推荐
June bug2 天前
【软考中级·软件评测师】下午题·面向对象测试之架构考点全析:分层、分布式、微内核与事件驱动
经验分享·分布式·职场和发展·架构·学习方法·测试·软考
源力祁老师2 天前
Odoo 中国特色高级工作流审批模块研发
开发语言·人工智能·自动化·学习方法
剁椒豆腐脑13 天前
阶段二JavaSE进阶阶段之设计模式&继承 2.2
java·设计模式·跳槽·学习方法·改行学it
ProcessOn官方账号14 天前
数据分析对比图表-雷达图全面指南
大数据·人工智能·程序人生·职场和发展·数据分析·学习方法·processon
是紫焅呢15 天前
I排序算法.go
开发语言·后端·算法·golang·排序算法·学习方法·visual studio code
是紫焅呢16 天前
E结构体基础.go
开发语言·后端·golang·学习方法·visual studio code
是紫焅呢17 天前
C函数基础.go
开发语言·后端·青少年编程·golang·学习方法·visual studio code
雁于飞18 天前
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基础
笔记·计算机网络·考研·学习方法
是紫焅呢18 天前
D包和模块.go
开发语言·后端·golang·学习方法·visual studio code
是紫焅呢18 天前
O数据可视化基础.py
python·青少年编程·信息可视化·数据分析·学习方法·数据可视化·visual studio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