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对于区块链而言,路径分化是核心关键词。
在加密领域,秉持金融发展路径的虚拟货币,在知名项目接连遭到重创后迎来监管高压,以美国、欧盟为首的发达国家相继着手限制虚拟货币无序发展模式,行业开始向着更清晰、更明确、更完善的合规发展路径迈入,巨头企业与监管机构的激烈碰撞一触即发,低迷的市场让行业再度迎来关键洗牌期。
在产业端,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核心信任底座,正以下一代互联网的关键基础设施之姿释放动能,可编程经济、原生数字应用得到长足发展,全球范围内区块链产业间竞争的宽度与广度持续纵深,科技间的话语权争夺呈白热化趋势。美国等互联网产业领军国家以产业政策与活跃资本取得先机,占据热门区块链项目的50%,而欧洲国家以顶层基础为抓手,通过区域联合、协同共建初步获得成效,其2020年构建的区块链基础服务设施(EBSI),已获得超30个国家参与,并已开始探索跨境服务的发展。日本、中东等互联网相对滞后的地区更是直接展露对区块链的兴趣,政策扶持与监管松绑双管齐下。
视野回到我国,自2020年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区块链发展路径后,我国始终坚持风险与发展的双向平衡,坚定区块链产业化发展,先后完成了技术正名、基础夯实、监管发力三部曲。发展至今,我国区块链产业环境基础夯实,形成了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有力土壤,在今年,我国产业区块链稳中有进,政策环境持续优化、技术标准逐渐完善、基础设施趋于稳定、应用创新覆盖广泛,在香港加密新规的呼应下,初步形成了与香港差异化互补的区块链发展格局。
报告核心观点
**我国区块链政策红利释放已达末期,政策环境从生态形成向市场化应用加速迈进,技术普适性特征凸显。**今年截至11月底,我国发布区块链相关政策数82项,数量与去年同期持平,但今年专项显著减少,基建力度有所降低。与此相对的是,区块链技术融合趋势增强,密集的元宇宙政策相继涌现,围绕数据要素生产流通的辅助性政策仍不断增长。其中,中共中央、国务院等国家层面发布政策4条,分别在普惠金融、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全国政策服务平台一体化构建方向对区块链有所提及,呼应去年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对其作用的描述,可看出区块链的定位从专业化技术向普适性技术过渡,且在特定领域发挥融合性作用。国家部委级别区块链政策数量为10项,涉及发改委、最高法、文旅部、交通运输、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个部门,涵盖元宇宙、旅游、区域改革、公共治理等领域。从发展政策环境而言,相对此前围绕技术与生态加速培育的专精政策,目前我国区块链政策呈现出全局性高、协同性强、实操性深三大特点,在落地方向中更多强调立足于国家发展的总体规划,政策红利释放走向末期,侧重在市场化与应用端明晰发展方向,给予新兴领域更广阔的前瞻性视野。
**我国区块链技术已迈入工程化时期,行业技术诉求已经不仅限于区块链的可用性,更多聚焦数据从采集到流转的端到端的可信,以自主可控为前提向实际业务需求靠拢,高并发、高安全、可互操、快响应在近年来成为技术突破的重心。**今年,我国区块链技术体系稳步发展,核心数据层结构持续优化为高并发奠定基础,隐私计算、密码算法创新程度逐步加深,跨链、分片等扩展技术保持活跃,技术走向开源开放、绿色高效、场景聚焦的新型发展阶段。从专利来看,我国区块链产业已度过专利申请高峰期,但仍在全球保持领先地位,基础设施、共性技术初步夯实,专利申请逐渐围绕应用的易用性与安全性等其他创新方向倾斜。Incopat显示,以近二十年专利总量计,全球区块链专利申请为107567起,其中我国区块链申请总数占比71.42%,位居首位,其后为美国(14742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7952件)。以今年数据申请数据来看,尽管仍处于跌幅状态,但我国专利申请总数约为第二位美国(669件)的7.37倍,远超第三位近年来由于加密领域崛起的印度(497件)。其中,今年位于申请趋势前5位的技术重点为安全提供(1895)、效率提高(1572)、可靠性提升(783)、准确性提升(669)以及智能化提升(629)。
**我国区块链产业得到深化发展,已基本构建适宜技术发展与创新培育的产业环境,集中表现为产业规模融合性加快、生态结构逐渐优化、基础设施纵深发展,区块链生态已然形成供给主体多样的融通发展格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BaaS市场以20.8%的已经实现2.3亿美元的市场规模,IDC预测,预计到2026年,中国区块链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42.79亿美元,2021--2026年的复合增长率为32.3%。从产业链条来看,我国区块链产业进入稳定发展期,产业链条已具备高度的成熟性,层级上、中、下游链条结构完整,但从链条而言,层级上游总体水平仍与海外先进水平存在差距,可部署强的中游发展迅速,下游应用则在全球而言处于相对领先优势。从具体的基础设施发展来看,我国基础设施发展框架趋于稳定,形成了"3+N"结构,国家级区块链基础设施为抓手向分域节点、跨链成网的统一性信任底座演化,以区域级、城市级基础设施为主导拓宽区域性应用,以企业联盟链为技术创新重点以生态补充,目前,我国已有3大国家级基础设施,12个省市推出了城市级区块链底层平台,在公共服务、技术创新、应用推广等多方向推动区块链基础设施构建,加速区块链在数字经济领域的融入,推动数字经济深化转型。
**而从区块链参与企业而言,我国区块链行业格局高度成熟,企业增速放缓,资本投入逐步减少,头部效应进一步集中。具备资源背书的大型互联网企业与综合类垂直厂商区域代表由于充沛的业务需求与强大的技术实力基本稳坐行业头部,中小型技术厂商尝试以细分应用实现聚焦战略突围,而传统企业、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则以自身需求为主积极自建或与厂商合作构建专属应用。**行业头部重点发力生态底层技术设施领域,为拓展生态,实现成本最优化,从软硬件到应用方案均有布局,横纵一体化趋势凸显。其中,蚂蚁、腾讯、京东、华为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多以技术协同配合主体业务拓展为主,趣链、零数等垂直类综合厂商业务更为聚焦,以生态发展为主要目的。随着市场需求逐步放缓,在单一方向发力、应用聚焦成为中小企业生存的重要战略。从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来看,随着政府对于区块链基础设施底层平台的投资渗透需求放缓,而市场级应用开展项目部署高峰完成,BaaS平台的竞争进入深水区,未在早期发力取得先机的企业BaaS服务逐渐淘汰,行业头部效应持续增强。以去年数据而言,中国区块链BaaS厂商市场份额被七家单位瓜分,分别为蚂蚁(26.6%)、腾讯云(16.3%)、华为云(11.4%)、联通数科(7.5%)、趣链(6.8%)、浪潮(6.7%)以及零数科技(5.4%),七家份额占比高达80.7%。
**我国区块链应用峰值减退,应用呈现出强应用领域引领、多点场景并存发展的格局,产业级应用向深度、广域、专业化演进。**一方面,区块链在区块链技术融合、功能拓展、产业细分方向发展日益成熟,在供应链管理、产品溯源、金融等融合应用场景和政务服务、存证取证、智慧城市等公共服务领域均有突破性进展,而另一方面,围绕数据流通、能源发展、工业互联网等新兴场景持续融合创新。但整体而言,我国区块链应用已迈过高峰期,从今年落地新应用来看,区块链应用有收缩趋势,但范围不断拓宽。2022年截止11月底,据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区块链产业应用数为74个,经调整后同比跌幅41.26%,涵盖贸易物流、政务、金融、文娱、农业、能源、信息技术、社交、数据要素、溯源、司法存证、航空航天等12大领域,领域覆盖广泛,应用领域多样化凸显,今年应用新增航空航天,代表着区块链开始涉足更为复杂的高精尖领域融合。从应用分布而言,凭借着广阔的市场、高实用性与成熟完备的解决方案,司法存证、金融与政务服务三大强势应用仍占据主导地位,分别占比27.03%、14.86%与12.16%,这与BaaS市场占有率对应一致。
**技术上概念泛化、数据侧AI融合、生态位头部集中、数字资产双向发展、以及新增长点持续将成为后续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从技术概念来看,区块链信任科技与可编程经济趋势凸显,基础设施建设将朝统一性、多元化、完善应用需求的轨迹演进。生态位而言,在行业红利的退潮与产业发展的滞缓的双重影响下,具有更完整技术能力与雄厚资源背景的企业凭借优势持续扩大版图,中小企业若难以实现资源聚焦式发展,在垂直、细分领域突出重围,市场退潮将进一步加速。在具体的产品与应用侧,产品侧来看,链上提供信任+AI提供效率这一模式将日益完善,并在数据存储、权属保障、流转中发挥重要作用,考虑到数据附加价值的敏感性,碳资产、ESG等领域将是区块链厂商的主要发力方向。数字资产方向,我国数字资产发展将延续两大路径,一是链上原生应用持续去泡沫化与合规化,二是现实世界资产上链的稳定性探索,结合地区监管与金融发展程度考虑,明年预计香港现实世界资产上链的案例将迅速增加。此外,元宇宙、Web3领域两大概念仍将是区块链短期内落地的新增长点,也将是区块链厂商盈利的必争之地,厂商解决方案中的可嵌套式融入能力以及对于业务协同的精准理解将成为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以下为年度报告部分内容节选:
加入陀螺科技会员,查看报告全文,先人一步洞察元宇宙"真"趋势!
陀螺财经的联系方式
商务合作|投稿:
小黄(微信号 18925291949)
推荐阅读